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瘤術后復發,后腦出現一個大包,西醫治療宣告“失敗”,醫生讓父母帶孩子回家準備后事。父母怎么可能輕易放棄,于是帶孩子去喝中藥。可中醫能行嗎?
一年又一年,孩子的個頭漸漸趕上了父母,上了大學,參加了工作,終于回歸到了平凡的生活中。
不愿放棄
2014年5月,12歲的楊小孩莫名頻繁頭暈頭疼。剛開始家人也沒當回事,直到孩子走路晃晃蕩蕩,看起來隨時要摔倒一樣。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父母趕緊帶他到市醫院檢查,做了CT。醫生告訴父母,“CT顯示,第四腦室,腦干占位。現在高度懷疑是惡性腫瘤。”
5月18日,楊小孩在鄭大一附院進行了開顱手術,術后病理提示:四腦室彌漫性膠質星形細胞瘤,WHOⅡ-Ⅲ級。術后不久,他開始了放化療。然而沒想到,一個月后,他的后腦就出現了一個巨大腫物。同時,他頭疼更加厲害,嘴角歪斜,雙眼斜視,雙手顫抖。復查后,確定是腦瘤復發。
更讓父母心碎的是,鄭大一附院的醫生告訴他們:“最多六個月,少了四個月,已沒太好的辦法,回家準備吧!”哪怕醫生說放棄了,作為父母哪怕到了最后一步都不會輕易放棄。
2014年9月29日,在朋友的介紹下,父母抱著最后的希望,攙著楊小孩找到了中醫腫瘤專家袁希福院長。當時他剛做過腰穿,腰沒勁,走路時母親在一旁用雙手小心護著。
問診過程中,母親心事重重,一句話也沒說。直到最后開完藥,她才問袁希福院長,“大夫,我兒子腦上的腫塊會不會漲崩(爆)啊!”
“長高了”
喝了一周的藥,包塊還在,喝了兩周的藥,包塊還沒下去。直到第15天,奇跡出現了,他后腦的包終于開始下去了,到第18天包塊已經完全下去了。此后,他堅持服用中藥,情況一天比一天好。
2014.10.19復診
服用中藥兩個月,他已經能夠獨立行走十來米的路了,去醫院復查,MRI提示:與2014年9月份相比,腦干病灶及枕葉后部積水完全吸收,僅剩部分腫塊。用藥5個月,他精神氣色恢復不錯,口眼喎斜減輕,能下蹲起立,還回到了學校上課。
用藥8個月,他自己能上下樓梯了,生活也都能自理了。
2016年6月16日,楊小孩去鄭大一附院復查,當時給他做手術的主任驚訝不已,“沒想到孩子還在!”
2016年8月24日,為表示感謝,楊小孩與母親為袁希福院長送了一面錦旗。一見面,袁希福院長就拉著他的手,比劃了下個頭,感慨道:“長高了!”
“上高中了!”楊小孩的母親在一旁一手舉著錦旗,一手擦著眼淚。
后來,他和同齡人一樣,參加了高考,考上了大學。如今的他,早已大學畢業,生活一切正常,以后的人生道路還很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