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網情深 護暖患心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開展的“互聯網+護理服務”項目可以滿足廣大市民一鍵預約,足不出戶享受護理上門服務。服務內容包括管道護理、康復指導、母嬰護理、中醫理療等,受到越來越多人的信任與支持,也有越來越多人選擇這項服務。
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了《關于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積極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工作,先后注冊網約護士130余人,從2020年12月14日接第一單以來,截至目前,上門服務突破6000人次,現已完成上門服務6714人次,評估21090人次,走在了青島市的前列。
圖: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AI繪圖
PART.01
康復醫學一科
作者:彭春云
為讓護理服務既有專業溫度又充滿人間溫情,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始終堅持以百姓需求為導向,深耕“互聯網+護理服務”,患者只需在家動動手指線上預約,白衣天使就能敲開家門,把專業護理服務送到床邊,真正實現“護理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6月2日,康復醫學一科彭春云主管護師接到派單后,便帶著滿滿的關懷,走進82歲王奶奶家中,完成了一次充滿溫情的護理服務。
“云”上預約送關懷
“家”中護理顯真情
對王奶奶一家來說,定期更換留置尿管曾是一道難以跨越的“坎”。長期臥床的王奶奶行動不便,每次去醫院,全家都要像打仗一樣:找車、搬運,一路上顛簸讓奶奶痛苦不堪,家人也跟著揪心。直到在“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微信公眾號發現“互聯網+護理服務”,線上預約的便捷方式徹底解開了這個困擾全家許久的難題。
接單后,彭春云護士就像對待自家長輩般上心。上門前提前電話溝通,耐心傾聽家屬的每一個擔憂,仔細記錄奶奶的健康狀況,精心準備護理用品。上門后,她像老朋友見面一樣笑著問候奶奶,有條不紊地完成各項檢查評估,手法輕柔地更換尿管。
操作結束,她坐在奶奶床邊,一邊握著奶奶的手,一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護理知識,從尿液觀察到康復訓練,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臨走前,她還反復叮囑:“奶奶,有任何問題隨時給我們打電話,我們隨叫隨到!”
王奶奶感動得紅了眼眶,緊緊拉著彭春云護士的手說:“孩子,你們真是幫了我們家大忙!這份貼心,比親閨女還親!”一句質樸的感謝,飽含著患者對我們最真摯的信任,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前行的方向。
護理服務的終點從來不是完成操作,而是傳遞關愛、守護健康。未來,我們將繼續以患者需求為起點,以專業服務為支撐,以溫暖關懷為紐帶,讓“互聯網+護理服務”走進更多家庭,讓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受到“醫”路相伴的溫暖,用實際行動詮釋醫者初心,書寫護佑生命的動人篇章。
PART.02
產科
作者:侯鵬
新生兒黃疸,這個看似常見的問題,卻像一柄懸在新手父母心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輕微的黃疸或許能自然消退,但若監測不及時、處理不當,就可能引發嚴重后果,成為威脅寶寶健康成長的潛在隱患。尤其是對于母乳性黃疸的寶寶而言,既要守護那份珍貴的母乳喂養,又要確保黃疸值處于安全范圍,專業且及時的上門監測服務,恰似迷霧中的燈塔,為焦慮的新手家庭照亮前行的方向。
母乳與黃疸的溫柔博弈
一場跨越兩個月的生命守護
家住維多利亞灣的新手媽媽在發現襁褓中寶寶的小臉泛起淡淡黃意時,初為人母的喜悅瞬間被擔憂取代。醫院確診為母乳性黃疸后,她陷入兩難:既不舍中斷母乳喂養,又憂心黃疸影響孩子健康,加之住地離醫院路途遙遠,每日往返監測更是難上加難。經朋友推薦,她通過“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微信公眾號的特色服務——“互聯網+護理服務”,預約了新生兒黃疸監測,就此開啟這場長達兩個月的特殊守護之旅。
每一次上門服務的預約時間,都像串起希望的珍珠。首診時14.8的黃疸數值,讓媽媽緊張得指尖發涼。侯鵬主管護師輕聲安撫:“別擔心,母乳性黃疸大多能和母乳喂養和平共處,我們一起想辦法。”說著拿出手繪示意圖,一邊耐心講解曬太陽的正確姿勢,一邊仔細標注觀察黃疸變化的關鍵部位,讓焦慮的氛圍漸漸染上安心的色彩。
往后的日子里,侯鵬的微信對話框成了媽媽的“定心丸”。凌晨5點的緊急咨詢、黃疸數值波動時的慌亂、疫苗接種期限臨近的忐忑……無論何時,消息總會得到及時回應。侯鵬不僅用專業知識答疑解惑,更以溫暖話語給予力量,陪伴媽媽度過每一個焦慮時刻。
歷經60多個日夜的精心監測與守護,當檢測儀器終于顯示黃疸值完全達標,媽媽激動得幾乎跳起來,第一時間預約了疫苗接種。她緊緊握住侯鵬的手,滿含熱淚地說:“這兩個月多虧有您!孩子黃疸終于退了,也讓我守住了堅持母乳喂養的信心!”
區中心醫院的“互聯網+護理服務”,正以這樣一次次有溫度的上門服務,打破醫療與家庭的邊界,用溫柔而專業的解決方案,為每一個面臨特殊育兒難題的家庭,撐起一片安心的天空。
PART.03
消化中心胃腸外科
作者:江雨輝
參與“互聯網+護理服務”上門服務工作以來,我深刻體會到這種新型護理模式為患者帶來的便利,也感受到其對護理工作者提出的全新要求與挑戰。這段經歷不僅讓我在專業技能上得到了成長,更讓我對護理工作的意義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
“互聯網+護理服務”最大的優勢在于為患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以往,行動不便的患者前往醫院接受護理,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于一些術后康復期、慢性病患者以及高齡老人來說,外出就醫更是困難重重。而現在,患者通過平臺下單,護理人員便能按照約定時間上門服務。
記得有一位高位截癱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因有壓瘡,子女工作繁忙無法隨時陪伴就醫,我們定期上門為其更換傷口敷料、進行康復指導,在醫護合作下,患者康復。
看到老人因避免了奔波之苦而露出的感激笑容,我真切感受到這種服務模式切實解決了患者的實際難題,讓護理服務更有溫度。同時,通過線上溝通,患者還能隨時向我們咨詢護理問題,這種持續性的關懷也讓患者更有安全感。
與在醫院面對眾多患者不同,上門服務時,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其家屬有更多一對一交流的時間。我們不僅要完成護理操作,還要耐心傾聽患者的需求和擔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他們講解護理知識和健康注意事項。例如,為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服務時,他們對疾病的認知有限,常常存在一些錯誤的觀念和習慣。我會通過拉家常的方式,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逐步糾正他們的錯誤認知,同時鼓勵他們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通過真誠的溝通,患者和家屬對我們的信任逐漸建立起來,也更加愿意配合護理工作,這大大提高了護理效果。
“互聯網+護理服務”上門服務是護理行業順應時代發展的創新之舉,它為患者帶來了便利和關懷,也為護理工作者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未來的工作中,他們將繼續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以更飽滿的熱情和更嚴謹的態度投入到這項工作中,為患者提供更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為推動“互聯網+護理服務”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圖: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AI繪圖
點擊“特色服務”--“網約護士”
根據提示即可預約下單
以患心為己心
以患安為己任
是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一以貫之的追求
用真心換取信任
用專業贏得信賴
“互聯網+護理服務”永遠在路上
護理部整理來稿
編輯:Suzy
審核:劉琳琳、楊繼芳
編校:丁丁、薛梅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原創出品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
地址:青島西海岸新區黃浦江路9號
電話:0532-86895767
仁心醫術 關愛生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