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家長留言說自家孩子堪稱“夜貓子”,一歲以后幾乎沒有在晚上21點之前睡著過,基本上都是熬到晚上23點才睡覺,早上9點起床。
這個作息時間真的非常熬人,別的家長晚上八九點就可以下班刷手機追劇了,她還得加班帶娃到很晚。
星星都睡了,她還沒睡。
寶寶之所以變成夜貓子,是錯誤的養育方式造成的,而非天生如此。
01
睡眠階段被推遲寶寶就會變夜貓子
睡眠階段是指寶寶真正睡著以后到次日自然醒來的這個時間段。
比如,寶寶19:30上床開始睡覺,真正睡著的時間是20:15,次日7:00醒來,那么這個寶寶的睡眠階段就是20:15-次日7:00。
生物鐘是睡眠階段開始與終止的內在規律,因為有生物鐘,我們才能在差不多相同的時間點產生困意要睡覺,然后在差不多相同的時間點結束睡眠清醒過來。
生物鐘正常,睡眠階段自然就是正常的。
通常來說,寶寶的睡眠階段應該與當下的月齡段睡眠標準大致相符。
如果從某一天開始,連著三四天,寶寶開始晚于之前的睡眠時間入睡,那么睡眠階段的開始時間就推遲了,并且固定下來。
比如寶寶本來是晚上19:30睡著,第二天我們讓寶寶推遲到20:00睡著,第四天推遲到20:30睡著。
一周以后,寶寶就會固定20:30這個新的入睡時間。
不論是哪個月齡段的寶寶,想要晚睡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精力旺盛、進入叛逆期的學步期兒童,因為有太多的干擾因素可以讓一個寶寶抗拒睡眠保持清醒。
如果睡眠階段被延遲了,再想要寶寶早睡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他會在床上翻來覆去折騰一兩個小時睡不著。
寶寶的生物鐘已經卡在了晚睡時間點,身體所遵循的睡眠階段的開始時間就是晚睡點,不到這個點是睡不著的。
晚睡的寶寶要么次日晚起(云雀型寶寶除外,他會晚睡早醒),要么次日午睡睡得特別長(3個小時)。
這是“拆東墻補西墻”,寶寶在用白天的睡眠來補償夜晚的睡眠,更糟糕的是,大運動、戶外等活動都會出現混亂。
02
寶寶睡眠階段推遲的5個原因
1、人造光線的影響
由于生物鐘的作用和過多的人造光源干擾,每個人的睡眠階段都在慢慢延遲,因此,睡眠階段延遲在任何年齡段都是最為普遍的睡眠問題。--------《法伯睡眠寶典》
照明模仿著光照,而光照會影響生物鐘的運行,黃昏以后,自然光線逐漸變暗直至黑夜來臨,按照自然規律,此時生物鐘應該開啟睡眠模式,但是各家各戶打開了照明,延長了光照的時間,生物鐘不得不推遲睡眠模式。
寶寶入睡的時候,如果睡眠環境是亮堂堂、鬧哄哄的,就會影響生物鐘的運轉。
在新生兒階段,生物鐘還沒有完全成熟的時候,這樣的哄睡行為極易造成寶寶黑白顛倒,那可是名副其實的“夜貓子”。
2、睡前的情緒不夠平靜
睡前保持平和、安靜的情緒是讓寶寶安然入睡的一個重要技巧,但是很多家長誤認為寶寶睡前應該要充分放電才對,使勁跑啊、鬧啊,嘻嘻哈哈的大笑,玩累趴下自然就睡了。
事實上是:越玩越開心,越開心越睡不想睡,越不睡越疲倦,疲倦過度又會產生“興奮的假象”。
除了興奮、開心,還有哭鬧、生氣這種負面情緒也會讓寶寶錯過原本應該睡覺的正常時間。
3、沒有固定的睡前流程
幾點開始洗漱、幾點開始上床、幾點開始看書、幾點開始關燈,這一系列固定的時間就是睡前流程,確保寶寶的睡眠階段按時按點進行。
如果沒有固定的睡前流程,那就意味著每一天的入睡都是捉摸不定的,同一個時間點,今天已經睡了,昨天才在洗漱。
睡眠階段的開始時間完全沒有定數,可能會早,也可能會晚。
4、寶寶生病、身體不舒服
如果寶寶身體健康出現問題,會影響夜間入睡時間,白天的時候,因為各種事物的插科打諢,寶寶很容易轉移注意力不去關注疼痛。
但是到了晚上,一點點疼痛都會被放大,就會干擾到入睡。
生病這段時間可能出現夜晚入睡困難,等到恢復健康以后,寶寶就習慣了,自然而然的就推遲了睡眠階段。
5、帶寶寶外出旅行
旅行的時候,生活作息規律完全是打亂的,吃飯、睡覺不可能像在家中那樣規規矩矩,一般情況下,晚上入睡的時間都會晚。
旅行中的晚睡會造成睡眠階段的推遲,旅行結束后,如果不刻意調整回來,晚睡就固定了。
03
如何讓“夜貓子”寶寶早點入睡
如果你認為解決晚睡的方法就是讓寶寶早點上床,那就錯了。
即使早早上床了,寶寶會在床上來回翻滾一兩個小時,然后繼續晚睡。
其實,解決寶寶睡眠延遲的最有效的辦法是:
上床時間暫時不變,控制起床時間,然后循序漸進的提前整個睡眠階段。
這個方法中的重點是“控制起床時間”而非“提前上床時間”,通過起床這個操作來重置寶寶的生物鐘。
但很多家長不忍心,認為孩子已經晚睡了,早上就睡個懶覺唄,大不了中午不睡覺了,這樣晚上就能早睡了。
寶寶到了下午三四點的時候疲憊不堪,困到不行,家長又不忍心了,算了,就讓寶寶瞇瞪一會吧。
結果這一瞇瞪,直接睡了2、3個小時,最后晚上又會推遲睡眠,如此惡性循環,夜貓寶寶始終還是那個夜貓子。
如果你家寶寶是夜貓子,可以嘗試這么做(此方法不適合解決新生兒黑白睡顛倒的情況):
1、晚間入睡時間不變,次日提前15分鐘叫醒他,不論昨晚是幾點睡著的,都要叫醒來。
2、提前叫醒后,該戶外戶外,該運動運動,開啟正常消耗能量的活動。
3、孩子會因為沒睡夠、且又戶外運動了而提前犯困,小睡就會提前,我們注意觀察睡眠信號,趕緊哄睡。
4、不要把小睡延長太久,多睡個十幾分鐘沒啥大問題,但如果這一個小覺多睡了一個多小時,那后面的規律又會被打亂。
5、早醒、小睡提前固定下來后,夜間的入睡時間必然也會提前,我們提前給孩子開啟入睡流程,避免一切讓孩子興奮的活動。
6、提前半小時關燈(比如之前是22:30關燈,現在我們22:00就關燈),在黑暗中等待孩子入睡。
不管孩子翻來覆去,如何鬧騰,我們都不要開燈,也不要一直回應孩子喋喋不休的各種問題,就打呼嚕裝睡。
7、等到孩子睡著后,記住時間。
8、次日繼續早叫醒、正常戶外運動、提前小睡、提前上床、提前關燈。
如此重復1-2周左右,晚睡的夜貓子寶寶就會恢復正常作息,家人提前下班指日可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