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等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8日晚,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艦”火箭在一次靜態點火測試中出現重大故障并發生爆炸,消防部門已經出動。
01
重挫再來!
馬斯克“星艦”原地爆炸
當地時間6月18日晚11點左右,埃隆·馬斯克旗下SpaceX公司位于美國得克薩斯州的Starbase測試中心突發事故:一艘“星艦”(Starship)原型火箭在進行靜態點火測試前突遭爆炸,火光沖天、濃煙滾滾,瞬間點亮夜空。這一幕被直播平臺完整捕捉,畫面震撼,引發全球關注。
據法新社、福克斯新聞網、《彭博社》、The Verge、《每日郵報》及NASASpaceflight等多家權威媒體報道,爆炸發生時,這艘編號為Ship 36的“星艦”正準備進行其第十次試飛前的靜態點火測試。
所謂“靜態點火”,是一種發動機地面測試,火箭固定在發射架上啟動發動機,但不真正升空,通常用于檢驗推進系統運行狀況,是飛行前的標準預演。
然而,這一次的“預演”卻演變成了“事故現場”。
02
爆炸突如其來,
現場持續燃燒數小時
根據NASASpaceflight直播平臺的解說,爆炸發生在推進劑加注程序開始約30分鐘后、點火測試尚未開始之前。事故導致現場持續燃燒長達數小時,當地消防部門緊急出動控制火勢。
Cameron County當地警方隨后確認,該火箭在“遭遇重大異常”后發生“災難性爆炸”。幸運的是,SpaceX在測試期間已設置安全隔離區,所有人員“安全無虞”,周邊社區居民也未受影響。
不過,爆炸聲巨大,震動波及周邊居民區。當地媒體ValleyCentral援引居民稱,家中窗戶劇烈震動,餐具碰撞作響,許多人誤以為發生地震。得州布朗斯維爾(Brownsville)消防局已介入現場救援與后續處理。
03
又一次失敗,
“星艦”試飛或推遲
此次Ship 36的測試本是為了推動第十次“星艦”試飛,但目前來看,試飛計劃無疑將被推遲。這已是“星艦”原型機在2025年內經歷的第四次重大失敗:
1月與3月的第七、第八次飛行測試在起飛數分鐘內爆炸;
5月的第九次試飛中,“星艦”因推進劑泄漏、飛行失控,于半空解體;
而本次則是首次在地面測試階段便遭爆炸,堪稱“前所未有”的挫折。
SpaceX對此在社交平臺X發布聲明稱:“我們的Starbase團隊正與地方機構密切配合,對測試場及周邊地區進行安全處置。請公眾不要靠近現場。”
04
登月計劃受阻,
火星夢又添變數?
這并非一次“單純的爆炸事故”,而是涉及國家級航天任務的關鍵打擊。
作為全球最強推力的火箭系統,SpaceX的“星艦”不僅肩負著馬斯克的火星殖民夢想,更是美國NASA“阿耳忒彌斯”登月計劃的核心運載工具。NASA目前已向SpaceX授予總額近40億美元的合同,用于將美國宇航員重新送上月球。如今“星艦”頻頻失敗,勢必對NASA整體進度構成壓力。
圖1 月球“ 門戶”組成與開發機構/公司
此外,馬斯克曾公開表示,最早將在2026年將搭載機器人(由特斯拉制造)飛往火星。但在測試連續失利的背景下,這一宏大計劃面臨巨大不確定性。
05
馬斯克的“退政回企”
能否力挽狂瀾?
本月初,馬斯克宣布“暫別政壇”,不再擔任美政府效率事務顧問,轉而“全力專注企業”。外界普遍認為,這是他試圖穩住SpaceX和特斯拉雙主業的信號。
然而,剛剛“歸位”的馬斯克,就在“星艦”身上遭遇爆炸“迎接”。
業內觀察人士指出,“星艦”項目的問題可能不止于技術瓶頸,更與管理、流程與資源調配有關。SpaceX雖然以“快速迭代”著稱,但連番事故也暴露出安全冗余不足、測試鏈條壓力過大等深層矛盾。
06
事故原因待查,
外界聚焦三大疑點
目前,SpaceX尚未公布爆炸具體原因。媒體與航天業內已初步形成以下三種猜測:
01
推進劑管理失誤
多起事故均發生于加注或點火階段,疑似推進系統存在系統性風險;
02
V2設計缺陷
“Ship 36”為第二代“星艦”V2系列產品,主打輕量化與更高燃料裝載,有可能因設計過于激進而失穩;
03
操作流程或測試時間過密
接連失敗背后,也反映出在高頻次測試節奏中可能遺漏了某些環節。
據悉,SpaceX正在開發的“V3”版本星艦,目標是在一年內實現“每周一發”的高頻發射。如今看來,這個目標或許需要“再等等”。
>End
本文轉載自“北美留學生觀察 ”,原標題《突發!“星艦”發生爆炸,現場火光沖天》。
為分享前沿資訊及有價值的觀點,太空與網絡微信公眾號轉載此文,并經過編輯。
未按照規范轉載及引用者,我們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部分圖片難以找到原始出處,故文中未加以標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
HISTORY/往期推薦
充滿激情的新時代,
充滿挑戰的新疆域,
與踔厲奮發的引領者,
卓爾不群的企業家,
一起開拓,
一起體驗,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質,
共同實現更高價值,
共同見證商業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與網絡》,觀察,記錄,傳播,引領。
·《衛星與網絡》創始人:劉雨菲
·《衛星與網絡》副社長:王俊峰
·微信公眾號(ID:satnetdy)團隊
編輯:艷玲、哈玫,周泳、邱莉、黃榕、娜娜
主筆記者:李剛、魏興、張雪松、霍劍、樂瑜、稻子、趙棟
策劃部:楊艷、若?、李真子
視覺總監:董濘
專業攝影:馮小京、宋偉
設計部:顧錳、潘希峎、楊小明
行政部:姜河、林紫
業務部:王錦熙、瑾怡
原創文章轉載授權、轉載文章侵權、投稿等事宜,請加微信:15910858067
商務合作;展覽展廳設計、企業VI/CI及室內設計、企業文化建設及品牌推廣;企業口碑傳播及整體營銷傳播等,請加微信:13811260603
雜志訂閱,請加微信:wangxiaoyu9960
·衛星與網絡各分部:
成都分部負責人:沈淮
長沙分部負責人:賓鴻浦
西安分部負責人:郭朝暉
青島分部負責人:江偉
·衛星與網絡總部負責人:農燕
·會議活動部負責人:喬顥益、許克新、董今福
· 投融資及戰略層面合作:劉雨菲
·本平臺簽約設計公司:一畫開天(北京)文化創意設計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負責人:楊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