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月亮 圖|ins
來源|李月亮(ID:bymooneye)
可可姐導讀:
她似乎就是覺得女人低男人一等,覺得女人就是應該圍繞男人,配合男人。所以她對好女人的定義,大概率也是賢妻良母,而不是獨立能干的現代女性。
朱丹這兩天又淪陷了。
因為兩件看起來很小的小事,她又被罵上了熱搜第一。
個人微博底下的評論,也是慘不忍睹。
慘烈程度超過了她過往的任何一次負面輿情。
而這一次,我覺得朱丹不冤。
她確實在價值觀上出了一些偏差。
這種隱秘又可怕的偏差,也值得我們每個人反思。
朱丹翻車的第一件事,是“雞腿事件”。
最近,她參加了綜藝節目《五十公里桃花塢》。
節目中,寧靜燉了一只雞。
朱丹來給大家分這只雞。
這活看似簡單,其實不太好干。
你看,在大眾觀念里,雞身上最好的部位是兩個雞腿。
而當時準備吃雞的有5個人:
53歲的寧靜,44歲的朱丹,28歲的男嘉賓小董,25歲的男嘉賓小周,21歲的女嘉賓歐陽。
我們也可以想一下,那兩個雞腿,應該分給誰吃呢?
這題其實挺難的。
但朱丹沒意識到此事的難度,下意識地就把雞腿給了兩個男嘉賓。
“兩個雞腿,給兩個弟弟吃。”
這個分配方案,顯然有點偏愛男嘉賓了。
寧靜是人精,立刻get到朱丹的問題,內涵了一句:
“我們小時候也是,被看重的人都吃雞腿。”
朱丹給自己找補:
“弟弟們長身體嘛!”
可是,這倆弟弟一個25歲,一個28歲,長哪門子身體啊。
非要說長身體的話,21歲的女孩歐陽也許更需要。
就連弟弟本人也覺得受之有愧,老老實實地表示:
“我已經停止發育了,要是還能長高, 我拼命吃。”
所以朱丹把雞腿分給年富力強的弟弟,初衷顯然不是因為他們要長身體。
而更可能是……寧靜接下來問朱丹的那個點:
“你是不是特別愛男孩?”
朱丹點頭承認:
“有一點。”
我也覺得確實有一點。
其實這個視頻的場景,很像是父母和兩兒一女一起吃飯。
傳統觀念的媽媽,下意識地覺得要把最好的食物留給兩個兒子。
因為她根深蒂固地認為,男孩代表著這個家的未來,是這個家的希望。
他們應該享有優先特權。
小時候長身體,要吃好的。
長大了是頂梁柱,更要吃好的。
至于小女兒和父母,都不重要,都必須后退一步。
在朱丹的分雞腿方案里,大眾看到了這種腐朽舊思想的殘余。
所以深表不滿。
因為分雞腿事件,網友又扒出了朱丹的第二件事。
去年,她在另一檔綜藝里,聊孩子的話題。
朱丹有兩個孩子,當時女兒6歲,兒子3歲。
她說,為了讓姐姐能在幼兒園多照顧一下弟弟,她讓弟弟提前上了幼兒園,和姐姐上一個混齡班。
于是,每天姐姐上幼兒園時,都要帶著弟弟。
還要照顧弟弟,給弟弟喂飯。
因為這樣的安排,弟弟在幼兒園很適應,減少了哭鬧階段。
朱丹很驕傲女兒的懂事,甚至說:
“姐姐抱弟弟,有種媽媽抱兒子的呵護感。”
這句話,讓我立刻想起了一個舊社會的詞——
長姐如母。
聽起來是個勵志的好詞。
但是我們回想一下,過去那些大姐像母親一樣拉扯弟弟妹妹的家庭,是幸福的還是悲慘的?
姐姐是甘之如飴的,還是苦不堪言的?
朱丹的女兒當然沒有那么慘。
但讓一個6歲的女孩像媽媽一樣照顧弟弟。
這個女孩可能就要被迫過早懂事,犧牲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更多地去考慮弟弟,做好媽媽交代的任務。
這其實不符合孩子的正常心理需求。
而朱丹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些,只是驕傲女兒的懂事。
說明她非常認同、甚至崇尚“長姐如母,要照顧弟弟”這個價值觀。
人一旦認定自己在要求孩子做“對的事”,就會忽略孩子的感受。
因為你就應該這樣做,委屈也要做,難受也要做,想不通也要做。
可是6歲的女孩天經地義要扛事,要給弟弟喂飯嗎?
當然不是。
節目中另一位爸爸當時就忍不住說:
“我前兩天看個視頻,就是姐姐帶弟弟。
我看著我就哭,我女兒不能這么辛苦,會讓女兒太累了。”
這才是正常人的觀念。
這才是正常父母對女兒的愛。
朱丹的底層觀念顯然是有封建殘余。
她的價值觀跑偏了,卻不自知。
我查資料的時候,看到很多朱丹夸女兒的微博。
但是都夸得我心里五味雜陳——
比如女兒像媽媽一樣抱著弟弟睡覺,給弟弟喂奶。
女兒“賢惠”地做家務,洗碗、洗草莓、拖地、晾衣服……
當然,從小培養女兒的勞動能力、自理能力。
以及要求女兒照顧弟弟。
這些事情單獨說都沒毛病,甚至還挺棒。
但把這一樁樁小事放在一起看,再結合朱丹之前總是話里話外自嘲“配不上周一圍”等等表現。
我們就能看出朱丹內在價值觀的不對勁——
她似乎就是覺得女人低男人一等。
覺得女人就是應該圍繞男人,配合男人。
所以她在用“賢妻良母”的準則,要求女兒。
她對好女人的定義,大概率也是賢妻良母,而不是獨立能干的現代女性。
如果朱丹是舊時代的裹腳老太太。
那我能理解。
問題她不是啊。
她是著名主持人,是現代社會的精英女性,是無數人的榜樣。
這樣的女性,骨子里還是遺留著天經地義的男權思想,有著明顯的媚男傾向。
這確實很不應該。
這大概也是網友感到生氣、紛紛吐槽的原因。
今天,朱丹在罵聲中做了回復。
態度挺誠懇的,但其實沒說到根本上。
她說“因為我的表達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事實上,她這次暴露的,真不是表達問題。
而是骨子里的價值觀。
她要審視的,也不是自己的語言。
而是錯誤的、腐朽的性別觀念。
只是這種深入骨髓的東西,要改變可能極其困難。
我這幾年有一個發現。
就是很多看起來特別精明成熟的人,其實深層次的認知是非常混亂的,幼稚的,甚至愚蠢的。
比如朱丹那檔綜藝里,一位男嘉賓說,他更想生個女兒。
朱丹的回復竟然是——
“一般都是這樣子,異性相吸嘛!”
這簡直太扯了。
異性相吸,主要說的是性吸引力。
父母子女之間,怎么會牽扯性關系方面的吸引?
我沒找到有哪個靠譜的研究,證明父母和子女有異性相吸這回事。
倒是有研究表明——
從純生物學的角度看,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同等且無性別偏好的,每個性別的子女都被平等對待。
所以媽媽口中所謂的“異性相吸”,基本都是為自己偏愛男孩找的借口。
而如此蹩腳的借口,不只一個媽媽說過。
葉一茜之前,說得比朱丹更離譜。
她說老公田亮更喜歡女兒,就是因為異性相吸。
而她跟女兒是同性相斥,因為大家都是女人,她知道女兒在耍什么小心機。
你看,一個精英女性底層觀念可以混亂到什么程度。
她根本沒搞清楚父母和子女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系。
沒想明白如何在家庭中建設一個和諧幸福的機制。
沒意識到自己在觀念上有多么大的偏差。
葉一茜自己說,每次女兒跟弟弟爭吵,她都是沖出來批評姐姐。
諸如此類的行為,導致姐姐對全世界的人都非常友好,唯獨“恨死了”弟弟。
葉一茜覺得自己已經盡量做到了一碗水端平。
但女兒還是覺得她很兇,覺得“媽媽更愛弟弟”。
在這件事上,我更相信孩子的感受是真實的。
如果媽媽的根本價值觀就錯了,就是覺得男孩更值得被偏愛。
并且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需要改變。
那她無論多么努力地想要一碗水端平。
女孩也會實實在在地受委屈。
這種委屈的惡果,會滲透進孩子的一生。
第一,她會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人,不值得被愛。
這可能導致她在事業上沒有闖蕩世界的自信,在感情上很容易被渣男的虛情假意吸引迷惑。
第二,她跟弟弟的長期關系也可能大受影響。
小時候她為了討好父母,會“懂事”地照顧弟弟。
但她長大后也會記得,媽媽搶走了她的雞腿給弟弟吃。
所以真正聰明的父母,應該仔細審視自己的心,努力鏟除偏見。
盡最大努力,不讓任何一個孩子受委屈,無論男女。
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
我多一個兄弟姐妹,是多一個人來愛我,而不是多一個人來搶奪父母的愛和人生的資源。
我和我的兄弟姐妹,是彼此助力的親人,而不是貼身競爭的對手。
尤其是媽媽對女兒。
千萬別再說什么同性相斥,什么“同為女人,我懂你在玩什么心機”。
而應該是——
同為女人,我懂你的柔軟、脆弱。
懂你對愛的渴望,對失去的恐懼。
我會不遺余力地愛你,給你最強有力的保護。
你這一生可能遇到諸多艱難坎坷。
而我將永遠是你的傘,而不是你的風雨。
PS.碎片化時代,堅持原創不易,歡迎在文章結尾給我們點一個“”和“”,你的支持就是繼續創作的動力!
作者:李月亮,高人氣作家,微信公眾號【李月亮】每日解讀熱點,透析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讀者成長。新書《活得清醒》當當網熱賣中 。 可讀經授權發布本文,轉載請聯系作者。(*聲明:文章內容配圖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若有侵權,請評論區留言進行刪除。)
你若喜歡,點個 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