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3日以來,以色列突襲伊朗引發了兩國的大規模沖突,雙方互相發動了一系列的軍事打擊行動。據以色列國防軍6月15日發表的聲明,當天早些時候,以軍“大規模打擊”了伊朗多個武器生產基地。在情報機構的指導下,以軍襲擊并摧毀了位于伊朗首都德黑蘭的地對地導彈生產基地、探測雷達基地和地對空導彈發射器等。
但以色列襲擊行動的核心目標之一,其實是伊朗的核設施。
以色列從13日開始的打擊行動中,伊朗納坦茲核基地設施成為重點襲擊對象。該核設施由燃料濃縮廠與試驗性燃料濃縮廠組成。美方初步評估顯示,以色列對納坦茲核設施的打擊“非常有效”,不僅地面建筑受損嚴重,地下用于存放鈾濃縮離心機的電力供應也被切斷。
國際原子能機構稱,以色列對納坦茲核基地設施的襲擊摧毀了試驗性燃料濃縮廠的地面部分,其電力基礎設施,包括主電源大樓以及應急和備用發電機也被摧毀 。雖然以色列并未直接損壞納坦茲核設施的地下部分,但斷電可能損壞了那里的離心機。
除納坦茲核設施外,伊斯法罕核基地設施也遭到了以色列的重點空襲。國際原子能機構評估稱,伊斯法罕有4座“關鍵建筑”受損,但以色列和伊朗對該設施受損情況說法不一,一名以軍官員堅稱伊斯法罕設施“受損嚴重”,而伊朗原子能機構發言人貝赫魯茲·卡邁勒萬迪則表示,該設施只有一個棚屋起火,破壞有限,還稱在以軍襲擊發生前,納坦茲和伊斯法罕的部分關鍵設備已被預先轉移。
以色列連炸伊朗兩座伊朗核基地,有一座卻炸不動!它就是伊朗最關鍵的福爾多核基地。相比之下,福爾多核基地設施雖然也被以色列戰機發射導彈轟炸,但是受到的損害就很小,特別是地下核設施基本安然無恙。
福爾多核設施深藏在伊朗北部庫姆附近的山腹之中,與地表距離超過100米,與地表間為近百米厚的花崗巖層(一般認為有90米厚)所保護。多年以來,這里一直是以色列和美國的“眼中釘”,因為它被認為擁有用于將鈾濃縮到高純度的先進離心機。
以色列在13日的空襲中也曾對福爾多核設施發動襲擊,但國際原子能機構表示,它沒有受到影響,以色列國防軍也沒有聲稱對福爾多核設施造成任何重大損失,最新衛星照片顯示,該設施受損有限。但是有消息稱以色列準備求助美國動用重磅鉆地炸彈對其進行頂級轟炸。
這是因為從軍事技術角度來看,炸彈的爆炸威力要想穿透90米厚的花崗巖層幾乎是不可能的。以色列沒有這樣威力的武器,它的鉆地彈最多只能穿透約6米深(土石層),根本無法對福爾多核設施造成實質性破壞。
所以,想要打擊福爾多核設施面臨著巨大挑戰。但美軍常規武器庫中有威力極大的GBU - 57巨型鉆地炸彈,重13.6噸、裝藥量達2.4噸,據說它能摧毀60米厚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或者40米厚的石質巖層。不過要對付堅硬的花崗巖層的話,恐怕每次也只能炸開20~30米左右,想要有效打擊福爾多核設施,可能需要動用多枚GBU - 57鉆地炸彈。但美國還并沒有這樣打擊過某個軍事目標。
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的打擊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因為轟炸核設施容易導致核泄漏,所以這種軍事行動違反了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
核設施的安全關乎全球核安全秩序,一旦發生核泄漏等事故,其影響將是全球性的,這是每個人都不想看到的。
消息來源:澎湃新聞6月17日報道《以伊沖突3天后:伊朗3個關鍵核設施受損程度如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