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14日上午,天津戰役正式打響。與此同時的是,在通縣四里橋附近的平津前線指揮部,傅作義派來的代表正在與我軍進行第三次緊張的談判。
盡管雙方的談判代表已經不是第一次接觸,但此次談判雖然不見刀光劍影,可暗地里卻是針鋒相對。
特別是正在打響的天津戰役。
天津戰役僅29個小時便順利結束,無疑給前線指揮部傅作義的代表,時任華北“剿總”副司令的鄧寶珊以強烈的震撼,談判很順利的就驚醒了下去。
兩天后,即1月16日,雙方便簽署了《關于北平和平解決問題的協議書》。19日,在城內華北“總部”聯誼處,雙方代表緊急商量后,將協議增補為十八條,并有附件四條。東北野戰軍參謀處長蘇靜與華北“總部”政工處處長王克俊以及崔載之在協議上簽字。
從這份協議正式簽字開始,標志著北平和平解放推動了一大步。
可也就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卻差點出了意外。
一
就在1月19日雙方簽署協議書后,蘇靜被召到了平津前線指揮部,時任平津前線總前委書記的101給蘇靜看了一封信。
蘇靜看了信以后,心里吃了一驚。
這封信是毛主席以101、羅榮桓的口吻寫的一封信,毛主席在信中措辭十分嚴厲,歷數了從解放戰爭爆發以來,傅作義追隨蔣介石犯下的累累罪行。
“傅作義將軍:貴將軍接受南京國民黨反動政府所謂“剿匪戡亂”之偽令,率領所部數十萬反動軍隊向著綏遠、察哈爾、河北、熱河及山西北部人民解放區和人民解放軍發動殘酷的進攻?!F部軍行所至,屠殺人民,奸淫婦女,焚毀村莊,掠奪財物,無所不用其極……”
蘇靜心里很清楚,在雙方剛簽署協議的關鍵時候,如果出現這封信,很可能會給接下來北平和平解放造成未知的變數。
特別是傅作義,他可能不會接受這封信里的內容。
果不其然,蘇靜后來將此信交給了鄧寶珊,鄧寶珊看了以后也是急的直嘬牙花:
“這封信太出乎意料了,傅作義不一定會受得了?!?br/>
蘇靜和鄧寶珊商量以后,決定暫時不給傅作義這封信,以免刺激他推翻協議,致使談判功虧一簣。后來,蘇進又把這個決定向101作了匯報,101當時也表示:
“是啊,那封信是有些嚴厲,暫時不交也可以?!?br/>
聶榮臻、羅榮桓也表態支持這一決定。
蘇靜回到城內后找到了鄧寶珊,兩人相約一起到中南海居仁堂,傅作義一見他們兩人聯袂而來,也十分高興,還熱情的同他們打招呼,問這問那。
趁著傅作義拉著蘇靜聊天的空檔,鄧寶珊找到傅的女兒傅冬菊,給他看了毛主席這封信。傅冬菊看了這封信以后,也把信暫時藏了下來,沒給她父親看。
應該指出的是,傅作義后來是否看到這封信的原件并不清楚,最后只是送達了傅的女兒為止。
1949年1月21日,傅作義在中南海召集華北“剿總”機關以及軍以上人員開會,并在會上宣布了起義改編的命令,從1約2日至1月31日,國民黨軍隊的華北“剿匪總司令部”總部,第4兵團部、第9兵團部及下屬8個軍部、24個步兵師、1個騎兵師,連同特種部隊及非正規軍,總計25萬人,陸續全部開到城外指定地點,聽候解放軍改編。
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二
1949年2月1日,《人民日報》刊發了毛主席以101、羅榮桓名義寫的信的原文:
“平津前線人民解放軍司令員林彪將軍政治委員羅榮桓將軍于一月十六日曾以公函一件送給傅作義將軍?!?br/>
傅作義從報紙上看到了信的全文,心態一下子就失衡了。
應該指出的是,傅作義在北平和平起義之前,一度與我軍有很大的矛盾,雙方可以說是仇怨頗深,后來傅作義與我軍談判起義,期間也是歷經多次反復,除了是為自己爭取利益外,還有一重考慮就是,他不想作為和蔣介石一樣作為戰犯接受審判。
1948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通過新華社向全國宣布蔣介石等43人為戰犯的消息,其中傅作義名列第31。
要知道當時傅作義還在與我軍接觸,雙方互派代表進行了第一次談判,當時我軍還答應,要對傅作義實行“既往不咎”的寬大政策,戰犯名單一公布,傅作義心存疑慮,還是后來其親信勸說:
“這一定是一批中共青年干部做的,毛澤東不一定知情?!?/p>
傅作義情緒這才放緩,但心中始終擔憂我軍會對其“秋后算賬”。
應該指出的是,我黨之所以在談判期間,將傅作義列入戰犯名單,也是有深層次原因的。一方面是出于對傅作義的保護(正如把衛立煌列入戰犯名單一樣),另外一方面則是出于震懾,因為傅作義起初談判目的只是試探,并沒有很大的誠意。
直至1949年初,雙方談判才算是步入正軌。
即便新保安戰役已經結束,傅作義手中談判的籌碼所剩無幾,但第二次談判期間,傅作義仍然企圖拖延時間、討價還價,也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我黨才決定于1月14日發起天津戰役。
從1月14日天津戰役打響開始,雙方進入第三次談判,至天津戰役結束,雙方的談判這才出現了重大轉折。并于1月16日簽署了《關于北平和平解決問題的協議書》。
根據《人民日報》上刊登的信息可以得知,毛主席以101、羅榮桓的名義寫的那封信,就是雙方談判代表簽署協議的那一天。
那么問題也就來了,既然傅作義起義已經成了定局,毛主席為何還要寫那封信?又為何非要在傅作義所部已經開出北平城外接受和平改編時,在報紙上刊登那封措辭嚴厲的信呢?
這其實還要從傅作義身上找原因。
三
北平和平解放,對于全國人民而言,無疑是一件幸事。
可在當時不少人心中,還是有疙瘩。
一方面是傅作義,他一輩子參軍,打了無數生長,末了要放下武器投誠,他很難轉過這個彎兒來,無數歷史細節證明,傅作義其實還有準備,只是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準備都失去了意義。
另外一方面,就是我軍不少指戰員心理難以接受。
傅作義從內戰爆發以來,一直就是我軍在華北強勁的對手。
1946年9月,我軍在大同集寧戰役失利,傅作義得勝以后,曾得意的發表了一封公開電《致毛澤東的公開電》。這封電文中,傅作義巧立名目,將發動內戰的罪責完全歸咎于我方,而稱他們是正義的一方。
毛主席看了這封電文后,只說了八個字:
“不報此仇,誓不為人?!?br/>
朱老總也命人將這封電文發給華北我軍,要求每個人都牢記此恥辱。
大同集寧戰役失利,致使后來張家口過早的丟失,而此戰中傅作義再一次憑借出人意表的智謀而取勝,傅作義在占領張家口以后,又志得意滿的發了一封侮辱性的電文《上毛澤東書》:
“如果共產黨打勝了,我甘為毛澤東牽馬執鞭?!?br/>
顯然這兩次失利,不僅僅是毛主席記在心里,華北全體將士也都記在心里。
在北平和平起義前,我軍將士稱呼傅作義還是“蔣傅匪”、“華北人民的公敵”,但在達成協議以后,這個稱呼自然也就要發生變化,毛主席擔心突然變了說法,會讓很多指戰員心里轉不過彎兒來。
就在雙方簽署協議以后,毛主席得知此事后,給平津前線發去了一封指示電:
“關于北平解放的報道與林(彪)、羅(榮桓)1月16日致傅作義公函,均經新華社臺以新聞密碼發北平分社及東(北)野(戰軍)分社,望于入城之日登在人民日報北平版。發表此兩件的方針是在人民面前揭穿傅作義的欺騙,打擊傅作義的南京道路,或第三條道路,使傅陷入孤立,以利爾后改編其部隊。同時傅作義可將功折罪……”
一句“將功折罪”,凸顯毛主席高超的政治智慧,一方面告訴傅作義,要打消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紓解全軍將士胸中之氣。
不過,就在這封信刊登在《人民日報》上以后,傅作義看后確實憋悶,但此時北平和平解放已經成為定居,他也無力再做什么,為了試探我軍對他的態度,傅作義給101、羅榮桓寫了封信:
“兩年半的戡亂戰爭的嚴重災難,我愿擔當錯誤責任,愿意接受任何懲處?!?br/>
為了安撫傅作義,101、聶榮臻、葉劍英在北平飯店宴請他,講明我當政策。
與此同時,傅作義提出去西柏坡探望毛主席的想法。
1949年2月下旬,傅作義懷著惴惴不安的情緒來到西柏坡,一見面,毛主席的態度就讓他感到如沐春風,特別是提出不再軍隊帶兵以后,傅作義提出希望能回到河套地區從事水利工作,毛主席直接表示:
“河套工作面太小了,將來你可以當水利部長嘛?!?br/>
同年政治協商會議上,因舉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尚不足條件,因此政治協商會議承擔了選舉人民政府的任務,并選出傅作義出任水利部部長。
傅作義激動的熱淚盈眶,因為在過去,這個職務是他手捧真金白銀在國民黨政府都求不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