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電影將迎來劃時代的技術變革。 6月19日,“功夫電影傳承計劃·百部經典AI重煥工程”發布會在上海國際電影節舉行。將 推出兩大AI驅動項目:運用人工智能修復百部經典功夫電影,以及全球首部全過程AI輔助制作的動畫電影 《英雄本色之賽博邊緣》 的發布。
數字重生
根據計劃,100部里程碑式功夫片將進行4K數字修復,通過AI技術提升畫質、音效及整體制作水準,同時保留原作的故事精髓與美學風格。項目發起方稱這是對中國功夫電影文化遺產的長期守護。
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表示:中國功夫電影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承載著俠義精神與民族氣節。“百部經典AI重煥工程”不僅是對《黃飛鴻》《精武門》《英雄本色》等跨越時代的經典的致敬,更是以人工智能技術為紐帶,推動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創新融合的重要實踐。“從李小龍以拳腳打破文化壁壘,到成龍用喜劇功夫征服世界,中國功夫電影始終是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精神的‘金色名片’。如今,‘百部經典AI重煥工程’將以科技為翼,讓經典跨越時空,讓俠義精神與民族氣節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生、生生不息。”
首批確認修復的片單包括《精武門》《唐山大兄》《黃飛鴻》《醉拳》等經典。燦星文化董事長田明透露,首期將優先修復10部影片,投入資金達1億元人民幣(約1390萬美元)。
“AI是畫筆,創意才是靈魂”,田明強調,“經典功夫片承載著中國人的精神脊梁,我們邀請全球伙伴共同參與這場文化科技復興。”
未來之刃
同日亮相的科幻動畫《英雄本色之賽博邊緣》由量子動畫制作,對吳宇森經典黑幫片進行“賽博朋克”重構。該片采用全流程AI制作管線,涵蓋劇本創作、角色建模到動畫渲染全環節。
制片人張青透露:“這部動畫長片僅由30人完成,AI打破了創意與執行的壁壘,制作周期從數年壓縮至數月。”作為概念驗證作品,影片融合功夫美學、未來主義視覺與新型制片模式,探索中國類型片新可能。他同時呼吁中國創作者突破傳統形式,將IP拓展至格斗游戲等互動領域。
“全球頂級格斗游戲都在借鑒中國武術動作,為何最大贏家不是中國?”張青提出,“我們需要基于黃飛鴻、哪吒等自有IP,打造下一代《街頭霸王》”
據悉,AI重制版功夫電影將通過精準多語言譯制、深化與海外主流流媒體平臺合作等多元方式,有效觸達全球Z世代觀眾。《英雄本色之賽博邊緣》已與Netflix、Disney+等國際平臺達成合作意向,未來將著力探索“東方美學+全球敘事”的創新出海模式。
政策護航
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所長何濤強調,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及2025年AI內容標識新規等政策,為AI健康發展提供支撐。
“AI不僅是工具,更是新型基礎設施”,何濤指出,“它正在重塑編劇、特效、配音、發行全產業鏈,在短劇微劇領域已成為行業標配。”新成立的上海產學研中心將與西安、武漢、廈門基地聯動,而貴州國家級渲染農場已將特效處理時間從400多天壓縮至24小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