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下軍裝,穿上農裝
讓居民吃上放心的生態食材
用軍人的堅韌開荒拓土
用“先嘗后買”的誠信贏得口碑
成都市青白江區
“熊哥生態農場”創始人
退役軍人劉雄
用實干書寫屬于他的田園答卷
▲劉雄農場喂土雞
從軍旅到創業
綠色生態種養初心
劉雄,生于1975年3月,巴中通江人,1993年12月入伍,1996年12月退役返鄉。退役后,他先后從事供貨、餐飲、種養等工作20多年。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萌生了自己種植綠色蔬菜、養殖生態家禽的想法。這一念頭得到了妻子的全力支持,于是劉雄雷厲風行,說干就干。2014年9月,他在無錫流轉了300多畝土地,創辦了家庭農場,種植水稻和時令蔬菜,養殖雞、鴨、鵝和兔子。
“辛勤付出終有回報。”經過夫妻倆的辛勤耕耘,農場第2年便初見成效。許多客戶在品嘗過他種養的蔬菜和家禽后,紛紛成為回頭客,客戶群體不斷擴大。
隨著年齡增長,劉雄回鄉創業、定居的愿望愈發強烈。他希望找到一個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的地方安定下來,結束在外漂泊的生活。經過多方考察,他最終選擇來到成都。
扎根青白江
續寫綠色生態夢想
2021年3月,劉雄受朋友邀請來青白江賞桃花。“我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兒。”劉雄回憶道。這里前有成南高速公路,后有青南大道,往返成都和巴中都很便捷,而且這里地勢平坦,具有明顯的地理優勢。2021年5月,他在緊鄰龍門桃花溝的姚渡鎮蘆稿村流轉了24畝土地,種植時令蔬菜,養殖雞、鴨。經過一年多的經營,農場收益可觀。隨后他決定擴大規模,在姚渡鎮光明村6組流轉了55畝荒地,繼續追逐他的綠色生態種養夢想。
▲熊哥生態農場土雞
這片荒地已荒廢10多年,土質板結貧瘠。劉雄首先著手改良土壤:除草、翻土、搭建大棚、種植牧草,并放養了幾百只小雞。小雞通過吃草、啄食土壤中的幼蟲和蟲卵,再加上雞糞的滋養,逐漸改善了土質。改良后的土地被用來種植時令蔬菜,經過運作,農場不僅能出售新鮮生態的蔬菜,還能提供土雞和土雞蛋。
一次,劉雄將土雞和雞蛋拉到市場售賣。當顧客聽說這是他自家放養的土雞和土雞蛋時,紛紛排隊購買。這時,一位80多歲的老大爺突然喊道:“現在市場上哪有真正的土雞和土雞蛋?都是騙人的!我是一名老軍人,最看不慣這種欺騙老百姓的行為!”
面對老人的質疑,劉雄沒有生氣,而是走上前,端端正正地敬了一個軍禮,說道:“老班長,我也是一名退役軍人,和您一樣,最痛恨弄虛作假。這樣,您先拿幾個雞蛋和一只雞回家嘗嘗。如果覺得好,下次我再過來時,您再付錢,順便幫我宣傳宣傳。”
▲劉雄精心調配雞飼料
老人聽了這番話,怒氣消了大半,便按劉雄說的先拿了一些雞蛋和一只雞回家試吃。幾天后,劉雄再次來到市場時,老人早早等在那里,拉著他的手說:“小戰友,是我誤會你了,我向你道歉。這是上次的雞和蛋錢,你收好。今天我還要買兩只雞和一箱雞蛋!”說完,老人轉身對其他顧客說道:“他賣的土雞和土雞蛋是真的,我親自嘗過,味道特別好!”看著老人滿意的笑容和顧客們踴躍購買的場景,劉雄心里暖暖的。
展望未來
用實干助力鄉村振興
走進“熊哥生態農場”,一排排家禽大棚井然有序,大棚前的菜地里種滿了青菜、胡豆、萵筍等蔬菜,郁郁蔥蔥。人們常常看到身著迷彩服的劉雄和工人一起粉碎菜葉。他說:“家禽的飼料很有講究。這些菜葉粉碎后,還要加入玉米、黃豆、豌豆和小麥粉,確保營養均衡。”從今年開始,劉雄調整了銷售模式,主要針對社區開展會員訂單式銷售,根據客戶需求配送生態蔬菜、家禽和雞蛋。劉雄介紹道:“我們的目標是讓農場成為社區居民的專供基地,讓大家以普通的價格享受到原生態的綠色食品。”
▲劉雄和工人們一道粉碎喂雞菜葉
劉雄有自己的銷售模式——“先嘗后買”,凡到“熊哥生態農場”來了解產品情況的客人,劉雄介紹產品后,便會端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醪糟蛋,讓人品嘗。
“只要嘗過我家的土雞和土雞蛋,大家都會成為回頭客。”劉雄對此很是自信。
目前,劉雄的農場除了種植兩季時令蔬菜外,還養殖了5000多只雞、200多只鴨、200多只鵝以及少量兔子,形成了綠色有機、良性循環的“種養產業鏈”。
“首先把產品品牌做好做響,再把農場做大做強,針對退役軍人創業有優惠貸款貼息政策。此外,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也為退役軍人搭建了展銷平臺,為退役軍人助力加油。”創業中,劉雄感受到了“娘家人”的溫暖和力量。
▲劉雄喜悅收撿土雞蛋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更是一名退役軍人,退伍不褪色,這是我始終堅守的誓言。如今有退役軍人事務局‘娘家人’在政策服務、銷售宣傳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助力,我十分有信心把自己的事業做大做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劉雄堅定地表示。
來源:青白江區退役軍人事務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