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臺風蝴蝶影響,清遠多個縣(市、區)遭遇強降雨襲擊,并出現內澇險情。洪澇災害發生后,容易發生多種傳染病。
群眾應該如何預防傳染病?對此,記者采訪了清遠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管理辦公室主任夏煒。
“洪澇災害發生后,容易發生急性傳染病,主要類型有腸道傳染病、蟲媒傳染病和自然疫源性傳染病。”夏煒介紹。
常見的腸道傳染病有霍亂、感染性腹瀉、傷寒、痢疾、甲型肝炎等。自然疫源性傳染病則有登革熱、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乙型腦炎等。此外,手足口病、紅眼病、浸漬性皮炎(“爛腳丫”、“爛褲襠”)等其他傳染源性疾病,在洪澇災害過后也經常出現。
洪水退去后
市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
做好傳染病預防工作
飲水飲食安全方面
要特別注意防范腸道傳染病。洪水極易污染水源,可能攜帶大量病原體。市民務必飲用煮沸的開水或符合衛生標準的瓶裝水、桶裝水。對于臨時使用的井水、河水等,必須經過嚴格消毒處理。同時,要徹底清洗被洪水浸泡過的餐具和廚具。飲食上要杜絕生冷食物,不吃被洪水浸泡過的食品,確保食物充分加熱煮熟。
環境衛生清理
洪水退去后,要及時清除室內外的積水和淤泥,對受污染的區域進行徹底消毒。家具、衣物等物品要仔細清洗晾曬。特別要注意清理衛生死角,居室周邊的積水、垃圾,避免病媒生物滋生。室內要保持良好通風,必要時可使用消毒劑對墻面、地面進行擦拭或噴灑消毒。
防蚊滅鼠工作
洪澇過后蚊蟲、鼠類活動頻繁,容易傳播疾病。建議在家中安裝紗窗、蚊帳等防蚊設施,適當使用驅蚊產品。對于鼠患問題,要采用安全的滅鼠方法,及時清理死鼠并做好個人防護。如發現病媒生物異常增多的情況,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自身健康監測
市民要密切關注自身健康狀況,如果感覺身體不適,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特別是出現發熱、腹瀉、嘔吐、咳嗽、皮疹、黃疸等癥狀時,要盡快就醫尋求醫生幫助。
還有更多需要注意!
一起戳圖學習~
清遠發布編輯部
來源:新清遠 清遠日報 湖北消防
記者:曹成飛
編輯:何雁舒
校對:李志芳
二審:劉厚斌
三審:鐘志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