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凌晨,美國突然轟炸伊朗三大核心核設施,引發國際震動。
此次行動,美軍出動6架B-2隱形轟炸機,搭載巨型鉆地彈,重點打擊伊朗地下深處的核設施。
特朗普發表全國講話說,通過“大規模精確打擊”,伊朗的核設施已經“完全徹底摧毀”,美國取得了“驚人的軍事成功”。
內塔尼亞胡對特朗普致謝:“他今天的決定創造了歷史的轉折點,有助于引領中東及其他地區走向繁榮與和平的未來。”
伊朗政府則透露,美國啥也沒炸到,“我們在襲擊前72小時已經將濃縮鈾儲備轉運走了。”
于是出現了詭異的三贏局面——
美國:炸了核設施,我贏了。
伊朗:早轉移了,我贏了。
以色列:拉兒子下水了,我贏了。
特別是美國和伊朗,現在各執一詞。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初步調查顯示,未發現伊朗有核泄漏。所以這次打擊的效果,仍然撲朔迷離。
其實,美國轟炸伊朗這事,并不是沒有征兆的。
最近這幾天,3艘美國航母去了中東,那么大的航母群,肯定不是沒事瞎溜達的。
美軍這次派的是B-2隱形轟炸機,從密蘇里基地出發,中途空中加油,然后直接飛到關島,接著進入伊朗空域作戰,完成打擊后立刻返回。
整個流程就是一場標準的“干完就走”,連點猶豫都沒有。
所以,到底有沒有摧毀伊朗的核設施,美軍也沒法驗證,畢竟沒有派地面部隊進入伊朗。
更微妙的是,這次美軍的B-2全程沒有關閉信號,也就是全世界都知道這兩架飛機飛去了伊朗,伊朗完全可以從公開信息得知美國的轟炸機要來了。
在打明牌的情況下,伊朗要是一點準備都沒有,那直接舉白旗吧。
其實伊朗的核設施到底有沒有被美國炸毀,并不是那么重要。
內塔尼亞胡不打招呼突襲伊朗,就是國內反對派的抵制,讓他為了保命只能到處拱火。
特朗普被搞得焦慮不堪,一會喊話要求伊朗立即投降,一會48小時內進攻,一會又改成2周再做決定。
特朗普的焦慮在于,幫不幫以色列打伊朗,如果介入的話,要介入多深,他背后有很大的壓力。
一方面,一旦美國介入中東,極容易再次陷入泥潭,什么重返亞太遏制中國不攻自破,對美國的長期戰略是毀滅性的。
另一方面,以色列這次一哭二鬧三上吊,鐵了心要把美國拉下水,美國不來我就死給你看,但MAGA派又強烈反對參戰。
這情況就等于擺了兩盆黑糊糊在特朗普面前,一盆是用屎做的巧克力,一盆是巧克力味的屎,挑一盆吃吧。
最終特朗普明牌轟炸伊朗,炸完就走,對以色列有了交代,展現了強硬,又保留了面子。
伊朗很識趣,說自己轉移走了核材料,保住了里子,還象征性的攻擊美軍已經撤離的基地。
對吃瓜群眾來說,不管是不是假轟炸真演戲,看熱鬧不嫌事大,只希望三方都不要慫,最好陸軍進場全面開搞。
世紀初本拉登一個空襲干倒了美國兩座大廈,美軍進入阿富汗,后面的事情我們也看到了。美國的注意力沒在亞太,大發展就來了。
這次也一樣,一旦老美陷入泥潭,世紀初的情景就會再次重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