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發科技伙伴計劃”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騰訊 SSV 時光實驗室共同發起,社會價值投資聯盟(深圳)全程共創支持,通過提供騰訊技術與連接等能力、整合優勢資源、以科技助力、生態連接、公益催化的方式,支持項目處在成長或加速期的團隊,加速優質智慧助老產品及服務的規模化落地應用。
“你識唔識打太極呀?”近日,“90 歲婆婆將 AI 當作真人”的視頻引發熱議。畫面中,香港的一位 90 歲婆婆用粵語與屏幕中的“孫女”親切交談,分享打太極等日常生活點滴。而這位“孫女”,正是通過 AI 數字人技術克隆真人形象生成的虛擬陪伴者。
在認知癥群體日益增長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技術突破情感陪伴的困境?人工智能(AI) 與新興科技時代的到來,不僅意味著效率的提升,更加速了溫暖的傳遞。如何用 AI 賦能老齡社會,讓認知癥長者不再被孤獨圍困?
這場熱議的背后,折射出人工智能在養老照護領域的深遠影響,也展現了一次“科技向善”的跨地域實踐。
在銀發科技伙伴計劃的首期實踐中,“情感陪護”方向的"療愈型 AI 機器人"便是重點關注賽道之一。
當前情感陪護產品多以智能硬件與數字化服務為核心,形式上以多模態交互、虛擬陪伴和社交賦能等類型為主。已經可以實現通過AI 識別老人情緒,以數字人或萌寵形態主動互動來提供心理支持,緩解老年孤獨。
在伙伴計劃項目征集過程中,達旦無極團隊的“首個老年認知癥情感療愈 AI 機器人”經過層層篩選脫穎而出。2024年11月,銀發科技伙伴計劃攜各項目方團隊赴香港參加 GIES 展會,達旦無極的療愈 AI 機器人這樣一個承載著科技溫度的創新產品一經亮相便引發廣泛關注,并獲得了在香港開發新版本的機會。
“阿婆講唔慣普通話,如果機械人識講粵語就好咯!”現場多位銀發族子女的期盼,讓達旦無極研發團隊敏銳捕捉到特殊需求。令人驚喜的是,展會期間,走訪靈實胡平頤養院的銀發科技伙伴計劃項目方團隊,更收到院方負責人現場了解后的熱切邀約:“院里九旬長者占三成,我們太需要這樣的情感陪伴了!”
市民群眾與專業機構的雙重期待,點燃了達旦無極項目團隊的迭代創新熱情。他們立即聯合一家香港長者服務中心,經過幾個月研發推出港版 AI 數字人,并通過香港社工引薦給香港認知障礙癥長者體驗。當首批會說“早晨”、“飲茶未” 的 AI 機器人走進社區,長期孤獨的長者嘗試與 AI 展開互動聊天,并紛紛給予好評,十天后,經過全新升級的情感療愈 AI 機器人被香港市民家屬購買。
經過為期 1 個月左右的試用,靈實胡平頤養院決定購入 6 臺煥新升級的粵語版 AI 情感陪伴機器人。“認知障礙癥患者需要陪伴,想不到 AI 可以作為幫手,其效果更可能比真人還好!” 香港社工如此感嘆道。更令人振奮的是,這個承載著兩地智慧結晶的產品已正式登陸淘寶香港站,讓科技的溫度通過電商鏈路傳遞到千家萬戶。
圖|項目港版宣傳頁
截至 2024 年,國內 60 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 3.1 億,其中認知癥患者達 1500 萬,阿爾茨海默病占比達 60%-70%。預計到 2050 年,患者數量可能增至 4000 萬人,成為全球公共衛生挑戰。
隨著中國老齡化問題加劇,伴隨機構床位緊張和高昂的護理費用、護理人員的短缺、以及特效藥物和針對認知癥患者有效產品的缺乏,失智老人的照護難題讓家庭和社會都面臨巨大的經濟和心理壓力。BPSD(癡呆精神行為癥狀)問題尤為突出,約 90% 的患者會出現焦慮、幻覺、攻擊行為,導致照護難度陡增,近 20% 家屬因長期照護患上抑郁癥。
在此背景下,達旦無極(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推出首個專為認知癥患者打造的“情感療愈 AI 機器人”項目,依托 AIGC 技術,為 1500 萬失智老人提供溫暖陪伴,延緩認知衰退,并減輕家屬照護壓力。產品通過多位真人形象的 AI 數字人,與長者互動交流,緩解孤獨情緒,并融合回憶療法、認可療法等六大干預手段,幫助延緩認知退化。同時,家屬可遠程操控,實現視頻通話與實時監護,在減輕照護壓力的同時,讓科技守護愛的連接。
其基于獨家認知癥患者語料及視頻數據,打造行業領先的認知癥垂直 AI 模型,推出專為認知癥患者設計的 AI 情感療愈機器人。
該產品還在不斷升級迭代,同時計劃結合 DeepSeek,通過情感陪伴與社交互動、非藥物干預、智能護理支持及 AI 智能交互等核心功能,為患者及家庭提供系統性支持。
從 GIES 展會上的初次亮相,到正式進入香港養老機構,粵語情感療愈 AI 機器人的落地過程,正是銀發科技伙伴計劃推動行業創新、助力科技養老發展的生動縮影。
作為一個專注于銀發科技創新的孵化平臺,銀發科技伙伴計劃不僅為達旦無極這樣的高潛項目提供了展示舞臺,更通過資源整合、行業對接與市場落地,助推科技產品實現在實際試用后的產品迭代與本土化優化,促成了這一創新科技跨地域的快速落地。
未來,隨著人工智能的深入發展和具身機器人在生活服務場景的延伸,陪伴機器人也將迎來新的發展和應用前景。情感計算或許可以融合生理指標監測(心率、呼吸等),打造“健康+情緒”雙維守護體系;與社區醫療、家庭照護系統結合,形成線上線下聯動的智慧養老閉環;而個性化服務(如 VR 回憶重現、性格化聊天)與極簡交互界面的并重,更進一步推動科技從“功能化”向“人性化”跨越,真正實現“技術有溫度,養老有尊嚴”。
銀發科技伙伴計劃也會繼續關注陪伴機器人賽道,同時鏈接多個致力于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的科技項目,為科技養老的未來探索更多可能,讓智慧養老的星光點亮更多人間晚晴。
專家洞見
許之懌
養老行業知名投資人
我對 AI 陪伴產品一直以來有一個核心觀點就是——文字交互技術的高速進步,掩蓋了語音交互技術的極度落后。文字交互的代表是 DeepSeek 和 ChatGPT,很智能很好用,但在現實世界中,大家和智能設備的交互很少是基于文字的,通常以語音為主。而因為數據量和算法的問題,現在各家的語音交互功能其實還是不夠好用的,在老年人群體尤甚。
老年人群體的語音交互有什么特點?方言、口音、詞不達意、表意不清、邏輯混亂等等,這對普通 AI 陪伴產品的實用性是很致命的打擊。大家實際用起來可能就知道,反應慢、亂回復都是很常見的問題。
在我看來,達旦無極的產品其實是在現有技術能力的限制下,找到了一個針對特殊人群的優秀解法。因為阿爾茨海默癥老人本身就是反應比較慢、思維比較混沌的,上面所說的這些語音交互的問題對于正常人來說很難忍受,但對于阿爾茨海默癥老人恰恰都無所謂。并且,阿爾茨海默癥老人其實是有很強的情感需求的,正常人很難長時間去陪,而 AI 卻可以提供。
作為一位銀發經濟領域的投資人,我有一個樸素的情懷,就是好的真正的創造了價值的產品,未來是一定會被這個社會獎勵的。香港對于阿爾茨海默癥老人的保護是比較完善的,我很高興看到達旦無極的產品能在香港順利落地,祝能夠早日實現業績和口碑雙豐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