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美國金佰利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張面巾紙,并命名為“Kleenex”(舒潔),從此消費者擁有了柔軟、舒適、清潔的面巾紙。
一百年后的今天,這個品牌卻被擺在貨架上,成為了待價而沽的“棄子”。近日,有消息指出,消費品巨頭金佰利接近完成以約35億美元(約251億人民幣)的價格向巴西紙漿供應商Suzano出售其北美以外的紙巾業務,包括舒潔(Kleenex)品牌。
該交易以戰略合作的形式進行,雙方將組建一家新的合資企業,其中金佰利將持有49%的股份,而Suzano將以約17.3億美元現金收購51%的股份,預計將于2026年中期完成。
全球第二大紙巾品牌
作為全球最大的紙品制造廠商,金佰利的故事始于1872年。
在這一年,四位創始人在美國成立了Kimberly-Clark公司,初始資金為初始資金3萬美元。此后數十年間,金佰利一直作為造紙廠而存在。
轉折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金佰利公司研發了Cellu-Cotton,起初被美軍用作外科用棉,后來軍隊護士發現了其吸水特性,進而催生了1920年全球首款一次性衛生巾高潔絲 。這一發明徹底改變了女性衛生護理方式,而高潔絲也成為了公司首個標志性產品。
高潔絲廣告截圖
同期,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在毒氣面具中使用的過濾材料,經過熨燙會變得平軟,最終這項發現直接導致了Kleenex舒潔衛生紙的開發。
最初舒潔衛生紙定位為卸妝替代品,后通過“感冒季節用舒潔”的營銷重新定義日常清潔場景,實現了一年內銷量翻倍。這一策略性轉變不僅塑造了品牌認知,更奠定了其在家庭護理領域的領導地位。
1929年,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開啟了資本擴張之路。
相比于高潔絲和舒潔,金佰利旗下最廣為人知的品牌莫過于好奇紙尿褲了。1978年,Huggies好奇紙尿褲以“如擁抱般舒適”的設計顛覆市場,通過專利魔術側腰貼和V型窄襠技術,迅速占據北美高端市場50%份額。
1989年推出的Pull-Ups兒童成長褲首創“訓練褲”品類,將功能性與心理關懷結合,進一步鞏固行業標桿地位。
此后,金佰利便進入了國際拓展與擴張階段。在1993年到2001年間,其在全球進行了40多次收購,在80個國家建立了領先的市場份額。1995年,金佰利與Scott Paper公司的合并,讓金佰利一下成為了年收入超過130億美元的全球消費品公司。
據金佰利2024年的年報,其年營收達到了201億美元,有機銷售額增長3.2%,調整后經營利潤為32億美元,毛利率提升至36.5%。
目前,金佰利旗下的品牌組合包括好奇、舒潔、斯科特、高潔絲、Cottonelle在內的十多個子品牌,產品銷往175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在約70個國家/地區占據第一或第二的市場份額。
再回到紙巾業務本身,作為一家靠造紙起家的企業,金佰利擁有眾多的發明成果和世界首創,最新數據顯示,在全球紙巾市場中其以21%的份額位列第二,僅次于寶潔(26%)。
在這之中,舒潔作為其旗艦品牌,貢獻了集團紙巾業務的主要收入,特別是在北美市場。
這里要多提一下舒潔在中國市場的情況。
金佰利在中國的業務發展始于1994年,而Kleenex/舒潔進入中國市場是在1996年,至今,已經有近三十年。
具體地:
在衛生紙領域,相比于心相印、維達這樣的國民品牌,舒潔品牌對于國內消費者確實稍顯生疏,反映在市場占有率上,舒潔在中國市場也只有4%左右的份額,勉強排在前十,主要用戶集中在一線城市的中高收入人群。在濕廁紙領域,舒潔則以絕對的優勢位于國內市場第一,遠超維達、心相印等本土巨頭。
所以舒潔在中國市場的地位呈現“高端細分領先、整體市場追趕”的特點。
重組與關稅雙重大棒下的交易
再回到這次交易本身。
從交易主體來看,金佰利出售的是除了北美之外的紙巾業務,涵蓋舒潔、Scottex紙巾、Andrex衛生紙等品牌。通過財報可以看到,這部分業務年凈銷售額不足35億美元,是金佰利三大核心業務中規模最小、利潤率最低的板塊。
再看買方,在交易達成之前,印尼金光集團APP也曾表達收購意向,出價40億美元,但遭到了金佰利的拒絕。
最終,巴西的傳統紙業巨頭Suzano被選中,不過這次并非是雙方的首次合作,早在2023年,Suzano收購了金佰利的巴西衛生紙業務。
至于新公司,根據交易協議,該公司將在荷蘭注冊成立,擁有9000名員工和遍布全球的22個制造廠,運營40多個區域品牌,并獲得Kleenex等全球品牌的長期授權,還將設立一個由五名成員組成的董事會,其中三名由Suzano任命,兩名由金佰利任命。
據悉,此交易是金佰利克拉克全球重組計劃的一部分,旨在優化業務組合、聚焦高回報的核心業務。
在2010年后,面臨新興市場的沖擊、匯率波動以及全球貿易環境不確定等問題,金佰利的利潤出現了持續下滑,為解決這些問題,金佰利在2018年啟動了重組計劃,包括但不限于關閉或出售11家生產設施,剝離了一些約占凈銷售額1%的低利潤業務、裁員等。
除了本次交易外,在去年,金佰利還以6.4億美元的價格,將個人防護用品業務出售給了澳大利亞公司Ansell。
一系列動作完成后,金佰利每年節約了超5億美元的資金。然而這樣的行為也讓股價陷入了低迷,于是在去年,金佰利又進行了組織重整,即將公司重組為三大部門,即北美消費用紙業務、全球個人護理業務以及“國際生活用紙+”專業消費業務。
此次交易完成后,金佰利將進一步集中資源發展北美市場(年營收110億美元)及高利潤的個人護理業務(如好奇、高潔絲),畢竟這兩大板塊貢獻了公司約三分之二的收入。
金佰利還透露,計劃將出售所得用于回購股票和向股東返還價值,并承諾未來五年向北美制造網絡投資20億美元,用于提升自動化水平和供應鏈韌性。
這筆交易能夠如此快速地達成,也少不了美國關稅政策的推動,甚至這可能是關稅影響下達成的第一筆大規模交易。
要知道,金佰利北美紙巾業務部分依賴從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進口原材料(占美國銷售成本的近10%)。而關稅的提高,直接給金佰利全年增加了3億美元的成本。
為應對關稅,金佰利采取多元化采購策略,比如調整部分產品的采購來源,減少對高關稅國家(如中國)的依賴,同時優化供應鏈的靈活度,并提高生產效率。再比如聚焦核心業務與成立新的合資公司。
財報顯示,2025年一季度關公司通過提價,部分抵消了成本壓力。然而,2025年一季度,北美紙巾業務收入下降3.9%,部分因價格敏感型消費者轉向自有品牌。
與此同時,關稅也加劇了消費品行業的“核心化”趨勢。金佰利的競爭對手寶潔(Pampers)同樣面臨關稅成本,但憑借更分散的全球供應鏈(如墨西哥工廠供應北美),在價格競爭中占據優勢。
從行業角度來講,這筆收購也反映出了全球消費品行業結構性的調整。上游漿紙企業(如Suzano、APP)通過并購下游品牌實現垂直整合,而傳統消費品巨頭則剝離低利潤業務以專注核心市場。這一趨勢在維達國際去年被賣掉時就已經顯現,如今又多了一個新的佐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