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約:2830 字
閱讀時間約:5 分鐘
如果按照物理年齡,我今年已經50出頭了。
但就在昨天,我慶祝了我涅槃重生的“百日宴”!
因為,就在今年4月4日,我去鬼門關走了一遭:
我被查出了腦瘤,瘤子比雞蛋還大,我挺過了一場兇險無比的腦瘤切除手術!
我的腦部CT檢查報告
而且,手術之后,我真的像一個小孩子一樣,要重新學習走路、吃飯、寫字…
從我手術蘇醒之后,我就做出了一個決定:等我康復得比較好了,我要在直播間里,跟大家分享這段人生經歷和感受。
這不是為了“炫耀”我克服了多大的苦難,更不是博同情;
而是我真的直面過生死,并有幸渡過難關,我希望我的經歷、感悟和自我反省,能給更多人帶來啟發!
不過,這次“抗瘤”經歷實在太曲折了,難以通過文章表達。
幸好,我的家人、小伙伴們拍了很多視頻,稍后我們會推出一個紀實視頻,分享我戰勝“腫瘤君”的經過。
稍后,我們會分享我戰勝“腫瘤君”的紀錄片,敬請期待!
至于我的感悟和自我反省,我會在下周的網絡直播里,跟大家詳細分享、真誠交流。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這里,先劇透一下我會在直播里說什么。
我會說到我對國內外主流心理學的理解,而且是更深入的理解。
現在,國內外主流心理學界都有一個通病:
光說不練。
又或者說——講理論,天下無敵;做實踐,有心無力。
大量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師、甚至是心理專家都停留在空談。沒錯,是“空談誤國”的那個空談,根本就很難解決現實中的實際問題,更不用說雙相障礙等“重性精神障礙”。
我是全球首個精準精神心理醫生,我能深入到內隱記憶層面理解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
再加上這次抗瘤經歷,我對國內外主流心理學的了解更深了一層。
而且,現在是AI時代了,青少年心目中真正認可的心理從業人員只有一種——心理學界的實干家!別整天嗶嗶,要用實力說話!
直播里,我會說到對“科學”、“玄學”、“信仰”的更深刻理解。
科學的盡頭是不是玄學?
信仰能不能真正地解決心理問題?
那我突然查出腦瘤時,我心里有沒有一股信仰在支撐?我會分享我的感受。
而且,經此一役,我對鐘南山院士的這句話理解更深刻了——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腦瘤雖然是器質性疾病,但作為患者,我如何調整心理狀態,也就是如何心理建設,這非常重要。我對心理問題的認知維度不一樣了,也就帶動了我行為上的積極變化。
在這個過程中,我對“高逆商”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吃一塹長一智,我的逆商也進一步提升!
直播里,我會說到對MDT(多學科診療)的更深入理解。
MDT(多學科診療)其實也是分層次的。淺層MDT,是指多個學科的綜合運用。中層MDT,是指整體醫學——要把人看做一個整體,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如果更深入的話,深層次的MDT一定要認識到該領域的第一性原理,要有“病-人-家”的理念。
經歷了抗瘤之后,我對于深層次的MDT有了更加切身的體會。
直播里,我會說到對人生的三個度“長度、寬度、高度”、生命的三個階段、還有對人性三原色的理解。
其實,如果瘤子再晚一些被發現,如果治療不夠及時,如果手術出了意外,如果術后出現了嚴重的并發癥……
總之,如果發生了各種如果,我就一命嗚呼了。
意外和明天,我們永遠不知道哪一個會先到來。所以在查出腦瘤之前,我就思考過人生寬度和高度、人生階段的問題。
只不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經過一次生死實戰,我才有了更加真切的體會!個中滋味,沒經歷過的時候真的想象不到!
還有,我經常建議大家要覺察自己有沒有“人性三原色”——趨利避害、虛榮心、僥幸心理,并且克服它們。
不理性的趨利避害和虛榮心,我已經克服了。至于僥幸心理,我大部分時間也沒有。
但這次查出腦瘤,我才意識到,自己的僥幸心理又冒出來了。
其實我早就發現自己走不快了,說話也一直大舌頭,但我從來沒往“腦瘤”的這個方向想過。
可能因為我是臨床醫生,我知道得腦瘤的幾率有多小,總覺得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吧!
而且,我的主刀醫生說,我的腦瘤可能從小就有了,幾十年來不斷長大,這完全顛覆了我對腦瘤的傳統認知。
所以,在這個事情上,我是有僥幸心理的,我已經好好自我反省了以后該怎么改變、提升,不斷進步。
還有,我以前就意識到,我現在創立的公司太過于依賴創傷修復師Lucy了,從公司的發展來看,這是不健康的、高風險的。
一個公司要走得遠、走得穩,就不能過分依賴任何一個人的存在。雖然我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但以前這個問題沒那么迫在眉睫。
但這次我查出腦瘤,萬一我真出問題了呢?萬一我真的沒法工作了呢?公司怎么辦?患者和家屬怎么辦?
這個問題突然闖進來,就擺在我面前!
幸好我現在康復得很好。我意識到,這方面的考慮和部署,一定要盡早進行了,不能再有僥幸心理了。
在直播里,我會說到對“孩子”的深刻理解。
我和Lucy因為忙于打拼和創業,沒有要孩子。
我本來都是50來歲的人了,我真的沒想到,這次得腦瘤讓我重新體驗了一把當“新生兒”的感覺。
手術蘇醒后,我要從頭學習拿勺子、用筷子、寫字,還要學習走路、跑步、拋球、擰螺絲……
術后,我練習走路、擰螺絲
而且,我的家人、小伙伴,一周7天,一天24小時,無微不至地照顧我。那段日子,我覺得我跟一個孩子沒啥區別。
我才深刻地意識到,作為一個孩子,父母把你從小養育大,一口口喂你吃飯,這不是理所應當的。
家人喂我吃飯
就像我生病了,我家人和小伙伴寸步不離地照顧我,這也不是理所應當的,我應該感恩!我心里對他們非常感激!
幸好,我康復的速度很快。最近,我術后滿3個月了,我去醫院復診,醫生說“簡直是涅槃重生啊!”
所以,就有了昨天慶祝我“百日宴”的由來。真是一次奇妙的人生經歷!
在直播里,我還會說到對“極限思維”(底線思維)的深刻理解,還有由“受害者思維”轉化為“幸存者思維”的理解。
我記得很清楚,在術前,我跟神經內科的同學說:
“只要你們不把我搞死,只要我的脖子以上是好用的,腦袋是好使的,其余的隨便你們怎么弄,癱了也沒事!”
我同學趕緊擺手,說:“別別別,你別這么說,不會癱的不會癱的!”
我們一起哈哈大笑!
其實,我這不是開玩笑。我當時真的是這么想的,我想好了如果出現了最壞的情況,我該怎么應對。這是一種底線思維,甚至可以說是極限思維。
所以,我術后麻醉醒過來后,我特別開心,還強撐著沖家人和小伙伴比了剪刀手“yeah”!
我術后向家人跟小伙伴比起了剪刀手
因為我知道我活下來了,而且起碼手部動作沒問題!
我是渡過難關的幸存者,不是被病魔纏上的受害者!
我希望大家、尤其是父母們要意識到:
我是別人眼里的專家,是實打實的精準精神心理醫生,我遇到事情尚且需要自我反省、改變、提升,更何況是父母呢?
我們每個人都要直面自己的不足,尤其是面對孩子時,尤其是在AI時代,更要坦誠、別裝,要對別人的付出和包容有一顆感恩的心!
其實,我想在直播里跟大家分享的還有很多很多,這里根本說不完。
至于參加直播的方式、直播的時間,我們后續會通過咨詢助理提前公布,大家可以多關注。
希望我們在直播間里可以開懷暢聊,真誠對話;
希望我這個精準精神心理醫生打敗“腦瘤”的真實故事,能給你們帶來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