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年底,毛主席收到了一封信件,拆開信封之后發現這是一封長信,信件內容如下:敬愛的毛主席,我是已故紅28軍軍長,新四軍4支隊政委兼司令員高敬亭的女兒高鳳英。我的父親是革命者而不是反革命者,但是革命者為什么被殺呢?我希望能夠知道結論,以解除我和母親身上的壓力。
▲毛主席
毛主席看完信件之后,長嘆了一聲,他又何嘗不知道這個名字叫高敬亭的新四軍老戰士,是被冤殺的呢?然而當年的是是非非,誰又說得清楚?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回顧那段歷史。
1934年10月,第5次反圍剿全面失敗后,為了避免被蔣介石的鐵桶計劃合圍,長征開始了。此時,作為鄂豫皖根據地主要領導人之一的高敬亭,則被指派留守繼續堅持游擊戰爭。
這樣的重任能夠交給高敬亭,也說明了對他的信任,畢竟高敬亭從1927年11月的黃麻起義時,就已經參加了工農革命軍。并且于1929年加入共產黨,屬于一個對黨絕對忠誠的老革命。
▲高敬亭將軍
主力走后,高敬亭重新組建了紅28軍,并且在敵人的重重合圍之下,成功地在以大別山為中心的根據地上堅持了三年游擊戰爭。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紅軍主力幾乎帶走了所有的資源,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重建一支紅軍部隊,還要面對國民黨的幾十萬圍剿部隊,這種壓力和困難可想而知,因此說高敬亭不失為一代名將 。
正如毛主席曾評價高敬亭時說的那句話:高敬亭同志在大別山以極少的部隊吸引國民黨17萬正規部隊,有力地支援了主力紅軍的長征。
▲將軍故居前雕像
但是高敬亭真的像所說的那樣優秀嗎?坦白說,不全是。在三年游擊戰中,高敬亭徹底脫離了中央,要不是憑借著對革命的忠誠,想來高敬亭早已經放棄革命或者叛變投敵了。
盡管他歷盡千辛萬苦堅持了下來,但是三年的血與火的考驗,也讓高敬亭改變了很多。他在殺伐上更加的果斷,處理事情時也更加的“一言堂”。
再加上受一些錯誤思想的影響,所以高敬亭也是犯過錯誤的,現在來看這些事情,也是非常嚴重的,但是以當時的情況來說,反而并不意外。
▲紅軍游擊隊
第5次反圍剿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指導思想上的錯誤,紅軍主力長征之后,一步步地調整了自己的思想。但是留在原地的高敬亭,又該如何調整?再加上隊伍內不斷有人叛變投敵,這讓高敬亭的心變得更加敏感。
不管高敬亭思想上如何改變,也不管紅28軍有多么的困苦,這支部隊還是撐到了全面抗戰的爆發。
到了1937年10月,紅28軍被改編為新四軍第4支隊,人數超過3000人,高敬亭擔任第四支隊司令員。
戰爭局勢的變化,讓高敬亭如魚得水,他依托著經營了數年的皖中抗日根據地,開始對日軍進行瘋狂輸出。
▲抗日戰場
根據不完全統計,高敬亭在極短的時間內便與日偽軍戰斗近百次,其中千人以上的集團作戰高達4次。
在這些戰役中,高敬亭擊斃1700多名日軍以及4000多名偽軍及土匪等,之后高敬亭率領的新四軍第四支隊發展到了8000多人,成為了新四軍第一主力部隊。
但是到了1939年6月4日,高敬亭卻在青龍廠被扣押審查,之后給高敬亭定了很多的罪。例如說擁兵自重,違抗上級指示,不服從指揮,破壞抗戰統一戰線等等。最后高敬亭被視為反革命,于是在1939年6月24日,高敬亭被自己人槍決。
▲組合圖
那么害死高敬亭的“幕后推手”是誰呢?當時的懷疑對象是項英,但是在1985年編寫的《新四軍第4支隊簡史》中卻說是葉挺,究竟是誰呢?
先看一下《新四軍第4支隊簡史》是如何記載的,國共合作時期,國民黨命令第四支隊迅速東進把皖中抗日根據地讓出來,但是高敬亭不愿意。
▲第四支隊主要領導
他在最困難的時期在此堅持了三年游擊戰爭,拼上性命才守住了這塊地方,這里就是他的家!憑什么讓給國民黨?
此外,一旦東進便沒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如果情況有變,這是非常不利的,于是高敬亭一再違抗東進的命令。
到了1939年5月13日,葉挺前往安徽省政府處理此事,但當時的安徽省政府主席廖磊卻向第五戰區誣告高敬亭,蔣介石隨后作出槍斃的批復。
▲葉挺將軍
于是葉挺便帶著蔣介石的批文,抵達安徽青龍廠,隨即將高敬亭關押。然后召開斗爭大會,最后到了6月24日,葉挺的警衛班將高敬亭處以槍刑。處置完畢之后,葉挺又到第5戰區匯報情況。
那么這份記錄屬實嗎?答案是不盡然!我們可以算一下時間,5月24日,廖磊向第五戰區誣告高敬亭,第5戰區收到報告之后,然后發給重慶的蔣介石。
蔣介石研究完之后,再將電報回復給第5戰區,然后第5戰區再發到安徽省政府,廖磊拿到電文之后再轉交給葉挺,這個過程起碼得有十幾天。
葉挺著急敦促高敬亭率領第4支隊東進,他會在安徽省政府待上這么長時間?,很明顯不可能。
▲新四軍戰士
根據我軍方面的一些統計顯示,早在5月18日,葉挺就已經到達安徽東部。5月22日,葉挺等人到達青龍廠。很明顯,這些時間和《簡史》時間是有沖突的。
那么是不是項英呢?答案也是否定的!雖然在處死高敬亭的報告上,簽署著葉挺和項英的名字,但此時的項英還在皖南云嶺,他是不可能在這份報告上簽字的,他甚至都不知道高敬亭的死。
既然不是項英和葉挺,那么究竟是誰呢?高敬亭死在自己人的手里不假,但真正的幕后推手不是別人,正是前面數次提到的廖磊。
▲廖磊
廖磊有兩個心腹,一人叫做楊克志,一人叫做曹玉福。此二人以前都是高敬亭的部下,分別擔任第7團團長和團政委。
但是因為一些事情,二人對高敬亭恨之入骨,于是一起叛逃投靠了廖磊,成為了高敬亭慘死的導火索。
其實當年高敬亭還沒有被槍殺時,他的案件被匯報給了中央,毛主席迅速作出批示,要求把高敬亭押赴到延安處理。可惜延安的命令還是來遲了,他還是被槍殺了!
消息傳到延安之后,主席勃然大怒,立刻給新四軍發電報質問道:我們讓高敬亭回延安,你們為什么殺他,速查清原因回報中央!
▲毛主席在延安
但是隨后爆發的皖南事變,卻打亂了一切,正如開頭所說的那句話,當年的誰是誰非,誰又說得清。
無論怎么樣吧,毛主席接到高敬亭女兒的信之后,過了不到一年的時間,相關部門就作出了《關于給高敬亭同志平反的通知》,這位新四軍一代名將,也終于被平反。
在高敬亭的骨灰安放儀式上,他當年的300多位老部下都自發地趕來,徐向前、粟裕、李先念等人也都送來了花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