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臺州的全國U20田徑錦標賽開幕,早場就給大家送來不少談資,陳妤頡的“跨界之旅是頭條,劉凱的“帶傷晉級也很抓眼球,當然還有港隊賈慧妍“6米23最佳一跳橫空出世,雖然只是青少年賽事,氣氛卻已經有點大賽內味兒了,這場面,你說不關注都難
先說女跳遠,陳妤頡這個名字有點熟臉了,上個月還在田徑亞錦賽上刷過存在感,這回直接放下短跑,玩了波大跨項,第一次正式跳遠,結果一跳4米55,10人里倒數第一,成績看著不搶眼,但掰開揉碎看,這姑娘之前根本沒系統練過跳遠,能跳到這個數,已經是“身體天賦拉滿那種級別,放眼同齡人,這個基礎能力真心頂,網友看了也直呼“擺爛都能上分,你說巧不巧
但老實說,田徑青年運動會的項目數量卡得死,選手們為了參賽名額只能“多棲發展,像陳妤頡這樣跨項目硬闖的,不在少數,不過她這種“短跑主項+跳遠副業的操作,還是挺有看頭,畢竟她的主戰場還是100米和200米,大家伙關心的也是她短距離有多能跑,這次跳遠更像是“為參賽而參賽,不是奔著獎牌去的,至于成績,真沒啥好苛責
反觀跳遠的冠亞軍,港隊賈慧妍6米23直接個人最佳,天津王婷宇琪6米07賽季最佳,兩個數據都實打實,尤其賈慧妍,狀態拉滿,金牌拿得沒脾氣,港隊這幾年青訓體系做得不錯,跳遠和短跨就是小黑馬,反倒是內地大批新秀還在“摸底階段,有點內卷但也有點迷茫
回到陳妤頡,場面有點像游泳隊的自由泳選手突然去游蝶泳,雖然成績不行,但底子和爆發力擺在那,一看就不是“混子,田徑迷其實都明白,這種跨項更多是戰略考量,教練組需要她多報項目,湊夠“運動會門票,別人不懂可以吐槽,懂行的都清楚這就是“戰術分兵,不用太較真
說完場內,再看場外,這兩年田徑青少年賽事水漲船高,U20錦標賽已經成了全國青年才俊的比拼場,高手扎堆,偶有冷門,場邊的家長教練比小選手還緊張,社交媒體也沒閑著,數據一出馬上對噴,誰才是“新一姐“未來之星,輿論場堪比CBA選秀夜,熱鬧得很
再把目光拉到男子400米,這場預賽也挺戲劇,山東中泰證券隊的劉凱,青島大獎賽才跑出45秒+的好成績,這次腿部不適,硬生生只跑了47秒38,還好小組第二,堪堪晉級,要不是底子厚,估計要被淘汰,賽后看他走路都有點瘸,明顯有傷,觀眾席一陣倒吸涼氣,這就叫“帶傷硬剛,也是職業體育的日常寫照
其實,400米這個項目向來靠身體底子,劉凱正常發揮是奔金牌去的,這回帶傷還晉級,說明狀態還在,決賽拼不拼就看恢復能力了,有網友調侃:這就是“老將的倔強,但也有人擔心他會不會為了成績硬撐最后崩盤,畢竟青年賽場,什么事都能發生
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想起前幾年田徑老將謝震業也曾帶傷堅持,最后硬生生拼到領獎臺邊緣,體育精神是好,但“帶傷沖刺風險高,青少年階段更該保護好自己,希望教練組能科學安排,別讓小將們“拼命三郎式消耗,未來才是正道
問題來了,像陳妤頡這樣的多面手,到底是該專注主項,還是放開手腳多試試新領域,網友們也分成兩派,一邊覺得“專注才能出成績,一邊覺得“多棲才能適應大賽,其實兩種思路都沒錯,關鍵看運動員自己怎么選,教練組怎么布局,畢竟奧運周期越來越卷,年輕人早練多練總沒壞處,只是別把“跨項當成逃避主項的借口,畢竟主項才是硬通貨
說到底,這屆U20田徑錦標賽看點不少,既有陳妤頡這種“跨界挑戰,也有劉凱式的硬核晉級,還有港隊新星的橫空出世,場內場外氣氛都很飽滿,雖然爭議不少,但正是這些小插曲,讓青少年賽場更有活力,觀眾也能看到更多可能性
最后一句話總結:比賽才剛開場,誰能笑到最后還早得很,不過能看到一群年輕人敢試敢拼、跌倒了也不怕,已經比什么都重要,畢竟青春就是要“擺爛也要上場,有遺憾才有成長,期待他們的下一個高光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