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紅船丨今日正定

0
分享至



四十年前,正定因改革而振興,31歲的縣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在此書寫了“高產窮縣”向富裕繁榮蝶變的歷史篇章;四十年后,這片熱土再次迎來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從“正定翻身記”到“熱雪奇跡”,從農業改革先聲到數字經濟先行,今天的正定,正以宏闊的格局、創新的路徑,續寫著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現代榮光。

2025年1月9日,深國際·真悅天地項目全面封頂儀式在河北省正定縣隆重舉行。封頂儀式極具創意,洋溢著現代氣息,當無人機把最后一方混凝土運送到了樓頂并完成澆筑時,紅旗招展,鑼鼓喧天,參加儀式的各方代表和群眾在驚嘆聲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深國際·真悅天地項目總投資30億元,建筑面積60余萬平方米,融合數智化物流產業園、冰雪運動、國際酒店、文化街區、商業綜合體、創業孵化等多元業態,是國內首家融合物流與商業兩大業態的新型產城綜合體。它不僅是河北省的重點建設項目,也是深圳與正定兩地深化合作的一次生動實踐,備受海內外的關注。

項目引入了“熱雪奇跡”第四代室內滑雪場。這個室內滑雪場面積達3萬平米,最大垂直落差46米,建成后將成為華北地區最大室內滑雪場。據了解,滑雪場共有3種不同的雪道,有專業選手使用的320米長的中級道和接近200米的初級道,還有一條以“地道戰”為主題的紅色兒童雪道,將打造雪上地道戰主題研學基地。正定以及周邊300公里以內的市民將在這里感受四季暢滑的冰雪樂趣,體驗滑雪的“速度與激情”。冰雪中國夢,奇跡正發生。“熱雪奇跡”預計今年7月初開業。其他商業部分將于年底全面投入使用,未來將成為正定城市發展的新地標和新名片。

正定縣地處河北省中心地帶,這座鑲嵌在太行山東麓的璀璨明珠,作為三國名將趙云的故鄉,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人文資源,是蜚聲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正定縣的現代發展同樣令人矚目。這里交通便利,京廣鐵路、京廣高鐵、京珠、京昆、石黃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坐落于境內,為區域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在此永久舉辦,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定片區、石家莊綜合保稅區等功能區的設立,更是為正定縣的開放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蓬勃的發展態勢,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

說到正定的快速發展,人們不會忘記。1982年,改革春風剛剛吹起,當時的正定是全國有名的“高產窮縣”,年輕的縣委書記決心摘下“北方第一糧食高產縣”的桂冠,不要“政績”也要保住民生,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經過調查研究,毗鄰省會石家莊的正定確定了“半城郊型經濟”發展模式,制定了“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長,補其所短,應其所變”的二十字發展方針;面對人才資源匱乏窘境,發揮專家學者顧問團的作用,又制定了“人才九條”,為有志之士敞開大門。1983年正定工農業總產值比1981年增長56%,人均收入增長75%,農家有了電視機、錄音機、摩托車,人民豐衣足食,呈現出一派蓬勃發展的活力。

今天的正定緊緊圍繞數字經濟、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現代物流和總部經濟“4+1”主導產業招大引強,招商選資,破局起勢,項目建設升檔提效,產業根基筑得更牢更穩,實現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兩條腿走路”,成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先進示范區”。此外,正定還榮登“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榜單,多次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等稱號。

近日,深圳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屬的深國際·真悅天地項目負責人皮建存介紹了項目的立項、定位、規模、投資和價值意義等情況。例如,如果打卡深國際·真悅天地的立體倉庫,只要掃碼錄入系統,倉儲就會實時在線進行貨品信息追蹤,堪稱智能化的“無人倉庫”,目前已有華潤醫藥、國藥樂仁堂等頭部企業入駐。一座現代化產城融合的新型產城綜合體正拔地而起。



▲深國際·真悅天地項目負責人皮建存

皮建存深感自己使命的光榮和責任的重大,以“公心無我”激勵自己,每每想到總書記當年在正定樹立的光輝榜樣,想到正定百姓新的期許,她就充滿了無窮的力量。皮建存深情地說:“深國際·真悅天地項目以促進國內消費、提升縣域經濟發展為目標,應用物流、科技、綠色等手段降本增效,融合了冰雪、體育、文旅、文化等多種產業,以國際視野設計全新的場景,打造一個現代化美好生活體驗中心,必將為美麗的正定增添一道亮麗的新風景線。”

今日的正定是創業的熱土、企業競技的演兵場、創造奇跡的大舞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成為現實。深國際·真悅天地以及眾多的企業和皮建存式的企業家,將在這里大展宏圖、砥礪前行,鑄造輝煌。(吳井田 深圳市政協原副主席、《時代商家》雜志社社長)

正定翻身記(全文版)

本報記者 趙德潤通訊員 高培琦




七十年代初,河北省正定縣曾以我國北方第一個糧食高產縣而名噪一時。從那時起,它被一步步“逼上糧山”,成了聞名全國的高產窮縣。這個沉重的包袱一直背了十幾年。最近,記者訪問這里,強烈地感到:高產窮縣已成歷史,商品生產正推動全縣城鄉大踏步向高產富縣邁進。縣委書記習近平高興地對記者說:“依托城市,引進智力,加速‘兩個轉化’的新戰略,使我們扭轉了多年的被動局面,也給正定帶來了新的起飛。”

“高產窮縣”得救了

1981年秋天,胡耀邦同志到河北視察時指出:單算糧食生產不行,要搞多種經營,算全面賬,讓農民盡快富起來。這個意見切中要害。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的幾年里,我國廣大農村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由自給半自給經濟向商品生產轉化。而正定一直在單一經營的死胡同里兜圈子,每到夏秋季節,正定的糧食作物照例是第一流的長勢,第一流的收成。年終一算賬,人均收入總是在百元以下

高產為什么和貧窮跑到一塊?記者曾對正定的經濟做過一次調查:從1971年到1980年,這個縣片面追求糧食高產,一面踩棉花,擠油料,壓瓜果,砍副業;一面不顧成本,盲目增加水肥,結果,糧食畝產過“長江”、超千斤,農民純收入的比例卻逐年下降。許多生產隊每年的純收入不足社員分配的實物占款,只好靠貸款分配現金。全縣有一半左右的生產隊還不清當年貸款,以累欠維持再生產。到1980年底,全縣生產隊累欠貸款達755萬元。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糧食高產縣”竟然缺糧吃,不少農民到外縣買高價糧糊口。

直到兩年前,正定還出現過這樣的怪事:省里一個經濟部門準備投資在正定建一座化工廠,居然遭到拒絕。理由很簡單:建工廠就要占地,一畝地就是一千斤糧食呀!結果財神爺讓別人請走了。

兩年后的今天,許多意想不到的變化迫使你改變成見,刮目相看。翻開統計部門提供的資料可以看到,正定縣近兩年經濟發展出現了驚人的高速度:1983年工農業總產值2.7億元,比1981年增長56%,其中工業總產值增長55.3%;糧食單產和總產都超過歷史最高水平;人均收入373元,比1981年增長75%。這樣的發展速度在正定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到農村走一走,更加令人興奮。田野上難得看到多少人在勞動,村子里隨風飄蕩著機器的轟鳴聲。農村實行大包干以后,解放出來的大批勞動力都投入工副業生產。原來的隊部、倉庫和飼養棚大都被專業戶和聯合體租用了,安上機器,變成了企業;許多農家小院也搭起席棚,辦起家庭工廠。縣里的同志說,近兩年,商品生產的閘門一開,各種專業戶和聯合體像潮水一樣涌出來。到今年第一季度,全縣專業戶發展到3萬多個,聯合體發展到3000多個。目前,仍是大發展的勢頭。

商品生產神話般地改善了農民的生活。許多農家第一年創業,還清舊債;第二年就蓋起了新房,添置了新式家具。在二十幾天的時間里,我們走訪了數十戶,看到農民普遍豐衣足食,許多農家添置了電視機、錄音機等高檔商品,有的人還騎上了摩托車。

正定人過去忌諱談論“高產窮縣”。原因是一部分干部放不下“糧食高產縣”的架子,不愿承認“左”的影響;廣大農民則心里有氣:年年糧食豐收,年年缺吃少穿,到頭來落一頂高產窮縣的帽子,多喪氣!如今,他們投身到農村變革的洪流中,開始走上富裕之路,便開誠布公地和你討論“高產窮縣”的教訓,探索正定經濟起飛的路子。一些農民反映,沒想到兩年時間領導就把高產窮縣的一盤死棋走活了。縣里的干部則說,是胡耀邦同志的指示幫我們打開了思路。過去單一經濟,路子越走越窄;現在,我們學會從自己的優勢出發,同城市做買賣,請專家出主意,路子越走越寬了。

“二十字經”顯神通

清晨,在正定縣通往石家莊市的公路上,一輛輛汽車、拖拉機、馬車滿載著建筑材料、各種零配件和農副產品,川流不息地涌向市區;騎著摩托車、自行車的業務員也忙著進城了解商品信息,洽談各種生意。依托城市,大力發展商品生產,給這個縣的經濟帶來了新的活力。

正定南部、西部均與省會石家莊市接壤,有29公里的邊界線。縣城離市區15公里,加之2條鐵路、4條公路連貫市縣,交通十分便利。但是,對這個發展商品生產得天獨厚的條件,人們過去不僅沒有正確地認識和利用,反而千方百計加以限制。在不少人眼里,農民的本份就是種地,進城做工、經商是“不務正業”。人們懂得了高產窮縣的根源在于商品生產不發達的道理,后悔不迭:人均一畝耕地的平原縣不發展工副業怎么能富?偌大的省會就在眼前,靠城不會“吃城”豈不是傻瓜!

這兩年,正定人學精了。縣里的同志風趣地說:我們的政策是利城富鄉,既為城市服務,又“掏城市腰包”,在服務中發展自己。從前年下半年起,正定開展了大規模縣情調查,并根據毗鄰城市又不屬于城市郊區的特點,確立了“半城郊型”經濟結構,學會利用自己的土地、勞力、資源的優勢,去叩城市經濟的大門。在實踐中他們總結出一套依托城市的對策,即: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長,補其所短,應其所變。這些成功經驗在群眾中被稱為“二十字經”。

緊靠石家莊市的二十里鋪、西兆通、南村三個鄉,近水樓臺先得月,依靠“二十字經”首先發展起來,被稱為商品生產的模范鄉。記者在這一帶采訪時,欣喜地看到,鄉、鎮企業和農民家庭工廠比比皆是,各種產品令人眼花繚亂。模范鄉果然名不虛傳。這里有與城市聯營或協作生產的化工原料、機械配件;有直接為城市服務的服裝、家具、牛奶、肉食、食用菌、花卉等產品;也有家用電器修理、書畫裝裱、風味小吃等服務項目。這些項目方便了城市人民的生活,同時使城里的資金源源不斷流向農村,流到農民手里。去年,這3個鄉從事商品生產和到市里做工的農民,都占到勞力總數的60%左右,總收入都超過了1000萬元。

模范鄉不過是捷足先登,全縣其他地區也各有自己的特色。無論鄉鎮企業,還是家庭工廠,一個共同特點是,都很注意避開城市經濟的鋒芒,在大企業的縫隙中發展自己。縣委研究室的同志稱之為縫隙經濟。他們說,縫隙經濟說白了就是“鉆空子”經濟,你城市缺什么,我就補什么。這不僅包括搟面杖、條帚、拖把之類的普通日用商品,也包括一些在城市不好安排的高級化工產品。我們在聯合化工廠看到一種叫無毒脫炭凈化劑的產品,原來因生產場地不好安排未能生產;正定縣“移花接木”,拿來我用,很快抱上了“金娃娃”,去年獲純利四十多萬元。

正定鎮內有一座歷史悠久、建筑宏偉的大佛寺,早就聞名中外。過去交通不便,又缺乏服務設施,游人寥寥。自從和石家莊市掛起鉤來,正定縣積極籌措資金,維修古塔,開辟園林,增加各種服務設施,加速大佛寺旅游區建設,為城市人民提供了節假日游覽和休息的地方。今年春天,市里開辟一條汽車線,每半小時向大佛寺發一次車,車車客滿。游人花錢買雅興,正定從中做生意。

在與石家莊打交道的同時,正定依托城市的戰略逐步面向全國,北至京、津,南至廣州,同許多大中城市發展經濟協作。去年,正定縣聽說深圳發展旅游業需要坐騎,立即選良馬、雕金鞍,配上馬夫送到深圳。經濟上增加一筆收入自不必說,派去的人在特區了解到不少經濟信息。

背靠大樹好乘涼

在正定縣,數學家華羅庚、經濟學家于光遠、教育學家潘承孝等專家學者的大名,連普通老百姓都知道。這不僅因為他們對社會的貢獻,更重要的是,他們應聘成為正定經濟發展的顧問。縣委書記習近平把這些專家比作“大樹”,他說:“我們當然要抓緊培養自己的人才,可‘小樹’沒長起,就要借一借‘大樹’的蔭涼。這正是打破常規解決正定起步晚又要高速度的一條捷徑。”

在機構改革中組成的正定縣新領導班子,雖然知識構成發生了顯著變化,但是他們深深的感受到,在農村經濟面臨歷史變革的今天,自己的科技知識、管理經驗都很不足,而用專家的智慧增加自己的聰明才智,正是彌補這個不足的好辦法。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縣委和縣政府先后聘請省內外55名專家、教授、工程技術人員成立了顧問團。顧問們知識淵博,造詣很深,是難得的良師。正定有計劃地邀請他們來縣講學,作學術報告,提高干部隊伍的素質。對全縣性的重大決策,如總體發展規劃、全年工作計劃、商品生產結構布局、城鎮建設、教育改革等,邀請顧問到縣考察,確保選擇最佳方案。顧問們還經常提供科研成果、科技情報、市場信息,介紹推薦技術人才,為正定經濟起飛獻計出力。

經濟學家于光遠在正定農村考察后,建議創辦“農村研究所”,研究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問題。縣委、縣政府接受了這個建議,于今年3月選調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同志組建研究所,著手勾畫農村最新最美的圖畫。于光遠還推薦正定3位同志到北京《經濟效益報》幫助工作,及時傳遞各地的經濟信息。

在縣委、縣政府大門口,新添了一塊人才技術開發公司的牌子,縣長程寶懷兼任這個公司經理。他說:“這是我們引進智力的又一條途徑。”去年春天,縣里通過報紙、電臺向全國發出“招賢榜”,收到24個省市的六百多封來信,經過考核,確定招聘人選180人。經與外地協商,已有9名技術人員辦理了調動手續,正式來縣工作,正在辦理手續的16人。正定出產的x-195x型柴油機,過去耗油量大,積壓滯銷。內燃機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劉玉仲從外地應聘調到柴油機廠工作。他和技術人員、工人一起,經過4個月的努力,解決了技術難題,使正定的柴油機一舉成為全省的優質產品,迅速打開銷路。去年上交利潤45萬元,比1982年增長了29倍。有的技術人員調不進來,公司采用簽訂合同,聘請借用的辦法,請到正定幫助改進工藝,提高產品質量。去年以來,全縣機械、建材、五金、化工、紡織等13個行業共聘請、借用各種專業技術人才130多人次,對振興正定工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用專家、學者和一切有識之士的知識豐富自己,“背靠大樹”發展商品生產,已成為正定的“基本縣策”。去年,縣委號召每一個鄉、每一個企業,包括農民的家庭工廠,廣泛地和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學術團體、重點廠家掛鉤,到大樹底下找“蔭涼”。為了給見世面不多的老實農民壯膽,縣委提出“五不怕”:不怕“大人物”事繁難請;不怕大機關“高門坎”難進;不怕吃閉門羹;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斷腿。上層不通走下層,“官方”不通走民間。

實際上,這些“大人物”、“高門坎”對渴望科學技術的農民兄弟非常熱情。去年,這個縣有兩個農民為考察一個化工項目去北京,向中國科學院化工研究所一位高級工程師請教。他倆蹲在門口,指望專家下班見一面,得個答復就滿意了。誰知,這個專家不僅回答了問題,還把他倆拉到家里,拿出茅臺酒款待一番。消息傳回正定,比動員報告還管用,許多單位都要出去闖一闖。到目前為止,正定已同全國35所大專院校、21個科研單位、76個重點廠家掛鉤,引進項目130多個。多數經濟部門和企業都靠上“大樹”,借上“蔭涼”。至于專業戶、聯合體聘請的私人顧問就更多了。

新一代農民的眼光

正定經濟的新戰略,把數十萬“土里刨食”的莊稼人帶到商品市場里,讓他們接受價值法則的訓練,在短短的兩三年內,造就出一批具有新素質的農民。正定縣委最近著手編寫《新素質分子一百例》。他們認為,建設一支新型農民隊伍,對正定經濟的發展有不可估量的戰略意義。

在南石家莊村,我們訪問5戶農民辦的一家養殖公司。40出頭的經理張春祥,衣著整齊,滿面春風,騎著自己的“明星”牌摩托車,引導我們的吉普車去參觀他們的實驗室。車子剛停穩,鄰村一個農民攝影師騎摩托走過來,他聽說記者來了,忙問能不能幫助買一臺高檔照相機。在趙村一個經營糕點的小攤上,一位青年農民穿著西裝,系著領帶,旁邊擺著錄音機播放音樂招徠顧客。農民的形象確實變了。他們脫去舊布褂,換上城里流行的時裝;談起商品生產,什么“信息”、“價值”“可行性研究”滿口新名詞,如果不細打聽,你就分不清他是干部、工人,還是農民。

這些新式農民的共同特點是渴求知識,愿意和科技人員交朋友,想問題、辦事情很有眼光。東塔子口村吳會來就是其中一個。他全家6口人,兩個兒子在中學讀書。愛人和兩個女兒做勞保手套,自己跑業務。每年收入三四千元。他訂有幾種報刊,經常駕著輕騎到省會了解市場信息,根據市場變化安排自己的生產。去年,他和兩戶農民合股辦一個金鋼砂廠。今年春天又聯合5戶農民集資興辦生產內墻涂料的小化工廠。我們訪問那天,他從抽屜里拿出一本技術資料,滿有把握的說:“這是建筑研究所一位朋友提供的新型建筑材料,我們準備很快就上它!想發家就得‘吃一看二想著三’。”

在正定農村,吳會來式的能人真不少。過去,他們窮怕了,窮蔫了;如今,兩三年的時間里,就在商品經濟的學校里訓練得有膽有識,雄心勃勃。小馬村37歲的黨支部書記張福斌給人的印象最深。他帶領群眾大搞工副業,改變了高產窮村的面貌,又向新的高峰登攀。去年他從一個刊物上看到西北大學研制成功一種國內市場緊缺的化工產品,立即趕到西安考察,在征詢有關專家意見后,經過村民討論,決定買下專利,集資100萬元,建一座化工廠,選送20名高中畢業生去西北大學接受培訓。

這樣一筆巨款,這樣一項大事業,在村里、縣里都引起了許多議論,不少人為張福斌捏一把汗。他卻從容地說:“干事業總要擔一點風險。工廠辦成了,一年能拿利潤60萬元,小馬村子孫后代就有了搖錢樹;有專家、教授給我們做后盾,一定會成功

在正定,張福斌式的新一代農民正在成長。【來源:學習小組】

統籌:李秀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紅船融媒 incentive-icons
紅船融媒
紅船破浪,銘記傳承。
2447文章數 34839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镇县| 海盐县| 呼和浩特市| 桦甸市| 皋兰县| 康乐县| 文水县| 旬阳县| 襄樊市| 徐水县| 清新县| 罗江县| 弥勒县| 贵港市| 大同市| 淮阳县| 姚安县| 锡林郭勒盟| 罗城| 客服| 肇州县| 晋江市| 漳州市| 聊城市| 南宁市| 衡山县| 大兴区| 万载县| 罗山县| 海安县| 定襄县| 博客| 西贡区| 阿拉尔市| 祁东县| 九江县| 洪湖市| 将乐县| 会昌县| 汝州市| 安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