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周,國產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以下簡稱eVTOL)領域的訂單金額紀錄被再次刷新。
7月23日,“2025國際低空經濟博覽會”上,泛太平洋有限責任公司(泰國)(以下簡稱泛太平洋)、上海沃蘭特航空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沃蘭特)和中國航空技術國際工程有限公司三方在現場簽約。泛太平洋擬向沃蘭特采購500架eVTOL,采購金額17.5億美元。這超過了一周前上海時的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時的科技)所獲的10億美元訂單。
據悉,泛太平洋擬將這批eVTOL投入泰國和馬來西亞市場的觀光旅游以及應急救援等領域。
在觀光旅游、應急救援之外,隨著技術迭代創新,eVTOL、無人機等低空經濟產品一展身手的舞臺也愈加寬廣。7月23日,“2025國際低空經濟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拉開帷幕。趁著近300家展商云集上海的機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與產業鏈上的知名企業聊了聊。
7月23日,國際低空經濟博覽會首日,沃蘭特的展位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海 攝
近300家企業云集,眾多產品全球首發、國內首發
生機勃勃,產業興盛,這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本屆博覽會的最直觀感受。
本次博覽會吸引了近300家相關企業參展,上海eVTOL“四小龍”悉數到場。在博覽會期間,預計將有超過19件產品全球首發、25件產品國內首發,其中包括全球首款7座3噸級多用途eVTOL、飛行汽車平臺、大型固定翼無人駕駛飛機、氫能無人機、航空發動機、航空增程器、電驅系統、eVTOL飛行模擬器等創新產品。
上百家參展廠商中,最為吸睛的還要數帶來了真機或模型的各大主機廠。在上海市金山區綜合展區,上海御風未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御風未來)和沃蘭特成為觀眾打卡的熱門展位。不遠處,上海峰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峰飛航空)和時的科技也分別攜旗下明星產品亮相展會。
展會期間,御風未來與上海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廣東省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各方將圍繞低空基礎設施標準的建立、低空應用場景的建設、專業人才的培養等方向深入合作。另據記者了解,在博覽會第二日,時的科技也將與上海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展會現場簽署戰略協議,雙方將深化產業協同,共同培育核心上下游產業鏈,加速低空經濟eVTOL產業體系在上海的落地與成熟。
主機廠百花齊放的同時,以中國石化等為代表的新材料商、以重慶宗申航空發動機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新能源動力商、以中國電信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商等也來到現場。現場還有不少汽車行業廠商參展,他們正處于向低空經濟轉型的階段。
圍繞低空經濟,一些全新的生意也在孕育。本屆博覽會上,就有幾家展商主打無人機駕駛專業培訓,目標是為行業提供對口人才。記者還看到一家聚焦低空垂直起降點(停機坪及其他配套設施)的企業前來參展。記者從該企業處獲悉,盡管目前停機坪的主要使用場景還是直升機、無人機起降。但在不久的未來, eVTOL等低空飛行器的垂直起降需求也將迎來井噴。
大疆展位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海 攝
“三先三后”原則下,安全是行業發展底線
2024年是低空經濟元年。在不少行業人眼中,自這一年起,行業上下游在政策、資金的助推下開始加速嬗變。發展過程中,“安全”二字被視作整個行業的底線。
今年5月20日召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布會上,針對低空飛行潛在安全風險,國家發展改革委提出“三先三后”原則:“先載貨后載人,先遠郊后城區,先隔離后融合?!边@也是當下主流廠商們踐行的“金標準”。
據了解,目前主流eVTOL廠商的產品基本處于載貨階段,但有部分頭部企業在實操過程中,已經在用載人版eVTOL標準進行適航實踐。據報道,作為全球首個“三證齊全”(型號合格證、生產許可證、單機適航證)的噸級以上eVTOL,峰飛航空的“V2000CG凱瑞鷗”預計今年會交付至少數十架“載物版”產品。
不過,“載貨”之后,如何將經驗復制到“載人”階段并確保安全性,仍需各家主機廠探索。
與載貨版eVTOL相比,目前無人機仍是“載貨”領域的主力軍。
在“大疆農業”的展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工作人員處了解到,2024年大疆農業無人機在上海的作業量已經超過500萬畝次(畝次指每畝乘以作業次數)。在低空經濟概念“爆發”后,農業無人機的應用面被拓展至更多場景之中——從打藥施肥到水產喂養和大棚隔熱,再到氣象除霧。
至于農業無人機的未來發展趨勢,上述大疆農業展位工作人員介紹,考慮到目前政策端對農業無人機起飛重量的限制,未來農業無人機將不再追求載重量,而是進一步追求智能化(比如測量、采集數據)和穩定性等。
除了農業,在運輸、空投、救災等更廣闊的使用場景中,更多類型的無人機正在登上低空經濟的大舞臺。在四川騰盾科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盾科創)展位上,記者看到了其此次展出的“雙尾蝎”、大型四發模塊化運輸無人機、大型雙發無人運輸機和“混江龍”等無人機模型。據悉,這些模型對應的無人機已經可以覆蓋應急救援、氣象服務、物流運輸等多個場景的使用需求。
“模塊化”正是大型無人機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騰盾科創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說,從某種程度上看,大型無人機的機體本身可以被視作“固件”,它會隨著技術進步而迭代,會提升在各維度上的素質。而圍繞實際場景進行的模塊化開發,則可以被視作“軟件”,與“固件”的更新相輔相成,共同推動大型無人機的性能及應用迭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