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鋪坑三代,血淚堆成山
2010年買的商鋪,14年沒租出去,倒欠29萬管理費!
這是一位視頻博主親述的案例。
全家掏空積蓄貸款買鋪,幻想旱澇保收當房東,結果商場成了鬼城,銹跡斑斑的鐵門后,是月月催繳的管理費單。
商鋪的坑,專坑中產。
以為買個商鋪能養家,沒想到最后坑了三代,商鋪租不出去就是虧本。
武漢有房東斥資1000萬買鋪,空置5年租不掉賣不掉,每天以淚洗面,有北京投資者疫情前高價購入海淀商鋪,租戶破產、資產腰斬,婚房都被銀行收走,還有廣東家庭47萬買的郊區鋪,十幾年間月租僅500塊,賣都無人接盤...
當一鋪養三代變成一鋪坑三代,背后是普通人半生積蓄的崩塌。
商鋪爆雷的三大因素
一、紙糊的抗風險力
2020年黑天鵝掠過,商鋪首當其沖,北京寫字樓空置率飆至20%,商業綜合體空置率高達90%。咖啡店、旅行社、服裝店成批倒閉,房東收不到租還在還貸。
商鋪是經濟下行期的人肉沙包,足浴店大量關停,美食街淪為旺鋪招租墻,2025年的經濟寒冬里,商鋪成了最大的犧牲品。
二、偽黃金地段陷阱
臨街旺鋪聽著光鮮?現實很打臉,車流大道≠人流,呼嘯而過的汽車帶不來顧客,開發商吹噓商圈核心,交付時發現是孤島
某投資者被成熟商圈經驗忽悠入手商鋪,收房時才發現周邊仍是荒地,開發商賣鋪時畫的餅,比煎餅攤子還虛。
三、返租騙局連環套
開發商承諾前三年返租8%,聽著穩賺不賠,開發商用虛高定價掩蓋返租成本,原價100萬的鋪賣你150萬。
運營團隊跑路后,租戶集體蒸發,承諾包租十年的,九成活不過三年
返租合同里藏著套路條款,某鄭州投資者被返租誘惑入坑,最終血虧160萬,維權時才發現簽的是第三方運營協議,開發商早已金蟬脫殼。
為什么說商鋪比住宅更毒?
住宅和商鋪對比一下風險就知道了,首先說住宅,首付30%可住可租, 但商鋪首付50%且只能商用。
住宅持有成本低,物業費低,但商鋪管理費是住宅的3倍+。
流動性方面,住宅二手交易活躍,商鋪掛三年無人問津。
接盤方面,住宅剛需群體龐大,商鋪只剩專業炒家。
商鋪就是純投資品,租不出去就0收益,但月供管理費照扣,而住宅再不濟能自住。
三種人正在往坑里跳
第一類:拆遷暴發戶
手握百萬補償款,聽信固定資產最安全,轉頭栽進郊區商鋪,殊不知商鋪早過了紅利期,2015年后買的鋪90%是炮灰。
第二類:創業夢想家
買鋪開店當老板,結果店黃了,鋪子爛手里,2025年實體店關門率超30%,租鋪都難賺錢,何況重資產買鋪?
第三類:理財小白
被年化6%租金收益忽悠,忽略空置風險,實際上商鋪真實回報率僅2-3%,跑不贏房貸利率。
建議所有想買鋪的人先問自己:能承受連續5年零收益嗎?查過周邊3公里內有多少空置鋪?算沒算管理費+稅費+折舊成本?
如果答案模糊,那就牢記,2025年,現金比資產珍貴,活著比投資重要。
商鋪是富人游戲,中產絞肉機,專業炒家玩的是資本運作,普通人買鋪=花錢買份全職討債工作。
這年頭,不虧就是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