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農(nóng)歷五月廿九,老輩人說“五月怕廿九”不是沒由頭。雖說民間講這天是“晦日”“換甲日”“破日”,帶點老講究。但咱種地的最愁啥?
怕這天晴!
一晴未來十天日頭毒。夏至過了三天,田里玉米稈子躥得快,大豆剛分枝。早稻抽穗正需水,菜園里辣椒茄子掛果期更是離不了水。
老話說“換甲逢天晴,還有十天大日頭”,這話得往心里擱。你看河南臨潁的老鄉(xiāng),這兩天正忙著給玉米地施肥、打除草劑。
為啥?天熱草長得比莊稼快,搶在旱情前把地收拾利索。可要是接下來少雨干旱,剛露頭的秋苗怕要蔫,果樹坐果也受影響。
有人說老輩看天吃飯,靠“看云識天氣”“草木灰防潮”這些土辦法。
這沒錯!但咱得把土辦法和科學(xué)結(jié)合——比如旱前中耕松土。
中耕能保墑,就像給土地蓋層“被子”,減少水分跑掉。辣椒茄子這些怕曬的作物,搭個簡易遮陽網(wǎng)比蓋舊衣被更頂用。
抽水設(shè)備該檢修了!
水泵、水管有沒有漏水,柴油機有沒有毛病。
村里要是有集中灌溉的,趕緊和村集體聯(lián)系,排好用水順序。
最關(guān)鍵的是,別等地里開裂了才著急,旱情苗頭一現(xiàn)就要動。有人可能犯嘀咕:“天氣預(yù)報準不準?萬一白忙活呢?
”我個人認為,種地不怕多準備,就怕偷懶等靠。老天變臉快,咱得搶在前。
就像臨潁那幾位噴施生物農(nóng)藥的老鄉(xiāng),提前防病蟲害,莊稼少遭罪。未來幾天要是持續(xù)晴熱,玉米葉片卷起來、大豆耷拉葉,就是缺水信號。
這時候澆水別在晌午頭,早晚澆地才不傷根,記住“熱地冷水激不得”。
家里有沼氣池的,沼液稀釋后灌根,既能補肥又能抗旱,一舉兩得。地頭的排水溝也得看看,別光防旱忘了排澇,萬一突降大雨能及時走水。
老輩傳下來的“宜雨不宜晴”說法,說到底是怕旱影響收成。咱現(xiàn)在有技術(shù)有設(shè)備,比老輩人條件好,更得把主動權(quán)攥手里。具體咋防?
老鄉(xiāng)們別急,關(guān)鍵就三點:早中耕、細查苗、備水源。村頭的大喇叭這兩天該響起來了,提醒大伙別耽誤農(nóng)時。要是拿不準啥時候澆水施肥,鎮(zhèn)上農(nóng)技站電話隨時能打,別不好意思問。
種地是個細活,天熱人更得冷靜,一步跟不上,十步追不上。記住:大日頭底下?lián)尩牟皇菚r間,是咱秋后糧倉的底氣。趕緊看看自家地頭,該動的手別停,該備的物別缺,咱等不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