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第一期“楚雄好人”擬推薦名單公示
根據《省委宣傳部關于公布云南省宣傳選樹項目保留清單的通知》精神,州委宣傳部、州委文明辦、州總工會、團州委、州婦聯共同開展2025年第一期“楚雄好人”推薦宣傳選樹活動。在各縣市委文明辦、中央、省駐楚單位、州級單位推薦58名“楚雄好人”初步候選人的基礎上,本著“逐級推薦、征求意見、優中選優、社會公認”的原則,6月10日,州級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會議民主推薦,擬推薦2025年度第一期“楚雄好人”個人18名、集體1個(3人),現面向社會進行公示,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2025年6月17日至6月23日)。如對公示名單有異議,請在公示期內通過來信、來電、來訪等方式,向中共楚雄州委文明辦反映。
通訊地址:楚雄市開發區豐勝路667號州公務中心6018室
郵編:675000
州委文明辦電話:0878-3389616
附件:2025年度第一期“楚雄好人”擬推薦人員簡要事跡公示
中共楚雄州委文明辦
2025年6月16日
2025年度第一期“楚雄好人”擬推薦人員簡要事跡公示
一
助人為樂類別(4名)
康宜華,男,1963年10月出生,江蘇華瑞時尚集團創始人、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南京市服裝商會會長、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
主要事跡:2021年12月,康宜華依托滬滇協作契機,主動請纓赴偏遠的雙柏縣鄂嘉鎮陽太完小開展自愿支教助學工作,打造陽太小學“華瑞”愛心基金獎(助)學計劃,累計發放獎助學金112,745元,惠及200余名師生,為西南邊陲的慈善教育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面對疫情導致的古樹茶滯銷,他利用行業資源幫助推廣銷售,帶動茶企增收50余萬元,惠及1200余戶茶農,為當地特色產業開辟了新路徑。先后獲得江蘇省工商聯“社會主義建設獎章”、江蘇省第二屆優秀創業企業家、“杰出貢獻企業家”“光彩事業之心、南京市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王開耀,男,漢族,2003年8月出生,牟定縣新橋鎮桃苴村衛生室村醫。
主要事跡:2024年1月王開耀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345ml挽救他人生命,成為云南省當時年齡最小的捐獻志愿者。2024年8月,面對需要再次捐獻淋巴細胞的患者,他繼續捐獻淋巴細胞92ml,刷新了全省最年輕二次捐獻者的記錄。這位年輕的鄉村醫生用雙份熱血為生命續航,以綿薄之力換生命之光,用大愛完成生命接力,彰顯醫者仁心。2024年被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授予“捐獻造血干細胞”榮譽。
胡濤,男,漢族,1976年7月出生,永仁聯農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
主要事跡:2010年10月,胡濤用自家房屋建造了一個免費開放的“永仁紅色文化展館”,至今有參觀者約1萬人;為建設鐵道兵陳列室,他以志愿者的身份收集展品,為永仁縣尋到記載著成昆鐵路、鐵道兵及三線建設的珍貴文獻、照片實物300余件;他以個人名義捐贈給永仁鐵道兵陳列室45件收藏品,價值5萬余元,豐富了鐵道兵陳列室展品;他還為永仁簧學廟捐贈了一口價值為2萬元的鐵鐘;資助家庭變故學子,解決其路費與學費問題。2024年3月被評為縣級最美志愿者。
陳桂芳,女,彝族,1976年3月出生,楚雄州紅十字會辦公室主任、一級主任科員。
主要事跡:她熱衷于紅十字事業,在推進“三救”“三獻”工作中建功立業。20年來她積極參加無償獻血志愿服務活動,共無償獻血34次,累計獻血11400ml,被國家衛健委、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表彰為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她常年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紅十字志愿服務活動,約147場次,通過紅十字會、互聯網348次為困境人群捐款獻愛心,被省紅十字會表揚為2019年度新聞宣傳優秀個人、被州委州政府表彰為“2016-2020年普法工作優秀個人”,被表彰為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被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命名為中國紅十字會“會員之星”。
一
見義勇為類別(2名1集體)
胡玉龍,男,彝族,1992年12月出生,武定縣插甸鎮人民政府黨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
主要事跡:2024年3月,胡玉龍在回單位途中,發現一名因摩托車側翻而受傷的老人。老人意識模糊、呼吸微弱,口鼻處被泥土堵塞,面部傷口在滲血,胡玉龍見狀立刻為傷者開展救助活動,為老人按壓止血,清理呼吸道異物,保持其側臥位防止窒息。經過急救,老人狀態好轉,他背起比自己重的老人,送至附近衛生室,交于醫生救治使其脫離生命危險。胡玉龍雖然脫下了軍裝,但是在危險面前,仍保軍人的本色,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2019年12月,榮獲部隊三等功。
翟若瑞,女,彝族,1999年2月出生,牟定縣融媒體中心二級播音員。
主要事跡:2022年12月,翟若瑞駕車在元雙公路途中,看到對向一輛小轎車與路邊的水泥護欄相撞,車頭變形嚴重,情況十分緊急,車內一名小女孩嚴重受傷,面對急需救援的傷者,她立即調轉車頭,主動停車救援。翟若瑞將傷者轉移至自己車上送往醫院,并聯系120,最終將傷者及時送至醫院救治,成功幫助傷者脫離生命危險。她的事跡激勵著更多的人積極向善,傳遞社會正能量。2024年2月被授予楚雄市2023年度“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稱號。
胡國強,男,漢族,1969年12月出生,楚雄州姚安縣官屯鎮山坡村委會胡一組;李燕飛,女,漢族,1996年10月出生,楚雄州姚安縣官屯鎮山坡村委會羅武沖組;王震生,男,漢族,1999年12月出生,楚雄州姚安縣官屯鎮山坡村委會胡一組。
主要事跡(集體3人):2024年5月,官屯鎮的一位村民前往農田勞作途中突發癲癇跌入水塘,聽到落水村民呼救聲后,王震生、胡國強兩人立即跳入水塘實施救援,塘底深達一米二的淤泥給救援帶來很大困難,但兩人相互配合,成功將落水村民救上岸。被救上岸后的村民意識昏迷、呼吸微弱,李燕飛迅速對其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復蘇,使村民呼吸逐漸恢復正常。最后三人積極配合警察以及醫護人員將村民順利轉送至急救車,使村民得到妥善救治。3人均被評為“2024年度姚安縣見義勇為先進群體”。
三
誠實守信類別(4名)
丁蘭英,女,漢族,1978年5月生,南華縣七彩彝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
主要事跡:“讓彝繡走進千家萬戶,讓殘疾人和農村繡娘吃上彝繡飯。”這是2006年丁蘭英返鄉創業時說的。為兌現諾言,丁蘭英常年奔走在非遺傳承的路上,通過“傳幫帶、招就培”“推介秀演”等方式,累計帶動了12000多名農村婦女和殘疾人吃上“彝繡飯”,推動彝繡產業走上了“非遺文化+市場產品+旅游體驗+就業致富”的發展新道路。榮獲2022“中國非遺年度人物”、國家“首批鄉村工匠名師”“中國鄉村旅游致富帶頭人”、云南省“興滇英才支持計劃”首席技師。
莫丹,女,漢族,1979年1月出生,現任楚雄州人民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醫師。
主要事跡:莫丹全心致力于乳腺癌保留乳房和乳房重建技術的精進和推廣,讓乳腺癌患者在治愈疾病的同時重獲身體的完整與生命的尊嚴。她年主刀手術650臺以上,年門診量約2500人次;她帶領團隊積極開展科研工作,發表SCI論文3篇;她利用休息時間帶領支部黨員深入基層開展乳腺疾病篩查和義診,服務基層百姓;積極投身于乳腺癌防治科普公益工作,開展科普講座30余場次,制作科普視頻《乳腺結節不可怕》,受群眾廣泛贊譽。2021年和2023年均被評為州級衛生系統優秀黨務工作者、被評為醫院“崗位能手”和“服務之星”。
李育光,男,彝族,1967年12月出生,現就職楚雄州救助管理站。
主要事跡:李育光從部隊轉業后到楚雄州民政局救助站工作,工作34年,他始終視救助人員為親人,真心實意為群眾服務,給病情危重的救助人員送醫就診,為滯留人員四處查尋、核實家庭信息,讓救助人員時刻感受著家庭般的溫暖,為楚雄州救助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被民政部授予“救助管理工作先進工作者”;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云南省第四批新農村建設工作隊優秀指導員”;被省人社廳、省民政廳表彰為“全省民政系統先進個人”。
楊明虎,男,白族,1973年8月出生,普洱瀾滄江醫藥有限公司董事長。
主要事跡:楊明虎這位從鄉村走出去的企業家,二十年來累計捐資10萬余元,2024年他參與南華縣南華教育基金會公開募捐活動,捐資5000元;2015年捐資7萬元為家鄉修路;2018年先后出資5000元幫助家鄉困難老人。他把奉獻當成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從業方式,他不斷回饋社會,豐富村民文化生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致富不忘本”的責任擔當和家鄉情懷。他的善舉如春風化雨,滋潤著家鄉的每一寸土地。
四
敬業奉獻類別(4名)
文華榮,男,漢族,1966年8月出生,元謀縣公安局元馬派出所三級高級警長。
主要事跡:文華榮38年如一日扎根基層一線,到田間地頭調解糾紛2萬余起,入戶開展宣傳3萬余次。他了解到156位特殊人群沒有更換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后,將情況向所領導匯報并取得支持后,同其他民警一道上門辦理二代身份證服務,為他們節約了1000元的往返開支,堅持以維護群眾的利益為己任。2013年被評為云南省第三屆“百姓最喜愛人民警察”提名獎;2017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優秀人民警察;2018年被授予云南省第六屆人民滿意公務員。
王麗麗,女,漢族,1982年1月出生,現任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有限公司楚雄工程部(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設管理局楚雄分局)高級業務主管
主要事跡:她始終秉持著水利人的匠心使命,20年如一日堅守在工程建設一線,參與了小灣水電站工程、阿海水電站工程、滇中引水工程等多項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先后參與完成2個技術創新成果,在學術刊物機構發表論文10余篇,取得專利發明一項,實用新型專利一項;她結合工作優勢助力工程沿線脫貧攻堅工作,幫助280余名困難群眾實現就業脫貧,幫扶12名困難學生完成“上學夢”,通過消費幫扶增加當地群眾收入100余萬元。2023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表彰為全國五一巾幗標兵;2022年被云南省總工會、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設管理局聯合表彰為2021年度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勞動和技能競賽先進個人。
趙琪,男,白族,1969年2月出生,紅塔集團楚雄卷煙廠高級技師。
主要事跡:趙琪扎根生產一線36年,以“勤學苦練、專于技藝、傳承創新”的工匠精神,帶領團隊攻克多項技術難題。在云南中煙首屆維修技能競賽前夕,他推遲婚期潛心備賽,成為“全國煙草技術能手”,全廠首位高級技師。作為國家煙草局專家組成員,他參與行業標準制定,累計授課192課時,培養技術骨干百余人。先后代表云南省參加全國競賽,獲得“云嶺首席技師”“全國煙草行業勞動模范”等榮譽。2015年創建“趙琪技能大師工作室”,2018年工作室增掛勞模創新板塊,帶領團隊獲授權專利56項,QC成果獲國家級獎項8項,六西格瑪項目創效數千萬元。2022年被授予“興楚人才獎”。
郭喬儀,男,漢族,1974年6月出生,現任楚雄技師學院農業和生物制藥學院實訓組組長
主要事跡:郭喬儀扎根農業職業教育27年,培養創新人才60余人。他先后完成省、州、院級科研課題11項,解決7項技術難題,實現8項技術創新。歷時15年,他爬山涉水收集彝藥資源600余種,建成省內活體彝藥標本最多的種質資源庫1個。他長期開展基層技術指導,幫助20余家涉農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培訓農戶6000余人次,帶動農民增收。2024年被省人民政府評定為“云南省興滇英才支持計劃——首席技師”,2021年被授予“楚雄州第九屆先進工作者”稱號,被評為“彝州科技領軍人才”。
五
孝老愛親類別(4名)
唐美芬,女,漢族,1969年10月出生,楚雄市鹿城街道龍江社區魯班閣小組村民。
主要事跡:唐美芬小姨自出生便患有先天性唇腭裂、先天性視力殘疾,一生未婚,在父母及哥哥的照顧下生活,自哥哥嫂子去世后,小姨生活無依無靠,她便將小姨接到自己身邊照顧25年,為了能夠更好的照顧小姨生活起居,毅然辭去工作,回歸家庭全身心照顧小姨。在照顧家庭的同時,積極投身敬老愛老助老公益事業,主動關心關照社區行動不便、孤寡、獨居老人的身體狀況,幫老人收拾家里,為老人的晚年生活送上溫暖真情,用善良與孝道真情演繹人間大愛。
楊勇先,男,漢族,1982年9月出生,牟定縣江坡鎮江坡村委會江坡村村民。
主要事跡:2014年,楊勇先66歲的母親突發腦出血成為植物人,為照顧母親,他放棄外出打工的機會,與相戀女友分手,用長達11年的堅守與付出,以超乎常人的毅力,悉心照料癱瘓在床的母親,從未有過一絲懈怠,用愛為母親撐起一片溫暖的天空,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孝老愛親之歌,成為當地人人敬佩的“大孝子”。2020年11月被評為孝老愛親牟定好人。
楊曉艷,女,漢族,1979年10月生,中共黨員,現任南華縣龍川鎮西云社區黨總支書記。
簡要事跡:楊曉艷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多年來,她獨自一人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和年事已高的公公,并且她積極整合社區資源,建立了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為社區老人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文化娛樂等多樣化服務。組織社區志愿者為獨居老人、困難老人提供上門服務,幫他們打掃衛生、代購生活用品、陪同就醫等,讓社區處處洋溢著溫暖和諧的氛圍,讓社區每一位老人都過上幸福的生活。2024年被評為“勞動模范”。
李常梅,女,彝族,1980年8月出生,永仁縣猛虎鄉格租村則利村民小組村民。
主要事跡:2006年,李常梅的姐姐因與姐夫感情不和離家出走,2007年姐夫、侄子的奶奶和爺爺相繼去世,僅剩4歲多侄子無人撫養。李常梅家中已有兩個老人和一雙兒女,生活艱難,但她依然將侄子帶回家中撫養。2011年,李常梅母親患腦梗塞半邊偏癱,之后便生活無法自理,李常梅夫妻不僅照顧母親,而且堅持供侄子上學。她常說“侄子很聽話很懂事,以后他能考起本科我們砸鍋賣鐵一定會供他讀,現在我們一家人很幸福”。2024年1月被評為2023年感動永仁年度人物。
來源 | 楚雄州委文明辦、楚雄發布
法律顧問 | 李洋卿律師13638718407
文章聲明 |“牟定通”微信公號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