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暴跌,如何破局?
作 者:程信
來源: 贏銷力 (ID:yingxiaoli888)
進入6月,全國各地也陸續進入三十度以上的高溫模式。炎炎夏日,來上一杯清涼解暑的冰鎮飲料,光是想想這感覺就令人心馳神往。
然而出乎預料的是,就在今年,全國飲料行業各大實體經銷商,卻呈現出與天氣溫度截然相反的下降趨勢,較之前一年同期跌落30%—40%左右的屬于正常現象,更有甚者已經達到百分之八十。
這個數字的概念可沒有那么簡單,要知道,從公司財務的方面說,營業收入同期變動超過正負百分之十都是需要重視的問題,負百分之三十、四十甚至八十就意味著已經出現大量店鋪關停和人員失業。
那么,飲料經銷商的行業危機究竟由何而來?是大環境下的個體體現,還是行業自身出現了問題?
01
選品如賭局、動銷靠運氣
過去十年,飲料行業的渠道格局經歷了系統性的變化。
飲料行業傳統的銷售通路正在被切割,大賣場、夫妻店等原本飲料的主流渠道正在被各種新興渠道擠壓。如量販零食店以“更具性價比”成為新晉流量王者,社區團購以“今日下單、次日達”的效率重塑消費習慣,便利店則通過早餐套餐、夜宵場景切割出新的市場空間。然而,渠道的多元化并未給經銷商帶來普惠性機會,反而將選品復雜度推向極致。
比如一款飲料想要成功,必須同時滿足多重渠道的“隱形規則”:在量販零食店需要300ml小包裝與超高性價比,在大賣場則需900ml以上的大規格和家庭消費場景的強關聯,而便利店更青睞便捷裝與即時消費場景結合。
同時數據顯示,飲料新品平均的成活周期僅6個月,超70%的新品在上市三個月后便消失在貨架上,“一單死”成為大多數新品的宿命,這不僅讓企業的品牌信譽受到沖擊,更讓投入時間、精力開始網點鋪設的經銷商損失慘重,這種情況導致經銷商陷入“選品如賭局”的困境。
更為嚴重的還有廠家與經銷商之間的信任危機。近幾年經常會出現新品牌在出現產品滯銷后,不處理、不負責、不表態,導致經銷商對新品牌信任缺失。這種信任缺失讓部分經銷商開始拒絕代理新品牌,轉向代理成熟產品的區域分銷,但這又導致產品同質化加劇;部分品牌為快速打開市場,采用包裝抄襲、概念炒作的“快閃式創新”,進一步劣化行業生態。
02
飲料經銷商生存困境
以前飲料行業特別依賴季節性銷售,基本上夏天一來,就能掙一年的錢。
可現在消費者不跟風瞎買了,開始理性消費了,這種靠“爆發式銷量”的生意模式就沒那么賺錢了。天氣越熱,飲料賣得反而越差。甚至有些做這行的內行人也直說了,現在做飲料經銷商啊,簡直成了高風險行業了。
你進貨進多了吧,怕賣不掉,庫存壓著手忙腳亂;進貨進少了呢,又怕搶不到那些熱門貨,顧客一看你家沒貨,扭頭就走。
很多經銷商一睜眼,第一件事就想的是怎么熬過去,而不是怎么賺錢。
回想九十年代到零零年代那會兒,中國的市場經濟可真是發展得飛快啊。那時候做飲料經銷的生意人,真是挺風光的。
只要你能找到個好地方,把貨鋪開,服務也做到位,一年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都不是難事。那時候,資源就等于機會,只要你肯干,就能闖出一片天地來。
如今,上游廠家壓貨,下游動銷困難。
盛夏時節已經到來,飲料經銷商們卻正在迎來步步如履薄冰的“寒冬”。
經銷商在資金壓力與風險規避的雙重驅動下,逐漸滑向“保守主義”的生存模式。
03
如何破局?
面對市場變化,經銷商群體如何進行戰略重構,化危機為轉機?
領先的經銷商已經開始積極調整策略。
例如,一些飲料經銷商通過數字化改造,顯著提升了訂單效率和庫存周轉率;一些經銷商則轉型為“服務商”,為終端提供陳列設計、動銷方案等增值服務,從而顯著提高了客戶黏性。他們從“坐商”變為“行商”,從物流商升級為服務商,重塑了自身在價值鏈中的地位。
此外,一些經銷商從產品角度適應消費升級趨勢,行業數據顯示,優化產品組合的經銷商,利潤受損程度普遍比同行低。
可以看出,2025年的飲品市場,盡管經歷了經銷商銷量暴跌80%的震蕩,但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依然充滿希望。
對于經銷商來說,未來的挑戰依然存在,但機會同樣不容忽視。
經銷商需要緊跟市場趨勢,優化產品結構,增加健康飲品的比重。同時,與新興渠道的合作將成為提升銷量的重要途徑。通過電商平臺、社區團購和即時配送等渠道,經銷商可以更好地觸達消費者,提高銷售效率。此外,經銷商還應注重庫存管理,減少滯銷產品的積壓,提高資金周轉效率。
當然,應對這一市場動蕩僅靠經銷商自身的力量顯然不夠,在價格與價值的平衡上,品牌和經銷商都需要做出努力。
在這一過程中,品牌可以選擇優化成本結構,提供匹配價格的優質產品,避免因價格戰而損害品牌形象和利潤空間。
經銷商則需要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尋找更具性價比的進貨渠道,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總的來說,2025年飲料市場的“旺季不旺”,表面看是短期波動,實則是行業深層次變革的信號。消費升級、渠道重構、技術革命等多重因素交織,正在重塑飲料行業的游戲規則。對經銷商而言,這既是一場生存考驗,也是轉型升級的契機。
歷史經驗表明,行業調整期往往孕育著最大的創新機遇。那些能夠快速適應變化、主動求變的經銷商,不僅能夠度過寒冬,更將在市場復蘇時占據先機。
2025年夏天的飲品或許有點“涼”,但整個飲料行業的未來,仍然值得期待。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