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等了15年了,一個能撬動上合組織金融命脈、也能拓展“一帶一路”深度的機會終于出現了,俄羅斯終于松了口,普京也對華交了底,如今就等印度點頭了。
2010年,中國提出了建立“上合組織開發銀行”的設想。這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基于多邊合作長期積累的需求。一方面,這家銀行旨在解決區域內基礎設施、能源、綠色經濟等發展中的融資缺口;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本幣結算、去美元化等方式,緩解外部金融沖擊,增強上合組織自身的金融獨立性。簡單說,就是自己人湊一桌,自己放貸、自己結算、自己發展。
這個想法本是順勢而為,但真正推進時卻遇到了阻力,最大的“反對票”來自俄羅斯。理由也不復雜:俄羅斯更想發展自己主導的“歐亞開發銀行”,對中國主導的金融平臺始終興趣不大。
這一擱就是十多年。直到俄烏沖突徹底改變了局面。西方的全面制裁將俄羅斯幾乎踢出全球金融體系,俄羅斯不得不向東方靠攏,在此背景下,對中國提出的上合開發銀行態度逐漸“轉陰為晴”。
今年6月,在北京召開的上合組織財金會議上,普京終于明確支持這一構想。會議上,中國財政部長藍佛安強調:“全球經濟格局正在發生劇變,金融合作是維護區域穩定的關鍵。”不僅是中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甚至新成員伊朗也都公開表示支持。
伊朗央行行長更是專程赴會,明確提出建立區域結算和融資體系,以擺脫西方金融依賴。這與當前面臨西方制裁的國家利益高度一致。就這樣,一個在15年前被冷落的設想,終于重新獲得了“破冰”的機會。
這一次,普京的表態,絕非權宜之計,而是深思熟慮后的戰略調整。在剛剛結束的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普京說得非常直白:“中俄之間的合作不是向東轉,而是自然方向。”這不是因為俄羅斯主動“親中”,而是客觀形勢逼出來的“勢所必然”。
隨著西方金融、科技、能源等多個領域封鎖俄羅斯,莫斯科想要喘口氣、找出路,最現實的選項就是與中國深化合作。普京清楚,在當前全球局勢動蕩的大背景下,孤軍作戰是走不遠的。而中國不僅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還是上合組織中最穩定、最具資源配置能力的“核心引擎”。
除了金融合作,普京還高調表示中俄投資項目總額已達2000億美元,不僅要做貿易,還要共同發展高科技產業、能源運輸走廊,甚至是國防工業合作。他甚至點名稱:“中俄國防部之間已有明確合作計劃,將進行更廣泛的合作。”這等于把雙方的合作從“經濟層面”延伸到了“戰略縱深”。
換句話說,普京已經向中國“交了底”,中俄關系已從“互利”走向“命運共同體”模式。而這個態度,正是上合組織開發銀行得以“重啟”的最大支撐。
不過,俄羅斯的松口并不意味著前路坦途。真正決定這家銀行命運的,恰恰是印度。一直以來,印度的外交策略都是典型的“多邊平衡術”。一方面,它希望在西方、俄羅斯和中國之間來回“走鋼絲”,最大化自身利益;另一方面,它對任何由中國主導的區域架構始終有所警惕,尤其在金融和安全領域。
根據新德里智庫的一份報告,印度明確將中國主導的多邊機制視為“潛在戰略限制”,需要通過增加自身影響力來進行對沖。這就意味著,即便俄羅斯點頭,印度也未必會跟進。印度最擔心的,其實是“被邊緣化”。它害怕中國借助開發銀行強化在中亞和南亞地區的金融控制力,最終影響自身在上合組織中的話語權。
而且,上合組織的決策機制是“全員共識制”。哪怕一個國家保留意見,整個提案都得暫停。換句話說,印度若不點頭,這家銀行就仍然只是“構想”。就算未來成立,印度還可能通過干擾規則、限制資金流、制造程序摩擦等方式“掣肘”銀行運作。
除了內部博弈,外部壓力也不容忽視。這幾年,美國對中國發起的“金融制衡”已經逐步從技術封鎖、產業脫鉤,延伸到了貨幣結算和金融主導權的爭奪。特朗普曾公開表示,如果金磚國家推進“去美元”計劃,美國將施加報復性關稅。可以預見,若上合開發銀行真的成立,西方不會袖手旁觀。
他們有可能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展開反制:輿論抹黑:渲染銀行不透明、受制于中方;技術封鎖:限制其接入SWIFT等國際清算系統;金融制裁:對與該銀行合作的企業實施間接制裁;施壓他國:尤其是對中亞國家進行外交干預。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推動開發銀行落地的同時,也必須做好“軟著陸”策略,避免讓其他國家產生“被中國綁架”的錯覺。例如,可以設計聯合治理機制、增強多邊話語權、保障資金分配公正性,以減少“中方過度主導”的擔憂。同時,還需要組建區域金融智庫,共同制定風險預警機制,提升成員國間的協調能力。
從“設想”到“重啟”,上合組織開發銀行經歷了整整15年。從中國角度來看,這不僅是一個金融工具,更是歐亞大棋局中不可或缺的戰略支點。它一旦成型,不僅能支撐“一帶一路”的資金需求,還能重塑區域內金融秩序,為中亞國家提供更具獨立性的融資渠道,逐步打破西方金融體系在全球南方的壟斷地位。
俄羅斯點頭了,伊朗中亞國家也已經站隊,如今就等印度點頭了,無論印度最終如何選擇。這件事是大勢所趨,印度是無法阻止的。當然對中國而言還是要爭取更多共識,擴大“朋友圈”,以包容性的規則吸引印度回到談判桌上。而不是逼迫或脅迫,因為在多邊平臺上,協作永遠比對抗更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