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越來越熱
雨水增多
各類蚊蟲也越來越多
不少人開始因蚊子的“親吻”
而收到“紅包”
但是你抓撓的
真的是普通的“紅包”嗎?
這個“紅包”
可能比你想象中的更為可怕
因為它可能會傳播諸如
基孔肯雅熱、登革熱、寨卡病毒病等
80余種蚊媒傳染病!
圖片來源:千庫網
一、什么是蚊媒傳染病?
蚊媒傳染病是指由蚊蟲傳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蚊蟲作為媒介生物主要通過叮咬吸血,使病原體由血液進入人體并大量繁殖,侵害各器官、組織,從而引發疾病。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因感染蚊媒傳染病而死亡的人數在70萬~100萬之間,蚊媒傳染病嚴重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所以,防蚊就是防病,千萬不要輕視這小小蚊蟲的危害!
圖片來源:千庫網
二、目前流行的蚊媒傳染病
主要有哪些?
1.基孔肯亞熱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通過媒介伊蚊叮咬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各年齡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發病。其潛伏期一般是2~12天,通常是3~7天,典型的臨床表現是發熱、皮疹及關節疼痛。多數患者為輕癥,大約一周可治愈,重癥及死亡病例較為少見。目前沒有針對基孔肯雅熱的特效抗病毒藥物,也無疫苗可預防。所以防蚊滅蚊、避免叮咬是防護的關鍵。
雖然基孔肯雅熱與登革熱癥狀較為相似,但相較于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發熱期較短,關節痛更為明顯且持續時間較長。
圖片來源:千庫網
基孔肯雅熱主要流行于東南亞和非洲地區。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自2025年7月8日報告首例基孔肯亞熱病例以來,截至目前,全區已累計報告478例病例。2025年截至6月23日,中國臺灣累計報告13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截至5月4日,位于非洲東海岸的留尼汪島已報告超過47500例病例。
2.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疾病,通過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病毒在人體內潛伏3~14天,以高熱(39℃以上)、三痛(頭痛、眼眶痛、肌肉和關節疼痛)、三紅(面紅、頸紅、胸紅)、皮疹為主要特征,可伴有肝功能異常、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目前尚無特效的抗病毒藥物或疫苗,及時治療和科學預防是關鍵。
圖片來源:千庫網
每年5~11月為登革熱傳播流行季,其中7~9月份為流行高峰,主要發生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2025年,與廣西相鄰的越南已報告28787例病例(截至6月22日);馬來西亞報告了27640例病例(截至6月2日)。我國的登革熱以輸入性病例為主,目前已累計報告563例病例(截至2025年6月),與我區相鄰的廣東、云南等為疫情高發省份。
3.寨卡病毒病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主要通過伊蚊叮咬進行傳播。孕婦感染可能通過胎盤傳播導致胎兒畸形,如小頭癥、腦癱等。另外,少數案例可通過性接觸、輸血或共用針頭傳播。臨床表現上主要以發熱、皮疹、結膜炎、肌肉、頭痛和關節疼痛為主要特征,通常持續4~7天自愈。
圖片來源:千庫網
2025年截至3月29日,巴西累計報告6715例寨卡病毒病疑似病例,其中564例確診,2例死亡。目前寨卡病毒病尚無有效治療藥物和預防疫苗,避免被蚊子叮咬是預防該病的關鍵。
三、預防基孔肯亞熱
登革熱、寨卡病毒病
有哪些主要妙招?
1.防蚊滅蚊是關鍵
①消除蚊蟲孳生地:定期清理家庭內外的積水,對于暫時不用或廢棄的容器,應倒放或加蓋,避免積水;保持廚房、衛生間和陽臺的清潔;關注家中水生植物的養護,如富貴竹等,需要定期換水,或者改用沙土養殖,以防止蚊蟲孳生。
圖片來源:千庫網
②避免叮咬:在家里安裝紗門、紗窗、蚊帳,能有效阻擋蚊蟲活動。
③做好個人防護:在蚊蟲活躍的時間段,盡量減少外出活動,特別是在黃昏和黎明時分;戶外活動盡量穿淺色長袖衣褲,減少皮膚暴露,避免在草叢和積水邊活動;正確使用驅蚊產品,外出時可攜帶含有避蚊胺等有效成分的除蟲噴霧或涂抹劑。
2.避免前往疫情高發區
關注衛生部門發布的健康風險提示,避免前往疫情嚴重地區。如必須前往,要提前做好個人防護,盡量避免前往蚊子密度高的地方,回國前應注意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熱、頭痛、寒戰、肌肉疼痛等癥狀應主動向海關人員申報。
3.及時就醫
如發現自己或家人出現突發高熱、關節痛、皮疹、頭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明顯疲乏,面、頸、胸部潮紅等相關癥狀,請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并主動告知醫生近期的蚊蟲叮咬史和可能的旅行史(特別是去過東南亞、非洲和廣東等蚊媒傳染病流行地區),以便醫生及時診斷和治療,并接受疾控和醫院建議做好相關的健康管理。
圖片來源:千庫網
小小蚊蟲不容小覷
牢記防蚊滅蚊要點
避免前往疫情高發區
出現癥狀及時就醫
筑牢健康防線!
來源 :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局、廣西疾控
編輯:梁湘宇
審核:李勇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