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機氧化鎵雷達來了!
有了它,不僅可以實現(xiàn)超遠距離探測,更能顯著延長導彈打擊范圍。
一句話,戰(zhàn)機性能將迎來革命性的提升。
這下,美國人真的只能感嘆,望塵莫及!
在現(xiàn)代空戰(zhàn)中,雷達不僅是戰(zhàn)斗機的“眼睛”,更是其生存與制勝的關鍵。
目前來說,主流高端雷達基本上都是相控陣雷達。
跟傳統(tǒng)雷達不同,相控陣雷達最大的特點是不需要物理移動天線,內部通過電子方式控制雷達波束的方向。
這樣一來,可以實現(xiàn)對多個目標的同時跟蹤和定位,極大提升了作戰(zhàn)效率。
而這種雷達最核心的材料是氮化鎵。
曾經,美國是這一領域的王者,壟斷了市面上絕大部分市場。
不過,后來中國將其突破,硬生生的變成白菜價。
以至于,中國現(xiàn)在的戰(zhàn)機、航母、軍艦,不安上一排相控陣雷達,都不好意思出門。
據(jù)報道,殲20在使用氮化鎵雷達后,最大探測距離能達到500公里左右。
這已經是當前主流預警機的最大探測距離了!
甚至民用版的氮化鎵雷達,都被農民用來防野豬了。
這橋段,電視劇都不敢這么演,但確確實實是真的。
相比之下,美軍F-35戰(zhàn)機仍在使用第二代的砷化鎵雷達。
但近年來,已逐步換裝氮化鎵。
雖然氮化鎵很先進,但這玩意已經是10年前的技術。
而且大家都是氮化鎵,工藝再強,上限就在那里。
于是,工程師們將目光轉向了更先進的材料—氧化鎵。
2025年3月,杭州的一家半導體公司傳來好消息。
他們對外發(fā)布全球首顆第四代半導體氧化鎵8英寸單晶,直接刷新了氧化鎵單晶尺寸的全球紀錄。
據(jù)說,良品率更是高達60%。
相比之下,美國在氧化鎵領域仍處實驗室階段。
他們雖然在2022年制備出2英寸單晶,但良品率不足20%。
相比氮化鎵,氧化鎵的性能堪稱恐怖。
比如,氧化鎵的禁帶寬度約為4.8 eV(電子伏特),遠高于氮化鎵的3.4 eV。
禁帶寬度越大,材料的耐高壓和耐高溫能力越強,意味著雷達在相同尺寸下可輸出更高的發(fā)射功率。
同時,氧化鎵的高功率密度,使其在極端環(huán)境下仍能保持穩(wěn)定運行,尤其適合電子戰(zhàn)中對抗強干擾的需求。
然后就是探測距離。
據(jù)說,氧化鎵雷達對F-22隱身戰(zhàn)機的發(fā)現(xiàn)距離,將從100多公里提升到約400公里。
直接打破了隱身戰(zhàn)機不可探測的神話。
更重要的是,氧化鎵雷達能夠穿透電子迷霧,在強干擾環(huán)境中依然精準鎖定目標。
這種能力不僅提升了雷達的生存力,也為戰(zhàn)斗機賦予了更強的進攻性。
在“發(fā)現(xiàn)即摧毀”的空戰(zhàn)時代,如果再加上射程超過400公里的PL-17導彈,那么美國F-22和F-35將無路可逃。
這意味著,美國辛辛苦苦打造出來的五代機,將倒退回三代機的水平。
可能戰(zhàn)機還沒進入攻擊陣位,就已經淪為中國防空火力網的活靶子。
比敵人看的遠,比敵人打的遠,比敵人打的快,這就是降維打擊。
以至于美媒也不得不承認,與中國氧化鎵雷達相比,技術代差已被拉開至少10年。
對于六代機來說,最核心的戰(zhàn)斗力,不是速度、隱身和武器,而是雷達。
如果能在敵人看不見我們的情況下,就能把敵人消滅,誰就掌握了空戰(zhàn)的主動權。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先進的雷達不可或缺。
如果六代機配上氧化鎵雷達,無疑將是如虎添翼般的存在。
屆時,將會徹底碾壓其他所有五代、四代戰(zhàn)斗機。
當美軍還在啃氮化鎵雷達的老本,殊不知,中國已經開始上演降維打擊。
更關鍵的是,中國不僅有技術,還有資源優(yōu)勢。
中國金屬鎵的儲量也是世界第一,達到19萬噸,占世界總儲量的68%。
再加上,金屬鎵往往是氧化鋁副產物,中國占了氧化鋁產量占全球57%。
還有還有,中國具有全球最完善的鎵提取和加工技術,形成了從原料到成品的完整產業(yè)鏈。
可以說,鎵這東西,中國如果不給,其他國家是真的沒有。
按照美國目前的基建水平,想要短時間內超越中國,怕是比登天還難。
這種資源與技術的雙重加持,使中國在六代機雷達的研發(fā)和生產上,占據(jù)了無可比擬的先天優(yōu)勢。
可以預見,隨著氧化鎵時代的到來,戰(zhàn)場形態(tài)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