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城口“忘我”漆藝作品展在京啟幕
百余件殘疾人非遺作品亮相故宮博物院
近日,由重慶市殘疾人聯合會主辦,重慶市城口縣殘疾人聯合會承辦,中國華僑基金會正佳基金支持的“無聲的絢爛:非遺技藝與生命力量的對話”——重慶城口“忘我”漆藝作品展在故宮文創融合館啟幕,展覽將持續至7月11日。
此次展覽共設置“漆彩世界”“雅致生活”“我與故宮”“我與中軸”“時尚潮玩”等多個展區,展出的百余件殘疾人非遺作品品類豐富,包括茶道、香道、文房四寶等新中式生活器物,大漆屏風等家居空間用品,大漆與潮玩跨界產品等。
此次展覽突出三個特點。一是既聚焦又多樣:聚焦“大漆”這一非遺品類,深度推廣大漆文化,在作品中體現“萬物可漆”的特性,涵蓋生活美學、抽象藝術、時尚潮玩等不同領域;二是傳承與創新:犀皮、螺鈿、針刻、蛋殼鑲嵌等傳統工藝通過滑雪板、潮玩、日用品等大眾喜愛的作品形式呈現,讓非遺有了朝氣和煙火氣;三是互助與守望:殘障人士制作漆藝作品,藝術家、文化博主、潮玩設計師協助提供創作思路,這里沒有幫助者和受助者之分,大家都在共同的藝術創作中獲取力量。
青年藝術家姜海明與忘我漆藝師為大家展示大漆螺鈿鑲嵌等大漆髹漆工藝
沈紹安漆藝傳承人與忘我漆藝師共同展示大漆葫蘆打磨過程
沈紹安漆藝傳承人與忘我漆藝師共同展示大漆葫蘆打磨過程
除了精美的藝術展覽外,主辦方還設置了豐富多樣的體驗活動供觀眾體驗。觀眾可以參觀故宮主題大漆產品,觀看屏風螺鈿制作,體驗大漆葫蘆、漂漆扇制作與抽盲盒等,親身感受傳統工藝的魅力與創意文化的趣味。
據了解,此次參展作品均由重慶城口“忘我”大漆藝術空間殘疾人漆藝師制作。該空間由城口縣殘聯組織建成,是一個集殘疾人就業、職業康復、日間照料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機構,其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和文化傳統優勢等,組織殘疾人傳承和發揚城口漆藝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自2022年6月舉辦第一期漆藝培訓以來,已接納來自城口縣特教學校的25名智力殘疾學生、4名聽力殘疾學生、11名成年肢體殘疾人和3名殘疾人家屬學習漆藝制作,引導他們掌握非遺技藝,提升就業能力。2024年,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正佳專項基金借助在大漆行業的資源優勢,通過旗下大漆老字號“沈紹安漆藝”,與城口殘聯深度合作開展公益助殘事業,對“忘我大漆”藝術空間提供資金、技術、市場等支持,助力完成產品迭代、渠道拓展,并著力在助殘模式上做出新示范、新貢獻,讓更多殘疾人參與漆藝制作,實現就業增收。
本次設展的故宮文創融合館由故宮博物院和中國殘聯共同籌辦,于2024年12月正式對外開放,致力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打造無障礙文化體驗空間。融合館位于故宮博物院內交泰殿東側,館內的文創售賣區長期為全國殘疾人非遺傳承人提供文創產品展示和售賣平臺,鼓勵和支持更多殘疾人參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