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3日凌晨,伊朗的天空被防空警報撕裂。以“獅子的力量”為代號的以色列戰機空襲行動,將德黑蘭的居民區、伊斯法罕省的納坦茲鈾濃縮廠、革命衛隊總部等60余個目標籠罩在火海之中。
這場持續40分鐘的高強度打擊至少造成78至224人死亡(不同信源統計差異)、329人受傷的慘劇,伊朗革命衛隊總司令薩拉米,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巴蓋里等20名高級指揮官及6名核科學家在精準“斬首”中喪生。
當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專機倉皇飛往希臘避難,伊朗清真寺升起象征復仇的“血旗”時,世界猛然驚醒:這不僅是兩個中東國家的軍事沖突,更是美國霸權秩序對多極化世界發動的血腥阻擊戰。
霸權邏輯的軍事投射
以色列的突襲行動呈現高度精密化的代理人戰爭特征——以軍動用超過200架F-35I隱身戰機與F-15戰機,在摩薩德特工的地面滲透配合下,向伊朗境內投擲330余枚精確制導彈藥,包括專門針對地下設施的鉆地炸彈。
納坦茲鈾濃縮廠電力系統被毀導致1.5萬臺離心機癱瘓,60%的高濃縮鈾庫存瞬間蒸發——此舉旨在徹底摧毀伊朗核能力,為美國“中東無核化”戰略掃清障礙。
盡管美國公開否認直接參與,但卻在地中海部署“福特號”航母戰斗群,并調動30架KC-135加油機建立空中走廊,以“威懾伊朗報復”為名實施戰略策應。
這種“以色列開火、美國撐傘”的協作模式,與2023年10月巴以沖突中“美國對以軍援179億美元”的套路如出一轍,暴露白宮利用地區代理人戰爭維持單極霸權的本質。
更值得警惕的是,此次襲擊是對國際法體系的公然踐踏。聯合國憲章第2條第4款明確規定“禁止使用武力侵害他國領土完整”,而以色列動輒就以“預防未來潛在威脅”為由發動先發制人打擊。
本質是美國前總統布什“先發制人”理論的復活。若如此,伊朗有權依據憲章第51條行使防衛權——對以色列特拉維夫能源設施及軍事基地發動反擊,多國在呼吁和談的同時,都聲援了伊朗。
然而美國卻對以色列的侵略保持緘默,甚至已悄悄地準備介入,這進一步暴露了美國政客口頭上經常宣揚的“規則基于國際秩序”,實為“強權即真理”的遮羞布——本質是強權意志的延伸
多極陣線的抵抗與重構
空襲后72小時內,伊朗迅速恢復防空網絡,并向以色列發射超500枚導彈及無人機,其中約60%突破以方“鐵穹”系統,重創海法煉油廠、國防部大樓等核心目標——伊朗的反擊能力遠超以色列預期。
革命衛隊隨即向敘利亞、黎巴嫩真主黨移交彈道導彈,啟動“抵抗之弧”代理人網絡——這正是伊朗作為歐亞大陸反霸權支點的戰略價值體現,其背后是金磚國家主導的多極秩序的雛形:
沙特與中國簽署650億美元合作協議,阿聯酋采購俄羅斯S-400防空系統,土耳其推進與伊朗能源合作,形成對美國軍事同盟體系的“釜底抽薪”。
中國在危機中的角色尤為關鍵——當美國煽動印巴邊境沖突以牽制中國時,巴基斯坦憑借中國提供的防空系統挫敗攻勢;伊朗遭襲后,中國明確表態反對以色列侵犯伊朗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反對激化矛盾,強調軍事手段只會加劇地區動蕩
我國外交部還明確反對“任何破壞核設施的行為”——這種將人類安全置于地緣博弈之上的立場,與美國“離岸平衡、喜歡拱火”的策略形成道德與戰略的雙重對比。
而伊朗核設施遇襲導致國際油價單日暴漲9%、黃金價格突破3400美元/盎司,更凸顯美國軍事冒險對全球經濟的毀滅性沖擊。
帝國黃昏的戰略誤判
以色列的致命誤判在于將黎巴嫩模式套用于伊朗——2024年以軍清除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的成功,源于對非國家行為體的情報滲透優勢。但伊朗作為主權國家擁有完備的軍事冗余體系:
指揮鏈斷層24小時內完成補位,分散于中部山區的福爾多地下核設施(據傳深度可達百米)在空襲中毫發無損。更深遠的是社會凝聚力的覺醒——即便國內存在政治分歧的伊朗民眾,在民族存亡危機前自發集結反美示威,使以色列“引發內亂”的幻想徹底破產。
美國同樣陷入戰略悖論!特朗普拒絕以色列轟炸福爾多核設施的請求,暴露出對全面戰爭的恐懼。但“尼米茲號”航母急赴霍爾木茲海峽的舉動,又刺激伊朗革命衛隊發出“封鎖海峽”警告。
這種首鼠兩端的困境源于霸權衰落期的力量透支——俄烏沖突消耗美軍40%彈藥庫存,紅海護航行動中胡塞武裝擊落21架美軍無人機,而國內大學反戰浪潮與“反猶主義”指控的撕裂,使特朗普不敢孤注一擲。
當美國傳奇記者西蒙·赫什揭露以色列在加沙使用化學武器、以平民為“人餌”的暴行時,其道義權威早已崩塌。
新秩序的破曉時分
這場戰爭預示全球秩序的重構臨界點——以色列每日3億美元的軍費消耗與伊朗導彈庫存銳減三分之一的困境,實為代理人戰爭模式的瀕死痙攣。
而中國推動沙伊和解的金磚擴容、俄羅斯向中東國家開放能源結算體系,正將“安全不可分割”原則轉化為多極世界的制度基石。正如伊朗前革命衛隊司令雷扎伊的宣言:若美國介入,中東將無安全可言——伊朗的導彈已瞄準所有基地。
硝煙尚未散盡,但歷史的天平已然傾斜。當內塔尼亞胡叫囂“持續打擊直至伊朗棄核”時,伊朗國防部長納西爾扎德冷靜回應:“我軍已做好持續作戰數年的準備”。
這兩種宣言的碰撞,本質是舊霸權邏輯與多極現實主義的對抗。而世界在油價飆升與核擴散陰影中逐漸領悟:以色列對伊朗的戰爭,不過是美國維系單極秩序的最后一次瘋狂賭博。
當航母戰斗群在地平線隱現時,人類需要的不是又一個“美國世紀”,而是超越霸權的共生文明——而這正是多極化世界給予我們的希望曙光。請全世界的有識之士,援助伊朗。
正如修昔底德陷阱所警示的,霸權對崛起力量的恐懼往往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當前中東硝煙背后,實則是舊秩序守護者對多極化未來的絕望阻擊——而決定人類未來的,終將是合作理性戰勝叢林法則的文明自覺。本文由南生撰寫,歡迎轉載、轉發、評論、留言、分享、打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