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于昨日(2025年6月18日)針對為波音737 MAX飛機提供動力的CFM國際公司LEAP-1B型發動機,發布了一項緊急安全建議,表達了對該發動機在特定情況下可能導致煙霧進入駕駛艙或客艙的嚴重關切。這一警告源于一項本意為保護飛機的安全功能,在實際運行中卻可能引發新的風險。
安全裝置的“意外副作用”:好心辦壞事的發動機設計?
NTSB在聲明中指出,問題的核心在于發動機的一項名為“負載降低裝置”(Load Reduction Device, LRD)的安全功能。該裝置的設計初衷是,在發動機因外物撞擊等原因受損時,通過降低其負載來減小傳遞至機身的劇烈振動,從而保護飛機結構安全。
然而,NTSB的調查發現,LRD裝置在啟動時,可能會對發動機的滑油系統(engine oil system)造成損壞。一旦滑油系統受損,高溫的滑油便可能產生煙霧,并通過飛機的通風系統最終侵入駕駛艙或客艙,對飛行安全構成潛在威脅。
歷史事件敲響警鐘:兩起事故揭示潛在風險
NTSB的這一緊急建議并非空穴來風,而是基于對過往兩起實際飛行事件的深入調查。
2023年12月,美國西南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8飛機在起飛后不久,左側發動機吸入飛鳥。隨后,駕駛艙內充滿了被機組人員形容為“刺鼻白煙”的濃煙,其濃度一度導致機長難以看清儀表盤。機組人員佩戴氧氣面罩后,成功排除了煙霧,并安全返回新奧爾良的機場。機上所有人員無人受傷。
另一起類似的發動機損壞事件發生在2023年3月,另一架西南航空的航班在從古巴哈瓦那起飛后不久,右側發動機吸入飛鳥,導致蒸汽霧氣充滿了客艙。飛行機組隨即宣布緊急狀態,并順利返回起飛機場。
這兩起事件中,雖然最終都得以安全處置,但它們共同指向了LRD裝置啟動后可能引發的煙霧風險。NTSB擔心,操作這些飛機的飛行機組可能并未完全意識到與LRD啟動相關的煙霧事件的潛在危險,以及相應的緩解措施。
全球性警示:影響范圍或不止于737 MAX
此次NTSB緊急建議的核心關注點是專供波音737 MAX系列飛機使用的LEAP-1B型發動機。然而,鑒于CFM的LEAP系列發動機在全球范圍內的廣泛應用,NTSB的擔憂并未止步于此。
NTSB已向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歐盟航空安全局(EASA)以及中國民用航空局(CAAC)發出了額外的安全建議,要求這些全球主要的航空監管機構評估LEAP系列的其他型號——即用于部分空客A320neo系列飛機的LEAP-1A型發動機,以及用于中國商飛C919的LEAP-1C型發動機——是否在LRD啟動時也存在同樣的煙霧侵入風險。這一舉動意味著,該安全隱患的調查范圍已擴展至全球三大主流單通道客機所使用的發動機系列。
NTSB的建議與行業應對:亡羊補牢,防患未然
為應對這一潛在風險,NTSB已向FAA提出緊急安全建議,要求該機構確保所有運營商向其飛行機組通報這一潛在危險。同時,NTSB還要求FAA和EASA強制所有受影響發動機的運營商,整合由發動機制造商CFM和波音公司共同開發的軟件修改方案。
據悉,波音公司已經修訂了其飛行員的飛行手冊,詳細說明了在LRD裝置啟動后,為防止煙霧進入駕駛艙或客艙應采取的操作步驟。
結語:航空安全的持續進化
此次NTSB發布的緊急安全建議,是航空安全體系“防患于未然”理念的又一次體現。它揭示了一個深刻的工程學道理:即便是為了提升安全而設計的功能,也可能在復雜的實際運行中產生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通過對非致命性事故的深入調查和分析,并向全球監管機構和制造商發出預警,安全監管體系正努力將潛在的風險在演變為更嚴重事故之前予以消除。這再次證明,持續的警惕、透明的調查以及全球性的合作,是維護航空旅行極高安全標準的基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