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
寶寶總是會在夜間差不多固定的時間點醒來。
比如晚上23點左右、凌晨1點左右、凌晨2點左右、凌晨3點左右、凌晨5點左右。
好像給寶寶上了鬧鐘一樣,到點就醒。
下面這個表是7個月大的小W(真實案例,就不使用寶寶真實名字了)的夜間睡眠數據:
從這個表格里可以到的信息是:
1、小W寶寶平均每天晚上醒來4-5次,按照小W媽媽的原話,這幾天數據已經是相對友善的,有時候一晚上醒來7次。
2、小W寶寶醒來的時間點非常有規律,分別是23:00左右、01:00左右、02:00左右、03:00左右、05:00左右,后半夜醒的次數相對比較密集。
3、小W寶寶還有夜間醒來1h左右不睡的情況。
小W寶寶一晚上的睡眠基本是碎片化,可想而知媽媽有多崩潰。
寶寶夜間醒來是很正常的,但是總是在某個時間點醒來,一定藏著什么玄機。
01
總在夜間固定時間點醒來
有何玄機
寶寶6個月以后,睡眠形態基本上和成人差不多了,在這之前,其睡眠模式都是不成熟的。
但寶寶們還是不能和成人一樣一覺到天亮,他們依舊會夜醒,并且會呈現出某種規律。
先來看看這張6個月以上寶寶的夜間睡眠模式圖:
從這張圖中可以看到:
1、寶寶一晚上會經歷4段深睡眠階段,在這4個階段,寶寶睡得比較沉。
2、寶寶入睡后到23:00之間,會有兩個半蘇醒階段,這個階段也叫非正常覺醒,夜驚通常會發生在這個階段。
如果寶寶沒有出現夜驚,也沒有其他干擾夜間睡眠的情況出現,那么我們就會擁有3個小時左右的整段悠閑時光。
3、在23:00之后,快速眼動睡眠期和較淺的深睡期循環交替,由此開始做夢,在每一次較淺的深睡結束后開始做夢,做夢結束后就會短暫清醒。
所以一晚上大約清醒7次,分別在23左右、01左右、02左右、03左右、04左右、05:00左右、06:00左右。
其中發生清醒次數的頻率比較高的時間段就是后半夜02:00-05:00之間。
ps:這個表是6個月以上的寶寶20:00入睡,次日06:00醒來的時間為例,如果你家寶寶入睡時間比20:00早或者晚,那么把圖中的各個階段提前或者推后即可。
以上就是寶寶會在固定的時間段醒來的生理基礎,再碰到下面這些睡眠干擾因素,夜醒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 饑餓、口渴、冷了、熱了
- 發燒、過敏、濕疹、感冒、鼻塞等一切讓身體不舒服的疾病
- 出牙期
- 分離焦慮期
- 依賴單一的入睡方式(奶、抱、搖)
- 大運動發展期
- 夢到白天不開心的事情
- 白天沒有小睡導致的過困
所有這些睡眠干擾因素都會在覺醒點的時候讓寶寶醒過來,又因為自己不具備獨立再次入睡的能力,所以需要家長幫助繼續入睡。
《寶寶不哭》的作者說:我在研究中發現,大部分寶寶在3歲之前,都會在夜間醒來,需要父母的照顧。
寶寶夜間醒來并不是一件錯誤的事情,我們得坦然接受寶寶會夜醒這個事實。
但坦然接受不代表著毫不作為。
如果像小W寶寶這樣總是一晚上醒5、6回,對寶寶自身的生長發育是會產生不利的影響的。
解決方法分為當下應急和長遠計劃兩個部分。
02
當下應急
快速解決固定夜醒
半夜三更寶寶要醒來,媽媽也很困,當下唯一一個念頭就是:如何快速讓寶寶繼續睡。
但如果快速回應,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當我們聽到寶寶開始哼哼唧唧的時候,我的經驗是:
1、先按兵不動,耐心等待寶寶哼哼唧唧,扭來扭去5分鐘,看他下一步會怎么做。
有時候寶寶哼哼唧唧一會兒,看沒有回應,說不定自己就繼續睡過去了,這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自己接覺的經驗。
我們要是立馬翻身回應他,反而會破壞寶寶練習自主接覺,好心幫了個倒忙。
2、如果寶寶哼唧5分鐘后哭起來,我們腦海里快速排除一下原因,餓了就喂奶,不餓就拍背安撫哄睡。
3、如果寶寶哼唧5分鐘后不哭不鬧,他開始爬到媽媽身上找奶吃(純母乳寶寶都是吃奶熟練工,練就了在黑暗里精準找到糧倉,掀開衣服開吃的本事)。
我們就裝睡,不回應他,但要仔細聽他吃奶的狀態,判斷是安撫奶還是真餓了(11個月以上的寶寶大概率都是安撫奶)。
如果是安撫奶,我們聽他砸吧兩三口后,就把他輕輕推下去,拍拍繼續睡,此時此刻他是迷糊狀態,很好哄睡。
別讓他斷斷續續一直吃。
快速度過這個夜醒點之后,用同樣的方法迎接下一個夜醒點。
有的覺醒點,寶寶哼唧著自己就睡過去了,有的覺醒點需要我們稍微幫個忙。
如果所有覺醒點我們都立刻回應幫忙,寶寶就會形成習慣和依賴。
03
長遠計劃
預防固定夜醒
對于固定夜醒,“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能夠形成夜醒的睡眠干擾因素太多了,很難一下子抓住最根本的原因,況且還有一些情況是多種因素重疊在一起。
我們能做的就是未雨綢繆,提前將一些常規的夜醒因素給規避掉。
1、睡前吃飽、減少因為饑餓而導致的夜醒
我們可以采取睡前密集喂奶的方式,讓寶寶盡量多攝入乳汁儲存能量,也可以在23點的時候給寶寶喂個迷糊奶,確保后半夜不會餓醒。
2、白天規律小睡,減少因為疲勞過度而導致的夜醒
文章開頭那個小W寶寶的夜醒原因之一就是白天小睡沒有規律,總是在過困和睡前哭鬧的情況下進入夜間睡眠。
就像地震以后的一波波余震一樣,在每個覺醒點鬧騰一下。
當媽媽合理安排了小W寶寶的白天小睡以后,夜醒的次數自然就減少了1-2次。
所以,家長們要讓寶寶按照自己的月齡段完成白天的小睡,具體辦法詳見文章白天小睡有4個重要作用,低估了會影響寶寶智力發育,父母別大意
3、妥善應對分離焦慮,減少因為想媽媽而導致的夜醒
因為分離焦慮,寶寶會出現“焦躁不安”的情緒,還會“惦記媽媽在不在”,當覺醒點到來的時候,大腦就會活躍起來,提醒寶寶“別睡了,快看看你媽媽”。
白天加強親子互動、提高陪伴質量是應對分離焦慮的根本辦法,具體詳見6月齡寶寶兩個坎:分離焦慮和睡眠倒退,4個應對策略,職場媽媽必看
4、正確使用床鋪,減少因為不良睡眠環境而導致的夜醒
不要在床上放太多玩具,避免半夜觸碰到玩具勾起寶寶玩的念頭。
我兒子有一次在覺醒點的時候摸到了放在枕頭旁邊的小汽車,然后就清醒了,要玩汽車。
自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在床上放玩具,即便是睡前兒子非要拿上床,我也會在他睡著以后把玩具放在床尾,避免讓他摸到。
不要一整天都把寶寶放在床上(新生兒除外),吃奶、玩耍、睡覺都是同一個地方,寶寶半夜醒來會混亂。
5、發展大運動,減少因為運動不足而導致的夜醒
大多數寶寶都會經歷翻身期、爬行期、學步期這幾個大運動發展導致的睡眠倒退。
在這期間家長需要做的是:加強白天的練習次數和強度,讓寶寶盡快熟練掌握運動技能,避免寶寶自己晚上加練
當我們能做到上面這幾點的時候,就已經能規避一部分的夜醒了,在覺醒點到來時,寶寶有可能就會繼續睡過去。
最后一啰嗦:
寶寶總在每晚固定的時間醒來,并不是有什么大問題,而是睡眠模式導致的,這種現象不會一直存在下去。
平常心對待,應急措施和長遠計劃結合著來,收獲一覺到天亮的寶寶是早晚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