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李志輿是演技精湛的老戲骨,主演了《苦惱人的笑》《巴山夜雨》《七月流火》《勿忘我》《秋瑾》等一系列影視佳作。
1985年,李志輿因在電視連續(xù)劇《徐悲鴻》中飾演“徐悲鴻”,榮獲第三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
鮮為人知的是,李志輿是被學生潘虹拉進電影圈的,當時他已經(jīng)43歲了。
李志輿婚姻坎坷,醫(yī)生妻子病逝后,他與上影廠的女演員洪融再婚了。而洪融與潘虹“有仇”……
娶醫(yī)生為妻,43歲被學生潘虹拉進電影圈
(滬上兄弟)
李志輿祖籍江蘇常州,1936年12月4日出生于河北省石家莊市。李志輿的大哥李緯、二哥李農(nóng)都是演員。
李緯原名李志遠,比李志輿大17歲,在他的影響下,李志輿迷上了話劇。
中學時,李志輿考入位于上海的行知藝術師范學校,插班讀二年級,學的是戲劇。
1952年,全國大專院系調整,行知藝術師范學校、上海戲劇專科學校、山東大學戲劇系,合并成立了中央戲劇學院華東分院,后更名為上海戲劇學院。
經(jīng)過考試,李志輿被分配到初級班(也就是預科)。
(李志輿的母校上海戲劇學院)
1954年,李志輿升入上海戲劇學院本科班。1958年李志輿大學畢業(yè)時 ,一心想當電影演員。
但學校領導認為李志輿腦子清楚,適合當老師,便執(zhí)意讓他留校任教。
李志輿據(jù)理力爭,堅決不愿意當老師,學校黨支部書記同意放他走,李志輿被分配到籌建中的東海艦隊文工團。
但文工團遲遲沒有建立,李志輿只得留在上戲當老師。他一邊教學一邊讀研,于1960年拿到了研究生文憑。
(青年李志輿)
李志輿帶的第一個班,學生比他小不了幾歲,有個學生還比他大1歲。但學生都服他,認為他課講得好,李志輿一顆躁動的心漸漸安定下來了。
李志輿的很多同學都在拍電影,有的還成名了,這無形中給他帶來了苦惱和刺激。
1973年,上戲表演系開始招收工農(nóng)兵學員,學校安排李志輿擔任班主任,學生中就有潘虹。
那時表演系讀3年,李志輿是表演系老師中唯一的研究生。他給學生們講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指導學生們怎樣讀劇本,怎樣分析理解角色,深受學生歡迎。
(青年潘虹)
潘虹非常尊敬李志輿老師,李志輿也很欣賞潘虹,認為她是天才演員。
1976年,潘虹等人快畢業(yè)時,李志輿給他們選的畢業(yè)劇目是話劇《第二個春天》。
當時班上有一個常駐的工宣隊員,他背著李志輿,與班上幾個成績不好的學生,將話劇的角色分配下去了。
李志輿年輕氣盛,找戲里的軍代表理論,對方讓李志輿重新分配角色。
(李志輿與潘虹)
誰知1976年5月,工宣隊員、軍代表為了整李志輿,讓他去上海高校援藏教師團。
李志輿上有老下有小,根本離不開上海,可他無力與工宣隊、軍代表對抗,只得去西藏任教。
李志輿離開上海那天,班上只有兩個學生去送他,其中一個就是潘虹。
李志輿在西藏待了13個月后,被已經(jīng)恢復正常待遇的老同事弄回了上戲。
1979年,潘虹接拍電影《苦惱人的笑》。她覺得片中男主人公“傅彬”的經(jīng)歷與李志輿相似,便向導演楊延晉、鄧一民推薦恩師李志輿。
當時李志輿已經(jīng)43歲了,沒有主演過電影,相關領導有壓力。
好在楊延晉既是導演又是編劇,另一個編劇是薛靖,他也是李志輿的學生,是學表演的,潘虹與他們都比較熟。
(楊延晉)
潘虹聯(lián)合楊延晉、薛靖一起去找上影廠的相關領導,最終李志輿贏得了這個角色。
《苦惱人的笑》公演后,潘虹、李志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緊接著,《巴山夜雨》導演主動找上門來,邀請李志輿飾演男主角——文藝工作者“秋石”。
此后,李志輿的演藝之路越走越順,聞名全國。是學生潘虹將李志輿拉進了電影圈,這對師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年輕時的李志輿儒雅帥氣,一表人才,又是高校教師,贏得了很多女性的青睞。
1961年李志輿與醫(yī)生馬佐芝結婚了。馬佐芝是上海人,比李志輿小兩歲,在上海一家醫(yī)院就職。
(李蕓)
1963年,李志輿夫婦生下了大女兒李蕓,兩年后他們又生下了小女兒李菁。
馬佐芝賢惠能干,將家庭和兩個女兒照顧得很好,李志輿的生活幸福平穩(wěn)。
人到中年喪妻,再婚娶離異的女演員
上世紀80年代,李志輿紅極一時,除了《苦惱人的笑》《巴山夜雨》等佳作,他還主演了《七月流火》《勿忘我》《井》《秋瑾》《夜半歌聲》《狐貍迷案》等影片。
1981年5月,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選,李志輿因在《七月流火》中飾演男主角——外科醫(yī)生“聞元喬”,入圍最佳男主角。
李志輿《七月流火》劇照(1981年)
這屆最佳男主角提名獎就李志輿一個人,按說他應該百分百獲獎。但某些評委出于私心,說李志輿演得不好,結果最佳男主角獎寧愿空缺,他們也不給李志輿,這成了李志輿終生無法彌補的遺憾和痛。
1983年,李志輿接拍謝晉執(zhí)導的《秋瑾》,在片中飾演革命黨人“徐錫麟”。
劇組要去日本拍外景,當時整個劇組除了謝晉出過國,其他人都沒出過國。聽說要去日本拍戲,大家都很興奮。但劇組經(jīng)費有限,除了導演謝晉,演員只能去4個,李志輿是主演,跟隨謝晉一起去了日本。
李志輿(右)《秋瑾》劇照(1983年)
他們在東京拍戲時,住不起酒店,住在大使館的招待所里。在富士山拍外景時,他們住在當?shù)剞r(nóng)民開的民宿里,房間里有彩電,看電視要往里面投硬幣。
李志輿和同事感到很稀奇,扔了兩個硬幣后沒了,便用一根細線將硬幣綁住,投進去后又拉出來,拉了一次后就拉不出來了。
日本之行讓李志輿大開眼界,他積累了生動豐富的表演素材。
(方舒)
李志輿拍攝愛情影片《勿忘我》時,與方舒飾演男女主角。當時方舒沒有經(jīng)驗,不知該如何塑造角色,一度想放棄。
李志輿本來就在上戲表演系任教,他幫方舒梳理人物成長的過程,將角色分為4個階段,每個階段是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性格又是如何變化的。
經(jīng)李志輿講述,方舒心里有底了,圓滿地完成了角色的塑造。
后來方舒多次向人提起:李志輿老師對我的幫助很大,我很感謝他。
李志輿的本職工作是上戲的表演系老師,拍戲只是他的副業(yè),他趁寒暑假拍攝,或平時請假。
那時拍攝周期長,李志輿一走就是三、四個月,妻子馬佐芝既要上班,又要照顧女兒,料理家務,承受方方面面的壓力。
李志輿體諒妻子,每次離家出去拍戲,他會給妻子寫一封短信,感謝她對家庭的付出。
馬佐芝負擔很重,看了丈夫體貼暖心的話語,她心里積聚的怨氣也就消了。
(李志輿塑造的“徐悲鴻”)
那時候李志輿拍戲沒有片酬,每天只有1塊多錢的生活補貼。戲拍完后他與劇組結賬,李志輿會將生活補貼全部帶回家交給妻子。
長年超負荷的勞累,透支了馬佐芝的身體健康,上世紀80年代末,她就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壓。
那時治療這些常見病,沒有現(xiàn)在成熟的手段,馬佐芝每天只能服最常見的藥物維持治療。
雪上加霜的是,1995年,李志輿與馬佐芝的大女兒李蕓離婚了,成了一名單親媽媽,獨自帶著兒子生活。
(李蕓與父親李志輿)
女兒婚姻破碎對馬佐芝刺激很大,她的健康狀況迅速惡化。
1996年,馬佐芝突發(fā)心臟病,李志輿緊急將妻子送醫(yī)。院方盡全力施救,也沒能保住馬佐芝的生命,她不幸病逝。
此時李志輿已經(jīng)60歲了,人生步入老年。這個年齡段喪偶,對李志輿的打擊很大。
半路夫妻也幸福,女兒離婚又再婚
妻子走后,李志輿沉浸在喪偶的悲痛中。兩個女兒都有自己的生活,李志輿不想加重她們的負擔,他自己照顧自己。
(李志輿)
李志輿沒有心思做飯,經(jīng)常在家里吃方便面,家里也凌亂不堪。
只有女兒要來看自己,他才臨時搞搞衛(wèi)生,以免女兒看到他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心里難受。
為了轉移痛苦,李志輿大量接拍影視劇。此后幾年,他先后出演了《超導》《大明宮詞》《心網(wǎng)》《九歲縣太爺》《青春的童話》《天嬌》《婚姻陷阱》等一系列影視劇。
(李志輿劇照)
李志輿是天生的演員,回到劇組他就像魚兒回到了水中,全身心投入到角色的創(chuàng)作中。
如此一來,李志輿的心情好了,性格開朗了,漸漸走出了喪妻的陰影。
1999年,李志輿在幾個學生的撮合下,與上影廠的女演員洪融再婚了。
洪融畢業(yè)于上戲表演系,但不是李志輿的直接學生。當年在學校時,她對李志輿的人品和才華就有所耳聞,心里滿是欽佩。
(洪融與楊延晉)
洪融有過一次失敗的婚姻,前夫是上影廠的著名導演楊延晉。而李志輿與楊延晉又是好朋友,兩人有過多次合作。
洪融1945年12月1日出生于江蘇昆山,出演過《少年犯》《月亮灣的笑聲》《年青的一代》《城南舊事》等多部影片。
她與楊延晉于上世紀70年代初結婚。楊延晉出身高干家庭,當過兵,從小生活條件優(yōu)越,有些自負。
1979年,楊延晉執(zhí)導《苦惱人的笑》時,與潘虹產(chǎn)生了婚外情。
洪融《少年犯》劇照(1985年)
潘虹給楊延晉寫了一封情書,結果被洪融翻出來了。她一氣之下將情書張貼在上影廠的布告欄里,并在上影廠大吵大鬧,鬧得盡人皆知。
雖然潘虹從此與楊延晉斷絕了來往,但洪融這種極端、不顧后果的做法,也將自己的婚姻弄丟了,楊延晉堅決要求離婚。
洪融根本不想離婚,只是想拆散楊延晉與潘虹,可事情的發(fā)展她已經(jīng)無法控制了。
當時洪融還是太年輕了,缺乏理性和智慧。如果她能像成龍的妻子林鳳嬌那樣,采取冷處理的態(tài)度,給予丈夫應有的體面和尊重,也許不會走到這一步。
(潘虹與丈夫米家山)
洪融這一鬧,也讓潘虹與丈夫米家山的婚姻蒙上了陰影,1986年兩人也離婚了。此后潘虹再也沒有結婚,一個人孤獨地生活。
與楊延晉離婚后,洪融獨自撫養(yǎng)兒子,經(jīng)歷了很多生活的艱辛。靜夜里,她為自己的不理智行為懊悔落淚。
李志輿與洪融再婚后,洪融在生活的打磨下,身上的棱角被磨平了,人也變得圓融了。
楊延晉離異后與玄小佛婚禮(1993年6月9日)
再說李志輿有才華,有威望,經(jīng)濟條件也不錯,洪融與他再婚很和諧,她將李志輿的生活打理得很好。
都說再婚夫妻隔條心,彼此算計,眼里只有利益,但這一切在李志輿和洪融身上都不存在。
李志輿與潘虹原本師生關系融洽,但自從他與洪融再婚后,師生間有種無形間的隔閡,彼此鮮有來往。
李志輿與洪融再婚后,一直牽掛大女兒李蕓的婚事。李蕓在美國生活,獨自帶著兒子,面臨著很大的壓力。
(李志輿與女兒李蕓)
李志輿經(jīng)常給女兒打電話,要她再成個家。2004年10月,李蕓終于與一位華人小提琴家在美國再婚了。
2006年李蕓與再婚丈夫又生下了一個女兒,有了女兒這根紐帶,她與再婚丈夫的婚姻越來越穩(wěn)定。
李志輿的小女兒李菁在上海教育學院就職,也早已結婚做媽媽了,她經(jīng)常過來看望父親。
李志輿晚年生活很平穩(wěn),沒有什么煩心事,每年接一到兩部戲。
(晚年李志輿與洪融)
2008年,李志輿拍完電視劇《金色黃昏》后,就不再接戲,這年他已經(jīng)72歲了。此后李志輿在上海安享晚年。
2021年12月5日,李志輿不幸在上海離世,享年85歲。
李志輿走后,洪融沒有再涉足感情,一個人在上海生活。好在洪融的兒子很孝順,給予媽媽溫暖的孝心。
(晚年洪融)
2025年6月,李志輿已經(jīng)離開我們4年了,但很多老觀眾還在懷念他,談論他在《苦惱人的笑》《巴山夜雨》《七月流火》等影片中塑造的經(jīng)典角色。
首發(fā)作品,抄襲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