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禁酒令風聲緊,茅臺集團開了個會,新上任的董事長張德芹高調喊出“回歸初心”的口號。
這話聽著挺正能量,資本市場用腳投票,股價照樣跌跌不休,消費者似乎也不太買賬。
這瓶號稱“國酒”的茅臺,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茅臺董事長張德芹搬出《禮記》里的三句話:“以之成禮、以之養老、以之成歡”,聽著挺高大上,但細想就覺得是在給酒精飲料貼文化標簽。
先說這“成禮”,難不成是想綁定國宴、祭祀場景,暗示不喝茅臺就不夠檔次?要真這么想,可就把老祖宗的“禮”理解歪了。人家古人說的禮是尊重,不是讓你拿酒價衡量面子。
再說“養老”,把送酒和孝道掛鉤就更離譜了,《柳葉刀》早錘爆了酒精致癌,怎么不跟老人說說這個事?
最逗的是“成歡”,說白了就是把酒桌PUA美化成“增進感情”,現實里多少人是喝到斷片才簽下單子,這哪是“歡”,分明是“肝疼” 。
說真的,茅臺這套營銷話術玩得挺溜。從早年的“國宴用酒”、“處女踩曲”到后來的“茅臺院士”,再到最近鬧出的“喝酒護肝”論文烏龍,茅臺在科學包裝這件事上,比微商還會玩。
不過,最打臉的還是茅臺領導層“前腐后繼”:前董事長高衛東因為受賄1.1億判無期,繼任者丁雄軍干了不到三年又被查。新官上任三把火,張德芹一上來就喊防腐口號,但這能管用嗎?
茅臺這個“液體黃金”,早就成了權力尋租的重災區。
現在茅臺股價跌到1400多,市場上吵得不可開交。
有人覺得茅臺要完,政務消費萎縮,年輕人又不愛喝白酒;也有人堅信茅臺永遠漲,拿著計算器算“安全邊際”;還有明白人看透了,茅臺本質上就是“權力貨幣”,只要官場酒文化還在,茅臺就倒不了。
但時代真的變了。
現在的年輕人聚會喝奶茶、咖啡,誰還信“喝茅臺就是懂文化”那套?更別說越來越嚴的禁酒令,讓茅臺在公務場合越來越難混。
飛天茅臺現在批發價跌破2000,終端價格雖然還在硬撐,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茅臺的好日子可能要到頭了。
說到底,茅臺這波“回歸初心”的操作,就是在給奢侈品戰略披上傳統文化的外衣。
可時代變了,當飛天茅臺不再需要配貨搶購,當00后用奶茶碰杯代替勸酒,當反腐利劍砍向每個酒局,這瓶被神話的“液體黃金”,終將露出工業酒精的本質。
喝多了傷肝,炒久了傷心。
我奉勸茅臺一句:與其琢磨怎么給酒精飲料貼文化標簽,不如想想怎么讓酒好喝不貴,讓普通人也能喝得起。
真正的“初心”不是裝在禮盒里的天價酒,而是讓老百姓喝得舒心、喝得放心,不然就算喊破嗓子“回歸初心”,也不過是換個套路割韭菜罷了。
這瓶酒的故事,講到最后可能只剩下一地雞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