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拿著130余萬元的退款判決書走出法院時,項目工地的塔吊依舊靜止——但壓在他肩上兩年的房貸大山,終于被移除了。
一紙判決打破“錢房兩空”困局
2022年,珠海泰禾中央廣場業主張華向法院起訴開發商逾期交房超一年。
香洲區法院判決:解除購房合同和貸款合同,開發商需退還其130余萬元(含首付、維修基金、已還貸本金等),并承擔剩余82萬元房貸本息。
另一業主鐘敏同樣勝訴,拿回60萬元款項。銀行隨即為二人辦理停貸手續,一名工作人員坦言:“我們配合追款,因為尾款該由開發商承擔。”
勝訴≠落袋為安?執行難題猶存
盡管法律護航,現實仍存隱憂:開發商償付能力存疑:泰禾中央廣場雖獲深圳房企2-3億元借款續建,但張華等人的退款至今未到位;
維權成本高昂:業主需經歷訴訟、財產保全等復雜程序,耗時動輒數年。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直言:“解除合同是兜底方案,推動復工才能避免錢房兩空”。
給購房者的三重防護指南
優先“保交樓”策略:借助國家紓困政策,通過業主聯盟敦促政府協調復工;
留存書面證據:團購費、維修基金等繳費憑證需與合同關聯,珠海一業主因“家電禮包未兌現”成功索賠6615元,關鍵正是保留兌換券;
謹慎選擇開發商:上海易居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建議,優先選擇國資或財務穩健房企。
曙光初現的爛尾樓
最新進展帶來希望:2025年5月,泰禾中央廣場取得消防驗收合格證,計劃年內開放樣板房。香洲法院亦承諾:“執行法官會保障業主權益,請耐心等待結果。”
法律為爛尾樓業主撕開一道光,但張華們仍在等待退款到賬的那一刻。當“保交樓”從政策口號變為城市工地的喧囂,當塔吊再次轉動而非靜默成維權背景——那才是購房者真正的勝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