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由愛德華·格羅特在蘇聯設計的重達1000噸的超級重型坦克項目
最初的概念是打造一種“陸地鐵甲艦”,這構想后來演變成坦克。最終由陸軍艦隊委員會制造出的戰斗車輛,其重量只有最初設想的十分之一。盡管如此,制造某種龐然大物的想法并沒有消失,盡管人們一直努力壓制這種念頭,以防它被付諸現實。這類構想并不僅僅出現在幻想家腦中,它們也不時出現在擁有軍銜和職務的人們的意識中,并在歷史上留下了時而被遺忘的痕跡。
TG-1 是愛德華·格羅特唯一實際制造出來的坦克。
德國工程師愛德華·格羅特這個名字并不算完全陌生。他最著名的設計是他在蘇聯開發的一款“重型坦克”。雖然這款坦克最終未投入批量生產,但在當時是一項非常有趣的設計。在圈內,他還因德國的超級重型坦克P.1000而知名,這輛坦克有時被稱為“鼠式”(Ratte)。這也是格羅特的作品。不過,更令人感興趣的是這臺鋼鐵巨獸的“前身”,即1933年設計的那個項目——而且并非格羅特個人發起的。
這就是格羅特本人,攝于1931年。
就現存文獻而言,關于格羅特1933年提出的1000噸坦克的材料非常少。不過,還有一個不在檔案中的來源:那就是德國軍事雜志《Kraftfahrkampftruppe》,該雜志刊登了各類軍事題材內容。1937年9月的一期中,刊登了一段愛德華·格羅特與古恩特·布爾什廷(有時被認為是坦克發明人)之間的“筆戰”。布爾什廷批評格羅特是幻想家,稱他的設計不切實際。這種批評也并非毫無根據,特別是在機動性能(如行駛速度)方面,布爾什廷的推算看起來更為可信。但值得注意的是,格羅特也對這些批評作出了回應。
“坦克堡壘”最初就是這個樣子的。
當然,格羅特的回文在某些地方聽起來確實像是“繆恩豪森男爵回憶錄”,尤其是關于他那些坦克未來前景的部分。然而,格羅特所寫的內容在某種程度上與現有的一些文獻資料——例如俄羅斯國家軍事檔案館(РГВ?。┲械奈募窍辔呛系?。這些資料顯示,格羅特并不是一個提出奇怪發明的瘋狂工程師。事實上,這款1000噸級坦克是某些想法的產物,而這些想法正是出自大名鼎鼎的米哈伊爾·圖哈切夫斯基元帥之腦海。這樣的坦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整個“鋼鐵怪獸”研發過程中的頂峰之作。
下一階段的方案看起來更像是一種自行火炮。
眾所周知,圖哈切夫斯基非常關注外國軍界的新思想,其中也包括法國。例如,他特別留意了保羅-莫里斯·韋爾普里將軍(Paul-Maurice Welvert)的主張。該將軍在1930年代成為法國坦克監察總長,而在1920年代他就已經在嚴肅地提出開發600噸重的突破坦克(Char de rupture)。他還積極推動所謂的“突破戰車”理念。
可以注意到,在圖哈切夫斯基被任命為紅軍裝備部負責人之后,各種各樣的坦克項目如雨后春筍般發展了起來,其中很多項目的概念實際上源于國外。其中就包括一些90噸級的突破坦克,比如T-42,而愛德華·格羅特正是與T-42直接相關的設計師。就在那個時期,更加龐大的突破坦克項目誕生了,而圖哈切夫斯基的目光又一次投向了法國。
第三個版本——已經更像是一輛坦克了。
關于這個項目是如何誕生的,格羅特在雜志上做了相當詳細的說明:
“在為建造1000噸重型坦克做準備期間,曾經展開過有關‘坦克堡壘’設計的討論。理由如下:蘇聯的國土疆域極為廣闊,因此根本無法仿效法國那樣修建歐洲式的永久性防御工事,因此必須另辟蹊徑。當時一位圖哈切夫斯基身邊的軍官對我說:‘你們德國人在世界大戰中曾用遠程火炮令敵人震驚,為什么在坦克建造上不也能取得超出常規的成就呢?’雖然我當然不配得到這樣的夸獎,但它對我確實起到了激勵作用——促使我全力投入到完成這一任務中去。到那時為止,我們在研制以往型號坦克中積累的經驗和試驗數據極為寶貴,尤其是那些與既有建造經驗相矛盾的部分,正是它們促使我反駁布爾什坦先生對我1000噸坦克項目提出的批評?!?br/>
這臺“猛犸式戰車”的重量被限制在1000噸以內。從所設計的草圖可以看出整個思路的演變。蘇軍最初要求這類戰車裝備重型火炮,以便在沒有固定工事的情況下保障邊界和海岸線的安全。除此之外,他們還設想在俄羅斯邊境線附近設置一條3至5公里寬的“中立帶”,在那里部署這些可移動的“工事”。俄羅斯的地形恰好非常適合這種設想。這里幾乎沒有西歐那種標準道路,橋梁也極為稀少,除了鐵路橋,大多數橋都無法滿足現代要求,而且彼此相距往往數百公里。
實際上,哪怕是100噸的突破坦克在這種地形下行進都已頗具挑戰。在開發該型坦克時,就曾提出一個觀點:必須增加其涉水深度。100噸坦克長12米,寬3.2米,高2.85米。然而,它的最小涉水深度為4米——據推測這是通過一般河流所必須的深度。而一輛1000噸重的坦克,可以毫無困難地通過這樣的水域。
這款坦克的項目曾直接與圖哈切夫斯基討論。在其中一次討論中,有如下說法:
“為了保衛蘇聯遼闊的邊疆,不適合采用那些資本主義、資產階級國家所建的固定防御體系。按那種思路來建設的話,將需要消耗極其巨大的物資并耗費數十年時間才能完成?!苯又终f道:“因此必須采取革命性措施,盡可能地利用現有技術手段,建造一些如同‘內陸軍艦’一般的戰車堡壘,可以在廣闊的陸地上發揮作用,就像軍艦在海上機動作戰一樣?!?br/>
需要指出的是,最初所討論的并不完全是一輛坦克,其戰斗全重也遠遠小于后來的設計。正如格羅特自己所說,最初的設想是一種自行式鐵路火炮,底盤由兩對履帶組成。很有意思的是,十年后德國人(克虜伯公司)也設計出一種類似方案,不過重量更小。而格羅特的版本戰斗全重達到了600噸。
不過這個方案并未令圖哈切夫斯基滿意,主要原因在于其裝甲防護太弱、速度太慢。于是便出現了第二個版本,即在統一底盤上安裝重型火炮,戰斗全重仍為600噸。然而,這個方案也同樣未獲蘇聯軍方的認同。
坦克堡壘某一方案的草圖。
就這樣,第三個項目誕生了,其戰斗全重約為900至1000噸。針對它,制定了以下技術要求:
“長度——34米,寬度——10米,高度——11米,離地間隙——2米,裝甲防護——在易受攻擊部位厚度達300毫米,配備防空系統,但不配備地面防空武器,因為被野戰炮擊中的可能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br/>
同時,對這輛坦克還有嚴苛的速度要求,也就是說,它并不是一輛緩慢爬行的龐然大物,而是應能以最高50公里/小時的速度移動。所以說,布爾什坦先生當初的嘲笑其實是錯怪了格羅特——這樣的指標可是上級直接要求的。
有意思的是,格羅特在寫給圖哈切夫斯基的信中稱他為“元帥”,而圖哈切夫斯基是在1935年才被授予元帥軍銜的。
最終,格羅特著手設計了一款“經典”的1000噸級坦克,并于1933年3月向“圖哈切夫斯基同志”(這是格羅特原文中的稱呼)提交了方案。他稱自己的作品為“坦克堡壘”,并設計了兩個不同的版本。
在第一種、也是最為人所知的方案中,坦克共有六座炮塔:
- 主炮塔內裝有兩門305毫米口徑火炮;
- 前方兩座炮塔中,各裝有兩門152毫米火炮;
- 左右兩側各設一座炮塔,每座裝有兩門76毫米火炮;
- 尾部設有一座炮塔,內裝兩門45毫米火炮,計劃作為高射炮使用。
第二個版本則將炮塔數量減少為四座,因此省略了左右兩側的76毫米雙聯炮塔。
由于傳統的履帶根本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重量,因此設計中采用了三聯履帶底盤結構。
“經典版”1000噸格羅特坦克,1933年3月
需要指出的是,愛德華·格羅特設想的主要任務是建造一款海岸防御坦克。實際上,在第二張草圖中,這位工程師就描繪了四炮塔“坦克堡壘”與敵方艦隊交戰的場景。他當然沒忘記速度指標:根據設計,這輛1000噸的坦克最高時速可達60公里/小時(?。?/strong>。乘員為40人,發動機總功率為24000馬力。也就是說,這臺“怪獸”的單位功率配置是相當優秀的。其裝甲厚度則達到300毫米。
三炮塔版本被設想為執行海岸防御任務。
最有趣的是,作為對格羅特方案的回應,蘇聯方面也設計了一個替代性坦克方案。這一項目同樣是根據上級指令進行的。紅軍機械化與摩托化兵器軍事學院(ВАММ К?。┑慕處焾F隊提出了一種戰斗全重為500噸的坦克方案,其應配備功率達6000馬力的發動機,并能達到30公里/小時的速度。項目由丹琴科(М.В. Данченко)領導,參與者還包括軍事工程師費多羅夫(П. Федоров)、比諾維奇(Я.Е. Бинович)和A.И.布拉戈納夫羅夫(А.И. Благонравов)。
相比格羅特的方案,蘇聯版“坦克堡壘”的火力要遜色不少:裝備了兩門107毫米炮、兩門76毫米炮、兩門45毫米炮,以及4至12挺DT機槍??上У氖牵@一方案沒有任何已知圖像資料。據悉在1933年6月準備了草圖項目,但在7月便決定中止巨型坦克的研發實驗。
最終,這一切都未能走出“草圖”階段,但到了1942年,類似的想法不再是圖哈切夫斯基的幻想,而成了“元首”的渴望。
“坦克堡壘”的歷史再次說明:這種瘋狂并非憑空產生。就連圖哈切夫斯基之所以會孕育出他的“鋼鐵怪獸”,也不是毫無緣由,而是受到法國人的影響。不同之處在于,法國的韋爾普里(Vielprey)那臺600噸的怪獸僅停留在紙面上。不過,他后來確實為了馬奇諾防線開始制造怪獸,從45-50噸起步,最后發展到了150噸。而圖哈切夫斯基則打算走得更遠。但到1933年,他的“鋼鐵巨獸”就已經死在了搖籃中,哪怕是T-39坦克(同樣在紅軍武器部門領導的構想下誕生)也因為成本極高而被否決。最終,蘇聯高層得出合理結論:一輛造價超過300萬盧布的90噸坦克對紅軍毫無必要,更不用說1000噸的“坦克堡壘”了。
但某些想法是極具傳染性的:1942年,這個概念以“P.1000”之名重生——不過,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