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
親自炸了伊朗的三處核設施,這是應該是特朗普今年做的最愚蠢的決定了,美國這回沒有回頭路了。
伊朗福爾多核設施基地
首先,美國正式對伊朗動手,只會把更激進的領導人選上臺。
2025年6月21日晚,美國親自下場,突然就把伊朗給炸了,炸的還是伊朗的關鍵核設施——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而且炸完之后還悄無聲息、安然無恙地溜走了。
這樣的事發生在任何一個大國身上定然都是臉面無光的,伊朗也不例外,為了體現自己的強硬,伊朗國家電視臺當天就表示:地區內的每一名美國公民或軍人現在都是合法目標!這意味著,接下來只要沖突繼續深化,伊朗很可能會拿在伊朗的美國人開刀,這已經是妥妥的威脅了。
(圖:轟炸后輻射水平沒有增加,意味著美國沒有炸到伊朗的關鍵核設施)
伊朗地圖
伊朗被炸的三個地方
美國本次轟炸原理
其次,現在誰也無法確定伊朗會不會真的對普通美國人下手,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國間接地把伊朗內部給整合了。
美國此次直接空襲伊朗核設施,很容易在伊朗內部形成反美的統一戰線,尤其是激活那些原本抱有“親美幻想”或希望通過外交改善關系的高層和普通民眾的反感情緒。
舉個例子,在1999年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之前,我們國內的民眾尤其是“進步大學生”們對美國都是瘋狂迷戀和向往的,“美國是世界文明的燈塔”這樣的標語都敢直接張貼在大街小巷上,但是自從美帝故意炸了我們的大使館之后,全國上下的輿論氛圍就開始變了——我崇拜你是因為我相信你能給我帶來“文明”,現在你欺負弱小,這還算哪門子燈塔?必須反!
伊朗的現在,與我們當年確實很像。
南聯盟大使館
所以從歷史和現實來看,伊朗社會內部存在一定程度的政治分歧,包括一些相對溫和、希望與西方改善關系的派別。但美國的軍事打擊往往被視為外來侵略,極易激發民族主義和反美情緒,促使原本分裂的政治力量團結起來,形成更為堅定的反美陣營。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就公開譴責美國襲擊“令人發指”,并警告將帶來“持久后果”,這恰恰反映了伊朗官方和民眾的強烈反彈。
此外,美國在行動前通過所謂“外交渠道”傳遞信息,聲稱這次打擊是“唯一計劃”,并無意政權更迭,但軍事行動本身的破壞性和威懾效果很可能使伊朗內部溫和派的影響力進一步削弱,強化強硬派的地位,令伊朗更難回到談判桌。
特朗普要求伊朗要愛好和平
總結:如今這種局面對以色列和美國來說無疑是壞消息。
以色列依賴美國的軍事支持來遏制伊朗核計劃,但如果伊朗內部反美力量更為團結,反而會加劇地區沖突和代理人戰爭的風險,正如蘭德公司專家所言,軍事打擊可能“加強伊朗維護核計劃的決心”,并引發更大規模的報復行動。
除此之外,也門胡塞武裝等伊朗代理人已明確表示將加大對美軍和以色列目標的攻擊力度,紅海和阿拉伯海的航運安全面臨更大威脅,這地方對于美國的經濟霸權來說至關重要,一旦被切斷,就再難續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