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粉絲郭鳳霞投稿:
我曾以為農村家庭最應該做的事,就是拼命供孩子讀大學,跳出農村,走向大城市,然后找到一個好工作,改變家庭的苦命。
然而,我供兒子讀了大學,如今他也在省城成家立業了,但我卻后悔這樣做了。
15年前的我,和現在的我,心態是不一樣。
那年兒子考上了大學,全村人敲鑼打鼓地把紅榜送到家門口。我摸著那張燙金的錄取通知書,高興得手都在抖。
雖然兒子考得是二本,還在遙遠的省城,費用也很大,但我們都沒放棄。
為了供兒子上大學,老伴把家里攢了五年的三萬塊錢全掏出來,又挨家挨戶找親戚借錢。
二叔家借了五千,表姐家借了八千,堂哥家借了一萬,那時候大家都很好說話,表示“等娃出息了再還”,但利息一分都沒少算。
但同時也有不少人勸我們,不要花太多錢供兒子,在老家縣城的讀個普通本科,也是一樣的。在老家這邊讀書,開銷低,學費也便宜,最主要還能經常回家。
可我和老伴覺得,在我們這種窮鄉僻壤的地方,能走出去還是去大城市讀書好,這樣才能讓兒子見更多世面,然后更有出息。
我還跟老伴拍胸脯說:“只要娃有出息,砸鍋賣鐵都得供!”
從那以后,我和老伴像陀螺似的轉。天不亮就下地干活,管理菜園、喂雞鴨魚鵝,放羊等等,到了農忙時,還會頂著日頭給鄰村果園套袋,晚上別人家都歇息了,而我還要編竹筐賣。
有次老伴給鄰居套果袋時,不小心踩空從樹上摔了下來,而他瘸著腿,硬是沒歇工,鄰居看到都怕,可老伴卻很執著,生怕拿不到工錢。
村里人都說我們傻,可我們心里卻很甜,尤其聽到兒子在電話里說,等畢業了找份好工作,接我們去大城市享福時,我們更是覺得這一切都值得。
后來,好不容易熬到兒子畢業,本想著兒子能回來縣城考公務員,這樣離家近,工作也體面??蓛鹤訁s不愿回來,直接留在了省城。
剛開始還常打電話來問候我們,說找了家大公司,工資高,算得上是白領。
聽到兒子工作那么好,我和老伴就盤算著,再苦兩年,等兒子站穩腳跟,就能過上好日子了。
等了兩年多,兒子提出不想租房子了,要在省城買房子,但城里房子太貴了,首付要30萬,而他手里只有10萬,就想讓我們幫忙出點。
看著兒子要省城置業,我們離跟著兒子養老的生活又近了一步時,我和老伴都激動壞了。
立馬就厚著臉皮又去找了親戚借錢,然而那次借得更難,有的親戚說自家孩子要結婚,有的說生意周轉不開,但很多都是因為我們之前借的都沒怎么還清,一個個不愿借了。
最后好說歹說,跟親戚以銀行利息來借,才湊了十來萬。
那錢打出去的時候,我的心揪得生疼,不知猴年馬月才能還清這債務,可想著能助力兒子在城里安家,又覺得值了,并且認為這樣做了,等我們老了就能享受到兒子更多的孝順。
然而,我們期望的,卻和現實截然相反。
7年前,兒子結了婚,生了娃,我想去幫忙帶孩子,可他卻說:“媽,咱家房子小,你們來了住不下?!?/p>
事后,我才得知,城里出生的兒媳,不太愿意跟我這樣農村老婦人同住。
去年冬天,我得了急性闌尾炎。躺在衛生院的病床上,疼得直冒冷汗。
給兒子打電話,他支支吾吾地說:“媽,最近公司太忙,走不開,我給您轉點錢,您先看病?!?/p>
我想讓兒媳婦回來陪陪我的,畢竟老伴還要管著家里的菜啊,牲口啥的,沒辦法陪我住幾天院。但還沒問完,兒子就直接說了,兒媳也忙著工作沒空。
電話掛斷后,兒子打了一筆錢過來,才3000塊錢。
同病房的病友老張和我一樣是闌尾炎,但情況截然不同。
他兒子在縣城開小飯館,天天來送飯、擦身,沒有一句怨言,原本老張手術第三天就可以出院的,但他兒子為了健康著想,還是讓老張多住兩天,最后一天還給他打了一千多塊的營養針。
看著人家孩子孝順的樣子,我心里就莫名的憋屈,怎么我有個大學畢業的兒子,卻比不了這么一個初中畢業的?
我的病好了沒多久,親戚們生怕我還不起似的,催款的電話一個接一個打。
迫于壓力,60歲的老伴咬咬牙,去了城里打工。白天在建材市場當搬運工,扛著上百斤的水泥袋爬上爬下;晚上還要去老鄉的大排檔打掃衛生,收拾滿地的酒瓶和剩菜。
有次他給我發視頻,滿臉疲憊,嗓子啞得說不出話,可還笑著說:“沒事,多干一份活,就能多還點錢。”
反觀村里那些沒讀大學的娃,雖說沒掙大錢,卻能常回家看看,和孝順父母。
我們家隔壁的二柱子,初中畢業就跟著他爹跑運輸,現在在城里買了大四房,還把爹媽接過去享福了。每次看到他開車載著父母回來,我就忍不住羨慕。
兒子也不是不孝順。過年回來,給我們買新衣服,帶保健品,可待不了三天就回省城去了。
臨走時,塞給我們兩千塊錢,說:“爸媽,我也不容易,房貸、車貸、孩子學費,處處都要錢。”
我攥著那疊錢,心里說不出的滋味——當年全村人都羨慕我們養了個大學生,如今卻落得這般光景。
前些日子,我在地里干活,不小心摔了一跤,膝蓋腫得老高。躺在家里動彈不得,只能靠鄰居送點飯。給兒子打電話,他說請不了假,讓我去鎮上診所看看。
我望著空蕩蕩的屋子,突然想起兒子小時候,我背著他走十幾里山路看病,風雨無阻??涩F在,我病了,他卻連回來看一眼都難。
村里人都說我糊涂,把全部身家都搭在兒子身上。其實我心里明白,不是兒子不孝順,是城里的日子太難了。
他也想把我們接過去,可房貸、車貸、孩子的教育費,哪樣不要錢?他在城里打拼,就像在鋼絲上走路,稍有不慎就會摔得粉身碎骨。
如今,我守著破舊的老屋,種著幾畝薄田。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雖然過得不愁吃喝,但卻很平淡和苦澀。
有時我會想,如果當初不讓兒子讀大學,留在身邊,哪怕日子清貧些,一家人團團圓圓,是不是反而更好?
可話又說回來,哪個做父母的,不想讓孩子有個好前程?我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兒子身上,賭上了全部身家,卻賭輸了晚年。
這大概就是農村父母的宿命:用一輩子的血汗,換來一場辛酸的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