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瑞士鐘表商們愁得直撓頭。賬本一攤開,好家伙!5 月出貨量直接跌了 9.5%。這數(shù)字看著,就像寒冬臘月里潑來的冷水,透心涼。
曾經(jīng)的 “財神爺” 美國市場,這回成了 “催命符”。出口額暴跌 25.3%,直接給瑞士表商們整懵了。
再往亞洲瞅,中國大陸、日本、中國香港,市場行情齊刷刷往下掉。就跟多米諾骨牌似的,倒得那叫一個干脆。
要說這禍根,還得從 4 月初算起。美國突然變臉,對瑞士進口商品收 10% 關(guān)稅,還撂狠話:“談不攏新協(xié)議,稅率直接提到 31%!”
這消息一放出來,4 月的瑞士鐘表跟瘋了似的往美國沖,經(jīng)銷商們瘋狂囤貨。可到了 5 月,囤貨潮一退,訂單量 “撲通” 一聲就掉進冰窟窿,市場瞬間凍僵。
要知道,這塊市場每年能給瑞士鐘表帶來 44 億瑞士法郎,現(xiàn)在倒成了燙手的山芋。
瑞士鐘表工業(yè)聯(lián)合會主席坐不住了,忙著和政府商量對策。又是去世貿(mào)組織 “打官司”,又是調(diào)整供應鏈 “換路子”。可大伙兒心里清楚,遠水救不了近火,想短期內(nèi)翻身,難比登天。
亞洲這邊也沒好到哪去。中國內(nèi)地和香港,從去年就陷在低迷里沒爬出來。去年 10 月,出口額分別暴跌 38.8% 和 14.8%,今年 5 月還是兩位數(shù)跌幅 —— 內(nèi)地跌 17.4%,香港跌 12.6%。日本市場也沒能幸免,出口額直接掉了 10.5%。
奢侈品消費明顯降溫,曾經(jīng)搶著買瑞士名表的亞洲買家,現(xiàn)在都把錢包捂得死死的。
行業(yè)里已有人說,這是自 “石英危機” 以來最大的坎兒。說到底,這些動不動幾萬瑞士法郎的機械表,靠著高價和 “高端人設(shè)” 撐場面。可在經(jīng)濟下行、消費者口味大變的今天,早沒了吸引力。現(xiàn)在的年輕人,要么戴智能手表,要么挑個性價比高的牌子,誰還愿意花大價錢當 “移動廣告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