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業的數據庫遷移替換一直備受外界關注。近日,四川銀行宣布“新一代信息科技工程”正式投產?!靶乱淮畔⒖萍脊こ獭焙w 14 個項目群,172 套系統,涵蓋核心業務系統群與信貸系統群,全方位覆蓋銀行全部核心業務場景。
四川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科技部總經理歐陽光透露,四川銀行新一代信息科技工程對技術底座進行全面革新,建立起了基于云原生和分布式數據庫的底層架構,打造“兩地四中心”高可用IT基礎設施,實現災備等級近 6 級,并成功構建起 160 個分布式數據庫租戶。
四川銀行金融科技部副總經理萬柯辰介紹:“此次主體投產有五大特點,第一是系統體量大,從橋架構轉換至基于云原生、分布式微服務的企業級架構,共涉及到133 套系統。
第二是業務變化大,涉及到制度、流程、標準、核算,以及總分行之間、分行前后臺各崗位職責變化,對系統信息的準確性要求極高。
第三是投產壓力大,133 套系統同時投產切換,事項繁雜,且留給我們的時間窗口只有 48 個小時。
第四是影響面積大,涉及所有總行部門和分行,業務涉及前中后臺,包括個人金融、對公金融、信貸管理、渠道運營、計劃財務、風險管理等。
最后是數據轉換復雜,投產涉及數據遷出、數據檢核、數據映射轉換、數據加載、數據落標、數據補錄、數據驗證等過程,數據遷移規模巨大,同時,新一代系統實現了交易與核算分離,投產需要做好總賬初始化工作。”
2022年4月,四川銀行正式啟動新一代信息工程建設,當時的建設背景,除了監管層面的要求,也有四川銀行自身發展的需要。
四川銀行由攀枝花商業銀行和涼山商業銀行在2020年11月7日合并而來,起初保留了這兩個銀行的異構系統,只做了一些必要的整合,亟需通過新一代工程,全面提升基礎架構。
不過,四川銀行的新一代信息工程建設,也面臨著多重技術抉擇。比如用以前的硬件芯片還是用新的,比如數據庫作為其中的核心基礎設施,是用集中式數據庫還是用分布式數據庫等。
四川銀行一度希望從市場上尋找一些成熟方案,但發現很難完美匹配?!拔覀円蚕M軌蛲ㄟ^新一代IT建設,為行業尤其是中小銀行提供一個成本可控、通用、可復制的一種范式,來幫助中小銀行做一個數字化轉型?!彼拇ㄣy行金融科技部副總經理萬柯辰說。
所以,啟動規劃后,四川銀行明確要引入云原生分布式技術,并且邀請了專家評審團對方案進行了評審。得出的結論是,該規劃處于省級城商行領先水平,具有一定的示范效應。
選型階段,四川銀行根據實際業務需求,設計了一套測試用例,覆蓋四川銀行所有典型金融場景,包括開戶、轉賬、余額查詢、批量交易、自動結算等,共 120 個大類、近 800 個案例,還包括標準的 TPC-C、TPC-H 測試。在長達一個月的 POC 測試中,OceanBase 從四家頭部廠商中脫穎而出。如今,OceanBase占系統比例達到了50%。
萬柯辰表示 :“這并不是技術或者價格某個維度的單獨考量,而是綜合研判之后的慎重選擇。OceanBase 從 0 到 1 完全根自研,沒有開源協議風險,能夠更好地為關鍵業務系統兜底。其在大規模金融場景下長期打磨,多租戶功能可實現資源池化,可自動擴縮容,同時通過數據的安全隔離也可實現各系統的有效管理,為我們帶來更可靠的支撐,提供更安全的保障。”
2023年11月,四川銀行同步啟動基礎底座建設,包括云平臺分布式數據庫,以及支付、核心、渠道信投等三大業務項目群同步建設。
2024年8月,四川銀行完成云平臺和分布式數據庫在生產環境的部署,技術底座具備了已經能夠承接生產業務的條件。
2025年1月,整個工程開發測試基本上完成。四川銀行啟動了正式演練,包括兩輪技術演練,三輪容災演練和五的投產演練。
2025年5月25日,四川銀行一次性完成了133套系統的集中投產切換。
對于未來,四川銀行在數據庫方面的訴求主要在三個層面:一是AI向量一體化大模型,四川銀行更關注應用場景的創新,比如知識庫,智能助手以及風控場景實踐;二是HTAP一體化的能力,HTAP具備TP和AP融合的能力,能加快數據傳輸效率,而且分析效率更高;三是智能運維,包括SQL的生成、分析,資源監控等。(數智前線/周路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