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超級大國做棋手,一流國家做棋子,末流國家做棋盤。不過很多地區強國有時會迷之自信的認為自己是棋手,將世界都看作棋盤,將別的國家都當作棋子。
實際上,在全球歷史上能成為棋手的國家,只能是超級大國。例如在2000多年前,除了大漢王朝和匈奴帝國之外,其他的地區國家都是棋子。
在歐洲,除了羅馬帝國和中亞帝國之外,其他的國家也都是棋子。 在100年前,除了英法,世界其他國家都是棋子。在30多年前,除了美國和蘇聯,其他的國家也都是棋子。
在當今世界,除了美國和東方大國,其他的國家都是棋子。俄羅斯也不例外,如果俄羅斯是棋手,就不會有俄烏戰爭。戰爭在家門口爆發,離淪為棋盤就不遠了。
有些網友很疑惑:為什么歐洲國家要跟著美國的指揮棒轉?就是因為它們是棋子,棋子不聽棋手的就要被拿掉了。
當棋子還并不是最悲慘的,最悲慘的就是成為棋盤。例如,大清帝國最悲慘的一次就是日本和俄羅斯爭霸,將東北地區作為棋盤開打。戰爭在哪個國家開打,哪個國家就是棋盤。日本和俄羅斯那次開打,英國就是幕后支持日本的棋手。
現在戰爭在烏克蘭和巴勒斯坦境內展開,所以烏克蘭和巴勒斯坦就是棋盤。美國是很想將半島作為棋盤的,也很想將海峽地區作為棋盤,也很想將南海作為棋盤。但是由于東方大國的震懾,這三個地方都沒有變成棋盤。這些地區的某些國家想當棋子也不夠格。
美國拱火印度想將巴基斯坦作為棋盤,但是巴基斯坦背后有東方大國的堅定支持,將印度打得灰頭土臉,巴基斯坦也沒有成為棋盤。
所以選擇非常的重要,正確的選擇來源于對自己實力的正確判斷。
以色列死死抱住了美國,這是以色列成功的基礎,也是以色列成功的關鍵,也是以色列取得歷次中東戰爭勝利的根本所在。
但是以色列干著干著就產生了自己是棋手的感覺,以為可以將美國當作棋子,以為自己真的是上帝選民,可以用上帝視角看全世界。忘記了自己在歷史上被中東帝國奴役了幾千年的歷史。
以色列開國總統說,以色列的未來是向沙漠進軍,去改良沙漠。很多人不理解以色列的開國總統為什么要這么說?那時的以色列軍隊還被稱為天下無敵。
以色列為什么在占領了西奈半島之后,又主動將西奈半島還給了埃及?被稱為以色列之王和中東屠夫的沙龍,為什么在占領了加沙38年之后,又主動全面撤出了加沙?頂著巨大壓力的沙龍甚至不惜為此退出了利庫德集團。
因為他們是為以色列建國浴血奮戰的一代,知道自己是美國的棋子,他們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他們在努力避免使以色列成為棋盤。
但是內塔尼亞胡不一樣,內塔尼亞胡是以色列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總理。內塔尼亞胡家族三代人貫穿了以色列建國前后的關鍵歷史事件,包括六日戰爭、十月戰爭等,形成了“以色列即家族,家族即以色列”的政治理念。
以色列1948年建國,內塔尼亞胡1949年出生,是標準的政治家族二代,從小接受以色列和美國的精英教育,懷揣堅定的復國主義理想。
內塔尼亞胡非常的自信,自信可以將美國玩弄于股掌之上。擔任總理的內塔尼亞胡在克林頓執政時期,就敢和克林頓拍桌子,氣得克林頓大吼:到底誰才是超級大國?內塔尼亞胡更是在美國國會上嚴厲批評奧巴馬的中東政策,全球殺伐的布林肯在內塔尼亞胡面前一籌莫展。 所有的民主黨大佬在內塔尼亞胡面前都是一籌莫展。眼睜睜著看著內塔尼亞胡將美國捆在以色列戰車上把加沙人道主義危機進行到底。
直到特朗普王者歸來,既然內塔尼亞胡堅決將加沙的人道主義危機進行到底。那我就不勸你了,我再給你加一把火。我提議將加沙100多萬難民永久遷移到利比亞。我對你夠支持吧!
內塔尼亞胡不是一直批評美國對色列支持不夠嗎?現在美國對以色列支持是不是全方位無死角的?是不是堅如磐石的?內塔尼亞胡你就放開手干吧!
既然以色列已經準備放開手干了,那阿拉伯世界也就只能放開手對著干了。俄烏戰爭準備停火了,那就需要別的地方再打起來,否則美國的軍火賣給誰?世界的熱錢怎么回流美國?
如果以色列成為棋盤了,不要怨天尤人,路都是自己選的,命也是自己闖出來的。
6月19日,內塔尼亞胡視察特拉維夫一處被伊朗導彈摧毀的建筑,也沒有了往日的自信,顯得焦躁不安。
6月20日,以色列第十任總理巴拉克說:美國從未贏的過任何戰爭。他舉了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為例,說美國通過軍事手段從未真正戰爭勝利,所以美國用軍事手段干涉伊朗也不會成功。
這些以色列領導人從內心里害怕了,害怕以色列徹底成為美國的棋子和棋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