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錘了的中國互聯網企業,現在進入了創始人救場階段:
2025年2月,馬云回歸阿里,推動AI戰略,阿里宣布未來3年投入3800億搞AI基建。
6月17日,劉強東公開承認“京東過去5年是失落的5年”,并宣布全面回歸一線。
6月20日,張一鳴從新加坡搬回北京,每月參加字節AI核心團隊(Seed)復盤會,親自盯大模型研發。
- 有消息稱,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目前主要辦公地已從新加坡轉到北京,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他每月會召集一次字節核心管理層和AI項目負責人的復盤和討論會。6月20日,知情人士表示,張一鳴一直很關注AI業務。目前張一鳴經常往返北京和新加坡,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他每月會參加一次seed核心技術團隊的復盤和討論會。
好,剩下的新聞我就不列出來了,大家可以搜一下,本文主要先說說目前中國互聯網是什么情況?
(1)目前中國互聯網用戶紅利已經見頂,增速幾乎沒有了,新用戶增長有限,獲客成本飆升。
(2)“投資”“出口”“消費”全面疲軟,普通人消費意愿下降,電商、本地生活都在下滑。
(3)競爭激烈了,抖音、拼多多、京東、淘寶花錢拓客的意愿小了,競爭卻越來越激烈了。
(4)投資也疲軟了,我們看到很多投資人都去新加坡了,受中美關系影響,阿里、騰訊登互聯網大廠市值縮水,也導致這些巨頭的戰略收縮。
上面是行業大背景,那么針對每個企業,創始人為什么會陸續回歸?
(1)馬云糾正張勇時代的戰略方針,推動AI戰略,拆分“1+6+N”架構,淘天集團回歸“用戶+低價”。
(2)劉強東糾正徐雷時代的錯誤,強調“低價+供應鏈”,應戰拼多多。
(3)張一鳴不算重回一線,也不會參與公司日常管理,但估計會做字節的首席AI體驗館。
創始人回歸意味著什么?
公司肯定遇到大麻煩了,創始人才會回歸的,否則誰吃飽撐了回來干活?目前來看,阿里、京東、字節在國內的用戶幾乎不增長了,說明錢也難賺了。而且被職業經理人也給帶偏了。
所以,創始人不得不回來了。目前來看,像阿里、騰訊、京東、字節都在戰略收縮、裁員優化,他們這兩年砍掉了很多非核心業務,這也不得不逼迫創始人重新回歸一線,進行二次創業。
阿里、字節、百度
都在瘋狂砸錢搞大模型,誰落后誰就可能被淘汰。未來,誰能在AI、電商、硬科技領域有新突破,誰就能決定互聯網的下一個十年!
盧松松是一位自媒體人、短視頻博主。也是創業者必看的賬號,關注草根創業圈、科技互聯網、自媒體和短視頻行業。感謝您的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