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夏季夜間出行、酒后乘車等高風險場景,滴滴順風車今日宣布在部分城市試點推出“在線真人安全員”功能,通過AI實時監測與人工專家介入結合,將行程異常響應速度提升至30秒內。
據滴滴安全負責人介紹,在線安全員功能基于其自研的“安全AI模型”,可實時監測行程中的路線偏移、長時間停留、異常結束訂單等風險點。當AI模型識別到高風險訂單時,系統將自動觸發人工介入流程,安全專家通過滴滴順風車“小藍盾”安全中心與司乘雙方建立聯系,提供緊急救援指導。
數據顯示,自2025年1月以來,滴滴已通過AI模型識別超3000萬次潛在線下交易風險,并通過司乘IM安全提醒、短信預警等方式降低違規行為發生率。此次在線安全員功能的上線,將進一步縮短風險處置鏈條,實現從“預警”到“干預”的全鏈路覆蓋。
乘客端功能同步優化,用戶可通過順風車頁面直接聯系安全員,或使用一鍵求助、行程報備、緊急聯系人等工具。例如,乘客在行程中若發現車輛偏離導航路線,可立即點擊“安全員卡片”發起求助,系統將同步推送行程信息至警方及緊急聯系人。此外,滴滴還為夜間、遠途、就醫等場景推出定制化安全功能,如“夜間安靜不打擾”模式、就醫優先派單等。
值得關注的是,滴滴順風車此前已上線親友守護工具,支持用戶綁定親友實現行程自動分享、司機送達提醒。此次在線安全員功能的加入,進一步強化了“技術+人工”的雙重保障體系。
在司機端,滴滴持續加強人車核驗與行為管控。除每日出車前人臉識別、接單間隙隨機抽檢外,平臺還通過行程錄音加密、疲勞駕駛預警等技術手段降低事故率。數據顯示,滴滴安全駕駛預警系統日均提示環境風險超800萬次,因分心駕駛導致的事故率環比下降28%。
針對私下拼車、中途甩客、額外收費等違規行為,滴滴采取“零容忍”態度。2025年以來,平臺累計管控違規賬號超16萬次,其中永久封禁車主超5萬人。此次在線安全員功能的推出,將進一步壓縮違規操作空間,確保行程合規性。
近年來,共享出行安全問題頻發,用戶對平臺信任度成為競爭關鍵。滴滴此次推出在線安全員,不僅是對監管要求的響應,更是對行業安全標準的重新定義。分析認為,隨著AI、大數據等技術的深入應用,未來出行平臺的安全能力將呈現“算法驅動+人工兜底”的雙重特征。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安全功能的升級需平衡用戶體驗。例如,部分用戶反映滴滴順風車實名驗證、人臉識別等流程繁瑣,可能影響使用意愿。對此,滴滴表示將持續優化產品邏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操作便捷性。
滴滴透露,在線安全員功能未來將逐步覆蓋全國,并延伸至代駕、貨運等業務場景。例如,針對酒后報備場景,用戶可提前設置代駕司機信息,系統將自動匹配安全員全程護航。此外,滴滴還計劃與醫療機構合作,為就醫用戶提供優先派單、行程監護等增值服務。
“安全是出行的底線,也是用戶選擇平臺的核心考量。”滴滴安全負責人表示,公司將持續投入技術資源,構建覆蓋全場景的安全防護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