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gè)夏天
《長安的荔枝》火爆熒屏!
劇中那顆顆鮮紅的荔枝
不僅牽引著盛唐的傳奇
更以一份真摯的父女情
戳中無數(shù)觀眾的淚點(diǎn)
電視劇中
當(dāng)李善德攥著房契對女兒說“咱們有家了”時(shí)
當(dāng)他在燭光下顫抖著寫下《托付繼書》時(shí)
當(dāng)他在嶺南畫下荔枝圖撫慰女兒“此果極甜”時(shí)
這個(gè)在宦海沉浮中被碾軋的小人物
用性命書寫的父愛詩篇
讓屏幕前的觀眾濕了眼眶
圖源:電視劇《長安的荔枝》
而熒幕之外
在千里之外的荔枝故鄉(xiāng)——福建
這枚小小的果實(shí)早已融入血脈
被釀成了千年不變的家味
“一騎紅塵妃子笑”的盛唐絕唱里
藏著八閩大地與荔枝的不解之緣
圖源:影像福州
圖源:清新福建 文旅之聲
01
2000年前
荔枝在福建“出道”
荔枝最早的文字記載
是在西漢司馬相如的《上林賦》
書中稱荔枝為“離枝”
早在兩千多年前
福建就已開始了人工種植荔枝的歷史
唐初至清朝道光年間
福州荔枝長期作為朝廷貢品之一
北宋蔡襄所著的世界首部《荔枝譜》
盛贊“今天下荔枝,當(dāng)以閩中為第一”
書中32個(gè)荔枝品種多半產(chǎn)自福建莆田
圖源:福建日報(bào)
荔枝的歷史
是福建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原文明的交融史
也是中國與外國的文化交流史
明代鄭和七下西洋時(shí)
荔枝便作為配貨物隨船遠(yuǎn)航
在古代國際貿(mào)易中
閩粵荔枝也成為除金銀寶石外
最受歡迎的等值貨幣之一
圖源:福建日報(bào)
02
柔肩擔(dān)重任
金釵渠畔的“十八娘紅”
在福建,荔枝不只是果實(shí)
更是女性美德的見證
相傳,在宋朝年間
楓亭女陳璣(排行十八,別名十八娘)
變賣首飾幫助百姓開鑿一條15華里的渠道
更在渠畔遍植荔枝,惠澤鄉(xiāng)里
為了紀(jì)念這位柔肩擔(dān)大義的女子
人們把這條渠道稱為“金釵渠”
將她所植的荔枝命名為“十八娘紅”
圖源:福建日報(bào)
03
孝心入菜
一道“荔枝肉”暖了千年
提到福建荔枝,又怎能少了荔枝肉
傳說閩王王審知有一位鐘愛荔枝的小女兒
嫁到莆田后被封為“柔靖夫人”
為了讓她四季都能品嘗到荔枝的甘美
子孫們請來廚師研制出“荔枝肉”
酸甜的醬汁裹著形似荔枝的肉塊
瞬間俘獲了柔靖夫人的芳心
這道因孝而生的佳肴如今成為了閩菜經(jīng)典
訴說著血脈親情最溫暖的守護(hù)
圖源:遇見福州、清新福建 文旅之聲
從陳璣開渠護(hù)民,到柔靖夫人子孫盡孝
福建人用愛與智慧
把荔枝釀成了文化,寫成了傳奇
如今科技飛速發(fā)展,運(yùn)輸更加便捷
荔枝三日變質(zhì)的難題已迎刃而解
但荔枝里包裹的親情仍在代代相傳
萬家燈火里那份守護(hù)家庭的心意
始終滾燙如初
來源/閩姐姐綜合福建日報(bào)
編輯/沈艷
校對/陳佳穎
編審/李行云
點(diǎn)“在看”的人,都越來越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