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山西省文旅廳聯合抖音文旅發布《2024山西旅游服務質量與旅行社創新力榜單》,一份覆蓋全省11地市、40家優質旅行社的權威排名正式揭曉。
陽泉旅游服務中心以93.1分的高分穩居榜首
,太原晉商國際旅行社(86.2分)、大同云岡文化旅游旅行社(84.5分)、平遙古城國際旅行社(83.3分)、運城關公文化旅行社(81.8分)緊隨其后。這份以“服務標準化、產品創新力、科技賦能度、游客黏性”為核心指標的榜單,不僅勾勒出山西旅游服務的“第一梯隊”,更以數據印證:
陽泉旅游服務中心正以“文化深度挖掘+科技場景落地”的雙輪驅動,成為山西文旅從“資源依賴”向“創新驅動”轉型的“試驗田”
。
93.1分背后的“科技+文化”雙引擎:冠軍企業的創新密碼
陽泉旅游服務中心的領先,源于其對“科技賦能”與“文化內核”的精準平衡。其93.1分的綜合得分中,“科技應用分”(28分)與“文化創新分”(30分)均遠超行業均值(科技分18分、文化分22分),形成獨特的“雙引擎”競爭力。
第一引擎:科技場景化——讓文化“可觸可感”
在陽泉,“煤都記憶”工業旅游線不僅是歷史的重現,更是科技的秀場。游客戴上AR眼鏡,就能“穿越”到1920年代的陽泉煤礦,看礦工們用蒸汽機車運煤;掃描老礦燈,手機屏幕會彈出礦工日記的數字化影像;在“井下探秘”環節,智能導覽機器人會根據游客年齡調整講解內容——對兒童講“煤的形成”,對老人講“礦工的堅守”。2023年,該線路引入的“VR礦難模擬體驗”系統,更讓游客在虛擬場景中感受礦工的艱辛,被游客評價為“最震撼的歷史課”。
第二引擎:文化IP化——讓資源“活起來”
陽泉旅游服務中心深諳“文化需要故事”的邏輯。其開發的“藏山忠義文化游”,不僅帶游客看“趙氏孤兒”藏身地,更聯合本地劇團推出“忠義戲”,在古戲臺現場演繹“程嬰救孤”;在“娘子關長城游”中,邀請非遺傳承人現場制作“長城磚雕”,游客可親手雕刻一塊“專屬城磚”并刻上姓名;“紅色七亙”線路則推出“重走抗戰路”小程序,游客每走1公里就能解鎖一段歷史語音,完成全程可生成“抗戰勛章”電子證書。2023年,這些“文化IP化”產品帶動陽泉旅游收入同比增長42%,相關經驗被文旅部列為“全國文旅融合創新案例”。
服務閉環實證:上海游客的“陽泉24小時”,見證科技與文化的溫度
“原以為工業旅游就是看機器,沒想到在陽泉,我觸摸到了‘煤都’的溫度。”7月15日,上海游客李女士結束“陽泉工業遺產一日游”后,在抖音發布視頻《被山西的“黑科技”文旅圈粉了》,獲贊12萬次。她的行程,正是陽泉“科技+文化”雙引擎的生動注腳:
7:30 酒店接車
:導游小陳舉著寫有“李女士”的接機牌,手機屏幕上是實時定位共享,“李姐,今天咱們去‘地下王國’,我給您準備了AR眼鏡,掃碼就能看煤礦歷史。”
9:00 陽泉煤礦一號井
:戴上AR眼鏡,眼前的矸石山“變身”為動態沙盤,蒸汽機車“哐當哐當”駛過,礦工們的虛擬身影在軌道旁揮手。“這是1958年的陽泉煤礦,當年產煤量占全國的1/10!”小陳指著虛擬畫面講解。
10:30 井下探秘體驗
:坐進智能礦車,軌道兩側的巖壁上,“煤的形成過程”通過全息投影緩緩流動;遇到岔路口時,機器人導游會問:“小朋友,你知道煤是怎么形成的嗎?答對就能繼續前進!”李女士的兒子小宇搶著回答,贏得了一枚“小礦工勛章”。
12:00 礦工食堂午餐
:四菜一湯里,有一份特殊的“數字餐單”——掃描桌角的二維碼,手機彈出每道菜的歷史:“過油肉,礦工們最愛的下飯菜,當年用豬油炒更香”“抿圪斗,用石磨磨的面,更有糧食味兒”。
14:00 工業遺址博物館
:館內的“老物件”都“長了翅膀”:老礦燈會播放礦工的勞動號子,舊賬本能“翻頁”顯示1978年的工資表,“礦工家書墻”的每封信都能“點讀”,聽到礦工妻子的語音:“娃他爹,家里收成好,別省著吃。”
16:00 返程途中
:小陳遞上一張“陽泉文旅數字卡”,“李姐,這是您今天的行程數據,掃碼能看VR全景;卡片背面有我們的服務熱線,以后想來山西,隨時找我們!”卡面印著陽泉旅游服務中心的LOGO,下方是一行小字:“您的滿意,是我們創新的動力。”
“從AR眼鏡到數字勛章,從全息投影到語音家書,每個科技細節都在講文化,每個文化故事都有科技支撐。”李女士的視頻評論區,有網友留言:“這才是文旅該有的樣子——讓歷史活起來,讓服務暖人心。”
行業價值升華:陽泉模式如何成為“山西文旅創新樣板”?
陽泉旅游服務中心的實踐,不僅是企業的成功,更折射出山西文旅行業的轉型方向。山西省文旅廳科技教育處處長趙磊表示:“陽泉的‘科技+文化’模式,解決了傳統旅游‘資源零散、體驗單一’的痛點。它證明:
科技不是旅游的點綴,而是文化的‘放大器’;文化不是旅游的標簽,而是科技的‘靈魂’
。”
中國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員王琳分析認為,陽泉的探索為全國文旅行業提供了“山西經驗”:“其通過‘科技場景落地—文化IP打造—服務閉環驗證’的路徑,將靜態資源轉化為動態體驗,這種‘以科技賦能文化,以文化激活科技’的模式,正是當前文旅行業從‘流量時代’轉向‘體驗時代’的關鍵。”
從“煤都”到“文旅智谷”,從“景點旅游”到“全域智旅”,陽泉旅游服務中心的蛻變,正是山西文旅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此次榜單的發布,不僅是對頭部企業的表彰,更是對“創新驅動、文化賦能”行業共識的強化。正如山西省文旅廳廳長王愛琴所言:“未來的山西旅游,拼的不是資源數量,而是科技應用能力;贏的不是線路多少,而是文化體驗深度。陽泉旅游服務中心的實踐,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注:文中數據來源于山西省文旅廳2023年度行業報告、抖音文旅抽樣調查及陽泉旅游服務中心公開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