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此前可能誰也沒想到,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一次投票,竟弄出了如此大“風波”—
12日,33個國家代表齊聚維也納,討論是否要以“持續拒絕配合調查”的名義譴責伊朗,去掉棄權的11個國家,竟有19個國家的代表高呼贊成。
唯有中俄等3國代表,表示“不妥當”。
差距懸殊,然而中俄等大國呼聲不容忽視,就在代表們在辦公室里激烈爭辯的時候,以色列干了件大事:
直接出動戰機、無人機和導彈空襲伊朗了!
一開始,以方對外表述很“輕”,只說這是一次“預防性打擊”,提醒民眾小心點,伊朗可能會進行報復。
然而在首輪空襲后,事情很快變了味,以色列方面猜測伊朗會動用導彈和無人機回擊,所以他們直接進入了緊急狀態,要繼續進攻,“先發制人”。
13日遇襲的是德黑蘭住宅區、軍事區以及核設施,普通民眾傷亡大約在20多人,另外還有至少10名尖端人才以及多名部隊高官在襲擊中殞命,譬如巴蓋里。
前者還能說是無差別襲擊,后者就是赤裸裸的“斬首”了,伊朗在憤怒之下表示會對以色列展開回擊,原本同美國約定好的第六輪談判也不談了!
伊朗軍政高層損失慘重
據以色列方面公布消息,截止至16日伊朗已經對他們發起了十一輪攻擊,光是彈道導彈,就發射了近400枚。
就連美國駐以外交機構都被導彈命中,可見其“狼狽”。
以色列作為罪魁禍首被針對理所應當,可美國“又沒做什么”,被針對豈不是有點無辜?
實則不然,英媒此前透露,美國偷偷往以色列輸送了約300枚獄火導彈,
還有消息稱,他們打著攔截胡塞武裝的幌子,把原該發往烏克蘭的反無人機導彈也送去了。
去年美國剛在那里部署了“薩德”,沒多久又被傳送去2萬枚反無人機導彈,再加上給以方提供情報、幫助他們攔截導彈,美國被伊朗批判實在“理所當然”。
美方“引火燒身”,終于想著撇清關系、平息沖突了,可是對于美方的“勸告”伊朗根本不聽,正如伊外交部所說,“在以軍停止暴行前同美方對話沒意義”。
恰好美國在調停俄烏沖突,于是特朗普把普京也“引入”這件事里,在空襲次日和他打了50分鐘電話,談話中問詢了普京對這件事的態度。
普京的態度很清楚,“譴責以色列,希望能調停”,他本人愿意充當這起沖突的調解官,特朗普對他表示了支持,然而另一邊的馬克龍卻不滿意了。
馬克龍表示,特朗普應牢記“普京連自己的事都沒處理完呢”,即俄烏沖突還在繼續,此時根本無暇他顧。
不過法國本就可以算作俄烏沖突的“背后力量”之一,馬克龍的話也有失偏頗—
普京在伊以問題上的態度,還是受到廣泛認可的,甚至可以說他還“含蓄”了。
同樣是在14日,上合組織直接發布了“類似普京言論”的聲明,在關切局勢的同時譴責以色列,因為他們造成了不少平民傷亡,而且還對核能設施動刀了。
前者不人道,后者更極度危險,幸好經過檢查,暫時還沒有核泄漏風險,否則真出現下一個切爾諾貝利,以色列就真成了“罪人”!
考慮到以色列危險行為,上合組織接下來準備干三件事:
第一,提供緊急援助,比如醫療用品及生活物資;
第二,加強溝通,盡量重啟核談判;
第三,在反恐防擴散等領域上著手,避免核材料外流,同時也杜絕極端主義風險。
要干成這三件事,難免要對攔路的以色列“出手”,伊朗外長在15日召見各國大使和負責人的時候也說得很清楚了,
以方推動局勢升級,那就怪不得自衛回擊了。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反倒像是以色列陷入了“騎虎難下”的尷尬境地:打又打不了,藏也藏不住,只能寄希望于美國救場。
說它“打不了”,是因為長時間遠距離空襲難以維持。
以軍一次長途奔襲,往往要跨越1500公里,這個距離就決定了想利用空襲摧毀伊朗全部有生力量或者核設施,是不太現實的。
別看13日的空襲取得了不菲成果,那是各種機型協同配合,再加上第三方情報支持才打出來的漂亮戰局,
在“損失不小”的當下,后續很難再配得這么“齊”。
這里的“損失”或者說“代價”,一方面是軍事安全層面,上面已經有所提及,此外還有經濟、外交等領域—
一場沖突讓4萬游客在當地滯留,后續誰還會去玩、去投資?
美國駐以使館都受損了,以方還“沒辦法”,這難免讓人對其有種欺軟怕硬的感覺,印象分大減。
說它“藏不住”,是因為以色列此前早有預謀,卻一直在潛藏,這次一朝暴露,大家都知道內塔尼亞胡的野心了。
《以色列時報》說得很清楚,13日的空襲行動看似偶然,實則是精心籌備多年后的一擊。
提前修無人機基地、把車輛走私到伊朗境內,這些都需要時間來籌備。
更別說,以軍還對伊朗軍隊負責人進行了精準“斬首”,這表明以方早就想對伊朗動手了。
此前還能藏一藏,如今都暴露了,只能到臺面上拼“真刀真槍”。
局面已經陷入僵持,以色列方面指望美國“破局”,也是希望渺茫—
特朗普接受采訪時前腳才說“可能參與”,后腳就有白宮官員跳出來“辟謠”,足以說明美國立場搖擺,不會因為以方施壓就輕易站邊。
既如此,以色列倒不如早點認清現實,“不打不藏”也不抱幻想,同伊朗好好談算了。
參考資料:
《以方稱伊朗對以色列發動了11輪襲擊》 京報網
《特朗普:與普京通話近1小時,都認為伊以沖突應該結束》 新京報
《據以色列時報報道,以色列籌劃對伊朗行動多年》 新華每日電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