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資訊零部件采供一步到位
全球汽貿網資訊,在中美貿易關系緊張之際,特斯拉簽署了其在中國的首份電網級電池儲能電站建設協議。這家美國公司在其中國社交媒體平臺微博上宣布,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中國同類項目中規模最大的儲能設施。
(圖片來源:彭博社)
公用事業規模的電池儲能系統(BESS)對于維持電網供需平衡至關重要。它們正日益成為解決由太陽能和風能等間歇性能源引起的供需不平衡的關鍵解決方案。
據路透社援引中國媒體《第一財經》報道,這份價值40億元人民幣(約合5.56億美元)的協議由特斯拉、上海地方政府以及融資公司康富國際租賃共同簽署。特斯拉表示,其位于上海的電池工廠在今年第一季度已生產了逾100臺專為公用事業規模應用設計的Megapack電池組。單個Megapack可在四小時內提供高達1兆瓦時(MWh)的電能輸出。
特斯拉在微博上稱:“電網側儲能電站是城市電力的‘智能調節裝置’,可以靈活調配電網資源”。這將“有效解決城市電力供應壓力,保障城市安全、穩定、高效的電力需求”。該公司表示:“項目建成后,有望成為中國最大的電網側儲能項目”。
根據特斯拉官網信息,每個Megapack在美國的零售價約100萬美元,但該產品在中國的售價暫未公布。
此協議對特斯拉意義重大,因其面臨著電池巨頭寧德時代(CATL)和汽車制造商比亞迪(BYD)在類似產品上的激烈競爭。這兩家中國公司在電池研發和制造領域已取得顯著進展,其中寧德時代占據了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約40%的份額。另據路透社消息源稱,寧德時代預計也將為特斯拉的Megapack供應電芯和電池包。
特斯拉此次與中國地方政府達成協議尤為引人注目,因其背景正值時任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之后,此舉加劇了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地緣政治關系的緊張。此外,在貿易戰初期,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曾被視為特朗普的親密盟友,這進一步使美國汽車制造商在中國的業務前景復雜化。
然而,中國市場對電網級電池儲能設施的需求極為旺盛。去年5月,中國政府設定了新目標:到2025年底,新增50億瓦(5吉瓦)的電池儲能供電能力,使總裝機容量達到400億瓦(40吉瓦)。
為滿足全球需求,特斯拉持續從其上海工廠向歐洲和亞洲出口Megapack產品。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2023年全球電池儲能系統裝機容量增長了420億瓦(42吉瓦),幾乎是前一年總增量的兩倍。
盡管特斯拉在特定電池系統Megapack上具有技術優勢,但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中國企業在核心電池材料、制造規模和市場份額上已形成結構性力量。特斯拉選擇在此時此刻推進項目,正說明了中國巨大的市場容量、成熟的供應鏈以及地方政府對新能源基礎設施的強力支持對外國投資者仍有吸引力。
該項目成為觀察中美關系微觀傳導機制的窗口。美方關稅政策制造了壓力,中方政策——新能源目標提供了機遇。特斯拉作為企業實體,其行為既受制于規避風險的壓力,又可以利用機遇搶占市場。
(編譯:全球汽貿網 Ya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