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作者 | 張睿
編輯 | 志豪
毫末智行董事長被傳離職,本人向媒體回應稱:“沒有”。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張凱否認離職傳聞
車東西6月18日消息,日前,有媒體報道稱,長城汽車生態體系孵化的自動駕駛領域獨角獸企業毫末智行正經歷高層人事動蕩,董事長張凱已提出離職,技術副總裁艾銳、產品副總裁蔡娜等高管也已在今年4月離開毫末智行。
關于此消息,車東西也向毫末智行CEO顧維灝進行了詢問,截至發稿前對方并未回復。
▲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
根據公開資料,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曾在長城汽車擔任技術副總工程師、智能駕駛系統開發部部長等職務,其職業經歷覆蓋車輛安全工程、智能駕駛技術研發與商業化應用領域。
而毫末智行于2019年11月29日成立,其前身是長城汽車技術中心的智能駕駛前瞻分部。
從股東信息來看,目前毫末智行的大股東是保定市長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實控人為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
▲保定市長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對毫末智行持股比例
在資本市場,毫末智行也曾吸引了大量投資。2021年2月,毫末智行完成Pre-A輪3億元融資,美團戰略投資部領投。2021年12月,毫末智行A輪融資近10億元,投后估值超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1億元),躋身獨角獸行列。2024年12月,毫末智能完成B++輪融資,同時啟動科創板上市籌備。
一、2022年底輔助駕駛系統上車20款 行駛里程突破2500萬公里
在業務上,毫末智行主要布局To C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和To B物流車平臺兩大業務板塊,產品技術覆蓋L2-L4級自動駕駛。
▲毫末智行業務板塊
對于乘用車自動駕駛,張凱在2020年的一次演講中表示,毫末智行將形成L2/L3/L4級別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彼時,其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已經確定將有超過30款車型搭載。
2021年,原百度智能汽車事業部負責人顧維灝加盟毫末智行,于同年2月開始履職,出任毫末智行CEO。
▲毫末智行CEO顧維灝
而作為長城汽車生態體系孵化的自動駕駛領域獨角獸企業,長城汽車自然向毫末智行傾斜了不少資源,有多款長城汽車旗下的車型都選擇搭載了毫末智行的產品。
毫末智行在2021年5月份首次實現HPilot 1.0版本的量產,具備高速輔助駕駛系統,并首次搭載到魏牌摩卡(參數丨圖片)車型。
同年,HPilot陸續搭載在坦克300城市版、魏牌拿鐵、魏牌瑪奇朵、哈弗神獸等車型上,量產規模破萬臺車。
2021年底,HPilot 1.0版智慧領航輔助駕駛系統NOH(高速)量產,并成功上車魏牌摩卡車型。2022年4月份,毫末智行量產了HPilot 2.0版,并搭載在坦克500車型上。
2023年初,毫末智行曾給出官方數據,截止2022年底,毫末智行的輔助駕駛系統毫末HPilot已經搭載了將近20款車,用戶輔助駕駛行駛里程突破2500萬公里。
▲2023年初毫末智行官方透露的數據
但后來,當行業進入城市輔助駕駛時代后,毫末智行開始有些“掉隊”。
在乘用車輔助駕駛業務方面,根據目前公開的消息,只有北京現代的首款純電SUV ELEXIO將搭載毫末智行輔助駕駛系統,不過該車也僅是亮相,還沒有明確的上市時間。
▲北京現代ELEXIO
此外,長城汽車也在城市輔助駕駛上選擇了其他供應商。
2024年,長城汽車領投了另一家輔助駕駛方案供應商元戎啟行的C輪融資。更重要的是,元戎啟行的城市輔助駕駛方案已在長城旗下的魏牌藍山車型上落地。
▲長城汽車領投元戎啟行C輪投資
這說明在城市輔助駕駛方面,毫末智行已經失去了長城的信任。
在無人物流車解決方案方面,毫末智行推出的末端物流領域推出第三代”小魔駝”無人配送車,曾達到過單日配送量突破17萬單的成績。
但是根據36氪汽車的報道,有毫末智行的員工透露:“低速無人小車今年銷售目標僅50余臺,公司既不研發新車型,也不計劃擴大銷量,基本處于清庫存狀態”。
二、車企孵化輔助駕駛公司變動頻頻 奇瑞整合旗下大卓智能
雖然目前張凱否認了離職傳聞,但毫末智行未來的發展仍有一定的困難,而這是近期第二家車企孵化的輔助駕駛公司發生變動。
5月,另外一家車企奇瑞宣布將旗下子公司雄獅科技、大卓智能與研發總院相關業務進行整合,統一成立了“奇瑞智能化中心”。原大卓智能總經理谷俊麗將因此離職,由奇瑞雄獅科技總經理鄔學斌接管研發團隊。
▲谷俊麗(圖源網絡)
根據公開消息,谷俊麗在2016年2月加入特斯拉,搭建了特斯拉機器學習團隊,開發了Autopilot 2.0產品并實現了在多代特斯拉車上的大規模部署。
2017年10月23日,小鵬汽車宣布,谷俊麗出任小鵬汽車自動駕駛研發副總裁,直接向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匯報。
2023年2月谷俊麗加入奇瑞汽車,出任大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同時擔任奇瑞汽車副總經理。
而根據大卓智能官方介紹,其是奇瑞集團在自動駕駛賽道上的重要戰略布局,總部位于安徽蕪湖,已在上海設立全球研發中心,深圳、美國加州設區域研發總部,圍繞L2 ADAS和L4高階自動駕駛產品雙線開發。
但和毫末智行類似,大卓智能目前同樣沒有很多產品上車,同時其方案依賴第三方供應商,大卓智能僅負責集成供應商提供的芯片和算法等。
目前看來,在輔助駕駛公司競爭激烈的當下,可能會有更多車企重新考慮旗下的輔助駕駛公司的定位。
結語:輔助駕駛供應商市場競爭激烈
在2023年初,毫末智行曾稱已經在業內拿到了多個第一名,如中國自動駕駛公司首個智算中心、中國首個自研AEB算法落地海內外的公司、中國量產自動駕駛第一名等。
然而從目前來看,無論是輔助駕駛系統還是低速無人小車,毫末智行都有些“掉隊”了。
尤其是在目前輔助駕駛供應商市場激烈的競爭下,毫末智行和一些輔助駕駛供應商接下來可能會面對更嚴峻的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