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絲反應近日關于香港少數(shù)族裔的新聞事件似乎有些頻繁,比如說揚言“永不回港”的亂港藝人阮民安,這個越南裔亂港分子不但回流香港,而且還跑去超市去偷東西,被港警逮了個正著;而就在上周,又有一名印度裔男子在香港紅磡,駕駛一輛中型貨車失控撞倒兩名女子致一死一傷,而這名男子既不施救,也不報警揚長而去。而在6月22日,香港旺角街頭發(fā)生持刀混戰(zhàn),警方反黑組經(jīng)過調(diào)查,拘捕2名越南籍男子。
6月22日(周日),香港旺角發(fā)生一起街頭打斗事件,數(shù)名男子手持刀具及磚頭相互追逐,場面一度混亂。警方反黑組經(jīng)深入調(diào)查后,拘捕了兩名涉嫌參與毆斗的越南籍男子。
當日早上6時16分,警方接到報案,稱在旺角彌敦道旺角港鐵站對面,疑似有9名男子持刀發(fā)生打斗。接報后,警員迅速趕赴現(xiàn)場,在事發(fā)地點發(fā)現(xiàn)了一塊磚頭以及血跡。
從現(xiàn)場曝光的事發(fā)片段可以看到,至少有7名壯漢分為兩批相互追逐,雙方均手持利刀,打斗范圍從馬路蔓延至行人路。其中,一名頭戴漁夫帽、身著黑衫的男子手持利刀,與另外五名男子對峙。盡管他奮力抵抗,但終究寡不敵眾,只能不停后退,最終被逼退上行人路。與此同時,一名同樣手持利刀的白衣男,曾兩度向黑衫男揮刀砍去。
在打斗過程中,兩名黑衣男因人數(shù)劣勢,只能不停“彈跳”后退。最終在其他男子的勸阻下,雙方分頭離開。被追趕的兩名黑衣男向山東街方向跑走,另外5名男子則往亞皆老街方向逃去。從畫面中可以看到,其中一人將磚頭丟棄在路邊,還有人用布料包裹利刀,試圖掩人耳目。
經(jīng)過警方調(diào)查,昨晚在尖沙咀成功拘捕了兩名均為28歲的越南籍男子。其中一人持有香港身份證,另一人則持有“行街紙”。目前,兩人因涉嫌毆斗被扣留調(diào)查。初步調(diào)查結果顯示,此次打斗事件可能因金錢問題引發(fā),其中一方疑似欠債,從而引發(fā)了這場沖突。
目前,該案件已交由旺角警區(qū)反三合會行動組繼續(xù)跟進調(diào)查。警方將進一步梳理案件細節(jié),以查明事件全貌,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正如開頭網(wǎng)友所言,在香港,南亞裔等非華裔人士不僅與特色美食等相關聯(lián),卻也常常與“危險”“犯罪”畫上標簽,甚至連地標性建筑重慶大廈都讓游客,特別是獨身女性“聞風戰(zhàn)栗”。
正是這一系列事件使得大家對這個群體產(chǎn)生了偏見,這種偏見甚至波及了正常在港生活的南亞裔人。要知道這個群體在香港的數(shù)量占總人口的8.4%左右,根據(jù)2021年人口普查的結果,香港約有619,568人報稱為非華裔人士,其中,以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等南亞裔為主。可見受這種偏見影響的人并不少。
在日常生活中,這種偏見帶來的影響隨處可見。房產(chǎn)中介不愿意做南亞裔人的生意,使得他們在尋找住所時面臨更多困難;南亞裔人士在工作及社區(qū)中也更容易遭遇敵視,這無疑給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壓力;街邊標語沒有考慮他們的語言,進一步凸顯了他們在融入香港社會過程中所面臨的障礙。甚至關于在港南亞裔的一些不好的評論還傳到了內(nèi)地,影響了整個群體在大眾心中的形象。
在社交媒體上,不難看到有博主給旅港游客提出建議,夜晚時分遠離重慶大廈這種南亞裔聚集的地方。這種建議雖然本意是出于安全考慮,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大眾對南亞裔群體的誤解和偏見。
值得慶幸的是,香港有不少個人和機構致力于改善少數(shù)族群的尷尬境遇。他們通過舉辦各種文化交流活動、提供語言培訓等方式,努力促進南亞裔群體與香港社會的融合。然而,要改變整個大環(huán)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和長期堅持。
不可否認,每一個群體中都有壞人,在港旅游、生活的人們確實需要注意安全。但同時,也希望大家不要因為某件事而帶著有色眼鏡看待一個群體中的每一個人。我們應該以客觀、理性的態(tài)度看待少數(shù)族裔群體,尊重他們的文化和權益,共同營造一個包容、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只有這樣,才能讓香港這座國際化大都市更加多元、更加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