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俄羅斯ИАНЕД網站報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宣布啟動全球首個軌道超級計算機項目。自5月14日起,12顆在軌衛星已開始直接在太空執行計算任務,無需依賴地面控制中心。每顆衛星具備5千萬億次/秒的計算能力,配備30太字節數據存儲,可實時處理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復雜信息。
按計劃,今年年底前將發射超過50顆同類衛星,整個軌道集群的總計算能力可達100億億次/秒——這相當于當前地面最強超級計算機的性能水平。項目核心目標是將云計算基礎設施從地面遷移至太空,大幅縮短數據處理延遲。
報道稱,其中一顆衛星搭載了伽馬暴探測器,采用全新技術路徑:衛星可在軌道上直接分析捕獲的宇宙高能現象數據,避免傳統“地空傳輸”造成的時間損耗。浙江實驗室專家指出,該系統將提升衛星自主工作能力,為構建全球太空數據處理網絡奠定基礎。
報道分析了該項目的潛在影響:可用于全球氣候變化監測、深空探測數據實時分析、軍事通信加密等領域。當前地面超級計算機受散熱、能耗限制,軌道計算被視為下一代算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該項目由浙江實驗室提供技術支撐,其研發的星載量子處理器已通過在軌測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