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20日)上午,由市農業農村局主辦的2025年清遠市江河增殖放流活動在市區航道碼頭啟動,全市將陸續在市區北江段、連州湟川河公園城北橋頭親水平臺、英德黎溪河段、陽山小北江河段、連南縣城河段分別投放鯽魚、鰱魚、鳙魚、草魚、青魚、廣東魴等魚類品種320多萬尾,以改善優化水域群落結構,恢復北江水域魚類種群數量。
今年增殖放流活動將在全市投放320多萬尾魚苗。清遠日報記者 何帆 攝
全市各地累計放流魚類苗種1億多尾
增殖放流是加強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的重要舉措。在活動現場,參加人員有序排隊,分批前往江邊放流點,將魚苗投放至北江。同時,現場還設置了增殖放流常識展板,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市民普及放流知識,來往市民紛紛駐足觀看、認真學習,進一步提升了大家對水生生物資源保護的認識。
多年以來,全市各地累計放流各類適合北江流域生長的魚類苗種1億多尾,對恢復北江水生生物資源、改善水域生態環境、促進漁業增效漁民增收、提高社會公眾資源保護意識發揮了重要作用。
清遠水域資源豐富,北江流域魚類多達90多種,其中主要經濟魚類約30種。2024年,全市水產養殖面積23.29萬畝,水產品產量14.90萬噸,其中捕撈量1775噸,漁業產值達25.29億元。
市民在市區北江段參與增殖放流活動。清遠日報記者 何帆 攝
增殖放流不是非法放生
增殖放流是用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水庫等水域放流水生生物苗種或親體的活動,是修復水域生態、補充漁業資源、改善水生環境、促進漁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每年選擇放流的魚類都是相關部門根據往年對北江河生物多樣性調查結果,決定對該水域增殖放流的種類。
而非法放生就是違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定》而進行的相關活動,主要行為包括:放流外來種、未經檢疫和未按規定進行報備。比如放生巴西龜、清道夫、鱷雀鱔等外來入侵物種,或其他有病害的水生生物,這樣不僅不會起到修復生態資源的效果,反而會引發物種入侵、傳播病害、擠占本土物種生存空間等危害后果。
清遠發布編輯部
來源:新清遠 清遠日報
記者:何帆
編輯:何雁舒
校對:蔡碩
二審:李誠
三審:鐘志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