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在這兩年進入到一個非常火熱的階段,正處在行業起飛的前夜。低空經濟是一個萬億級的新經濟體,涉及載貨載人、日常低空作業等多個場景,具有巨大的發展機遇。電動航空將是下一個戰略競爭領域,需要積極布局和應對。
楊軍是低空經濟領域的領軍科學家、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低空技術與產業研究院院長,在BEYOND Expo 2025 上,分享了對低空經濟領域的看法。
楊軍表示,低空經濟的發展將通過縮短空間距離,使中國大部分經濟帶轉化為“一小時經濟圈”,這種高效的交通網絡將直接推動經濟活躍度,促進指數級增長。只要人們能夠快速交通,經濟就會活躍,就會得到指數級增長。當然,低空經濟不是一蹴而就的,低空經濟的發展需要解決上游的原材料、能源、動力,中游的整機制造,以及下游的應用環境等關鍵技術環節。
這就需要在這幾個環節上進行扎實的科研,有了人才理論的互相推進,低空經濟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才能打下發展基礎。另外,和地面交通一樣,低空經濟也需要確保安全。安全是所有交通方式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有了安全才能談一切。楊軍表示,低空飛行器面臨復雜流場和復雜氣象的挑戰,尤其是在對流層中的飛行,流場和氣象條件非常復雜。
還有一方面,就是低空飛行器的安全系數目前還難以界定,存在大量的安全問題,需要加強科研和標準制定。天氣等問題是客觀條件,而科研和標準的制定,安全的界定就屬于主觀要去推動的因素。中國在低空經濟領域的話語權較少,需要加強基礎研究和標準制定,掌握更多的話語權。
那么如何做到呢?就需要在科研和安全模擬上下功夫。從行業上來看,全球大型風洞數量眾多,但主要面向高空,缺乏低空復雜環境模擬裝置。目前來說,中國擁有300多座大型風洞,也主要用在高空領域。低空復雜環境模擬裝置能夠模擬各種低空復雜場景,對于低空經濟和商業航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深思實驗室主任的楊軍表示,深思實驗室致力于打造安全、安靜、安心的電動航空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體系。通過三維風洞進行空氣動力學構型測試,研究低空經濟的飛行器設計和制造。
圍繞電動航空關鍵領域開展原創理論創新與技術變革,打造基于低空專用三維風洞的eVTOL優化設計與智能訓練體系打造低空經濟的FSD(飛行測試場),提供真實的低空環境進行飛行器訓練。基于大數據、數字孿生的安全飛行控制體系。
深思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像造汽車一樣造飛機,讓每個中國中產階級家庭擁有垂直起降飛行器。當然,這也是未來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力。另外,地面交通有自動駕駛,未來低空交通也能實現自動駕駛,這也是個機遇。
圍繞低空經濟存在幾個關鍵點:產業科技基礎設施、高能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通過這兩者打造出中國低空經濟的制高點和勝負手。其中,圍繞低空經濟展開的基建也是個極大的經濟拉動力,很多建筑都需要一些停機坪等相關配套建設,會間接拉動又一個萬億級別的市場。
- - - - - - - - END - - - - - - - -
*想要獲取行業資訊、和志同道合的科技愛好者們分享心得,那就趕快掃碼添加“動點君”加入群聊吧!群里更有不定期福利發放!
精彩好文值得推薦!
一鍵轉發,戳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