突如其來的以色列和伊朗沖突,硬控了全球金融市場。國際石油價格大幅上漲超過10%,以黃金為代表的避險資產,也出現了明顯的上漲。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我們該如何去看?
一
地緣沖突的影響規律與核心判斷
應該說,這個市場是非常典型的地緣政治沖突事件硬控下的市場。而這種市場的操作有一般的規律。
99.9%的這類地緣政治沖突,對全球的經濟和金融環境不會有重大影響,也不會有中長期的影響。
具體到這一次的事件上,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沖突,只要不去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他們兩個無論怎么去打,哪怕伊朗的石油設施全部都被炸了,對全世界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因為伊朗本身在全球石油出口中的占比也就只有3%。而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需伊朗具備足夠軍事能力,且需權衡利益博弈。
所以,這次事件產生持續的、長期的影響的關鍵事件——霍爾木茲海峽被關閉,是一個低概率事件,還是一個高概率事件?這就是這次事件判斷的核心問題。
這個事件是高概率還是低概率呢?我覺得顯然是低概率的。
所以,這次的事件也許會持續很長時間,但是它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可能跟過去的那些事件應該不會有特別大的差異,就是短期的影響個兩三天,可能也就下來了。
事實上,即便是像當年的俄烏沖突那么重大的事情,也不過就是影響了市場一個星期。當然后來,市場花了大概小一年的時間去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全世界尤其是歐洲也度過了能源的危機。
所以,對于這種事情,大家不用過分的擔憂,心態要穩。
二
交易策略與投資邏輯
面對沖突引發的資產價格波動,歷史高勝率策略是「反向操作」,當避險資產因事件快速沖高時,可預判事件平息后市場回歸常態,選擇在情緒宣泄后布局回調。
地緣沖突雖吸引眼球,但是,金融市場中,真正影響大局的往往都不是這些我們熱衷談論的地緣政治沖突,而是那些相對無聊的一些經濟事件。
對于未來的金融市場的環境,全球層面來看,我們依然需要聚焦美國貿易政策走向、各國談判動態,以及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面對國內市場,我們則需要關注未來一兩周是否延續降準降息政策,這直接關系投資收益的核心邏輯。
地緣沖突就像市場的爆米花電影,看得過癮但別當真。真正的投資高手,永遠在別人追逐熱點時,默默盯著宏觀周期的指揮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